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的房价调控政策是至今为止最严厉的,但是,几个月过去了,就像近6年来每一次调控一样,房价并未因调控政策出台而明显下跌,房价仍在上涨,尽管一些地方涨幅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
为抑制过快上涨的房价,国务院发布“限购令”对本地居民新购商品房套数进行限制,同时禁非本地居民按揭贷款购房.此次政策对重点城市房价指数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影响,但如果考虑新建与存量及房型的差别,就会发现对传统意义上的“降房价”影响不大.但确实影响了房地产开发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6,(12):29-31
为保障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尤其在住宅房价问题上,国家需从宏观经济层面对房价进行调控,稳定房价。以我国住宅房价为研究对象,利用房价收入比对调控政策进行整体有效性分析,并从供需总量和供需结构两方面展开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十年间,我国房价收入比上升,房价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供需总量一直处于不均衡状况,但供需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就整体而言,国家调控政策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4.
姚玲珍  刘旦 《上海房地》2007,(10):14-16
针对房价上涨过快的现状,从2003年6月央行121号文件开始,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比如,"121"文件、"8·31大限"、"71号"文件等等。但是至今为止,我国对于房地产调控的宏观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5.
针对近年来我国房价不断上涨的客观现实,研究了房价的主要构成及调控现状.研究表明,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房价调控政策出台实施至今,其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由此提出完善财政分配体制和土地出让金管理制度,加强预算管理,控制地方政府消费性支出,完善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机制以及税收征管制度几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给房价调控政策号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价高企、涨幅过大,是本轮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主因,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实现商品住宅价格的基本稳定。从近两年的实际情况看,调控确实已取得初步成效,全国房价已从两位数增幅降至一位数,个别地区甚至绝对下降。但多数城市的房价仍在高位运行,调控效果不甚理想。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调控政策究竟有哪些不足之处,下一步应当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目前,房地产调控已进入深水区,在一系列金融、税收政策的组合出击下,近来又配合限购、限贷、问责等颇具行政色彩的措施,房地产调控初见成效。但依旧高企的房价,以及保障性住房在推行中面临的困难,为未来的调控平添了一丝愁云。时下,各界对房地产调控的方向和措施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调控手段很难再有创新、高房价很难得以抑制;也有人认为现行调控政策势必能够挤出房地产泡沫,只是时间的问题。笔者以为,当下房地产市场正处于调控后的平稳期,有必要对现行调控政策作一总结、归纳,同时也为未来的调控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张晓晶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加大力度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要将现在实施的政策掉头也不大可能。一方面国家需要关注当前经济增长的速度,另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包括房地产行业的调整以及节能减排任务。张晓晶表示:“我个人认为,房地产政策、节能减排政策不会松动,但其他方面的政策有可能会松动。”  相似文献   

9.
房价上涨与调控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房价、房地产业、房地产市场一直是困扰我国理论界、管理层、普通百姓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由于房价快速上扬老百姓住房难的矛盾日益凸现,管理层调控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然而,无论政府如何出台政策调控,无论老百姓如何诟病,房价仍如脱缰之野马越涨越高。显然就房价论房价已经无法解决问题.必须通过分析诱发房价上涨的背后因素,来说明这一经济现象存在的合理性。笔者认为,作为正在加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转型国家,房价上涨是有其客观性。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经济预期对居住房市场房价的变动起着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政府针对房价过高问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但是执行效果并不理想。从地方政府行为动机角度出发,运用博弈分析方法,认为调控政策的有效执行受到外部损失、房地产行业税收贡献率、相应调控政策执行成本及对房地产开发商超额利润的惩戒力度等四个因素制约。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应以经济为主要指标,以房价调控绩效为辅助指标,调动地方政府执行政策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调控政策制定与执行不统一的问题,达到对房地产市场有效调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房价上涨已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新一轮房市调控正在展开。文章分析了房价上涨的两大主要根源,一是地产业的不当定位与地产商社会责任的缺失,二是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从封闭经济向世界开放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国内物价、工资水平远低于世界一般水平,导致外资对我国实物经济的需求剧增,大量外资涌入,人民币升值压力日益沉重。文章建议:房地产业的行业定位应当以民生为主,以消费性为主;按照周密的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人民币汇率升值,同时,逐渐通过立法、行政等有效措施保障工人的工资水平与世界一般水平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2003年我国开始房地产宏观调控后,有观点认为,是政府的“收紧银根、收紧地根”抑制了住房供给,土地“招拍挂“导致了地价快速上涨.并推动房价持续上涨。2008年11月.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和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房地产市场交易价格开始止跌、成交量逐步放大,又有观点认为.当初的宏观调控不妥.至少过于严厉。  相似文献   

14.
战鹏 《企业研究》2011,(5):12-12
自从土地公开拍卖以后,土地价格的上涨带动了房价的上涨,本文将通过土地出让的财政效应,以及分析土地拍卖中的竞争结构的影响,还有土地出让引起的社会效应等方面来分析土地价值,另外分析在这样情况下政府出台的提高住房利用率以及保障性住房的政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国家信息中心中国房地产信息网宏观经济与房地产数据库2012—2018年的35个大中型城市的面板数据和全国时序数据,本文研究了中国楼市的泡沫问题。研究发现:按售租比25作为泡沫存在的尺码,则在2012—2018年,所成交的80%的商用房和写字楼不存在泡沫,但60%的住宅房交易存在泡沫。在35个城市的住宅交易泡沫现象中,2012年1月—2016年3月的泡沫程度温和(售租比在29~33),2016年3月后则进入高泡沫阶段(售租比在40及以上)。数据显示,银行信贷结构的扩张性变化对于住宅市场的泡沫具有“领先”作用;而计量结果表明,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与一、二、三类住宅的售租比之间存在着正反馈的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这意味着中国的住宅市场交易里是不存在市场内在稳定器的。这种正反馈效应决定了中国住宅楼市的稳定力量只能依靠政府的调控政策。事实上,2012—2018年政府每隔两年(或两年多几个月)就会变更住宅房地产政策调控方向,形成“收缩——扩张——再收缩——再扩张……”的政策调控周期。  相似文献   

16.
自从土地公开拍卖以后,土地价格的上涨带动了房价的上涨,本文将通过土地出让的财政效应,以及分析土地拍卖中的竞争结构的影响,还有土地出让引起的社会效应等方面来分析土地价值,另外分析在这样情况下政府出台的提高住房利用率以及保障性住房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浙江房地产》2007,(4):1-1
从2005年国家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结合浙江实际,突出“稳定房价,加强保障”的调控指导思想,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调控政策措施,调控成效逐步显视,我省房价涨幅逐年回落。2005年全省房价涨幅为8.4%,2006年降为2.5%,与2002年至2004年我省房价涨幅达到16.4%、11.6%和15.8%的情况相比,有明显回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进入2012年第四季度,我国大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尤其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出现了新一轮较大幅度的上涨。受政策预期影响,今年房地产市场整体交易活跃,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量价齐升的态势。同时,各地市场分化严重,  相似文献   

19.
核心是要解决房地产市场大幅波动及部分城市房价过高的问题,将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从长远出发,根据房地产自身规律,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进行微调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房价又一次出现了全面上涨,其中一线城市涨幅最高。2月20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从强责任、抑需求、增供应、促保障和严监管五个方面,对房地产市场调控作出新部署。笔者认为,此时认定调控未达目标为时尚早,现在也不必在房价调控行政手段上刻意加码,而是应该着眼长远,制定符合房地产市场规律的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