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文达 《企业活力》1992,(11):15-17
<正> 转换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这是前不久召开的全国转换经营机制工作会议的主题,也是我们大中型企业正积极探索,并为之奋斗的目标。转换机制,走向市场,要做的工作很多。对于企业来说,当前最重要的是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把企业改革的重点放在转换经营机制上。转换经营机制的目的是把企业推向市场,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单位。  相似文献   

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目的,是将企业推向市场,实现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与自我约束的目标。这是我国经济运行机制与企业经营机制的重大变革,是多经企业理顺关系、转换机制加快发展的根本出路。多经企业会计工作必须做出积极反应,并进行自身改革,尽快建立适应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要求的会计工作新体系。  相似文献   

3.
龚一萍 《企业经济》1992,(12):10-12
<正>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主题,是深化企业改革的大决战。要有效地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首先必须从理论上明确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目标模式,探索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主要内容,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实践提供理论指南与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4.
胡耀坤 《企业经济》1992,(12):13-14
<正> 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在于实现国家与企业责、权、利的制衡企业经营机制指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机能及其运行方式。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能力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造就企业内在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 搞好国营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关键,在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国营企业经营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产权关系尚未明确(企业资产的权益由谁负责不明确、企业经营者对谁负责不明确及企业经营目标不明确)和政企尚未分离,企业依然是政府行政机构的附属物,没有真正确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地位。  相似文献   

6.
谈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中的审计监督胡晓燕转换经营机制,是当前我国企业改革的重点。所谓转换经营机制,就是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使企业能够在宏观调控下。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成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  相似文献   

7.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的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主体。股份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经济改革的重点是以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为中心,落实企业自主权,把企业推向市场,使企业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让企业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迎接“复关”的挑战。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过渡,银行制度与国际通行的惯例接轨,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求平衡、自我发展、自担风险”为重点,面向市场,实现规范化商业银行。但由于目前陈旧的贷款余额相当大,企业背着沉重贷款包袱,银行则面临着巨额潜在风险贷款的威胁,双方都难以轻装上阵,也无法与国际惯例接轨,经营机制谁也难以转换。如何解决企业沉重的借款负担和消除银行潜在的风险贷款,已成为银、企两业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都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激流勇进姜丽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企业改革,而企业改革的关键则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它需要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的条件。对外部...  相似文献   

10.
<正> 企业经营机制,指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各个方面的有机制约关系,而不是指企业某个方面的经营活动。要把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从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换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面向市场的  相似文献   

11.
王锋 《经济界》2004,(3):43-47
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经济主体。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及其运行的有效性,取决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企业经营者队伍。企业能否经营管理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相似文献   

12.
几年来,我市各级内审机构紧紧围绕经济工作这个中心,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在严肃财经法纪、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内部审计是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一、充分认识内审工作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强化内部审计工作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当前深化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其根本目的是推动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相似文献   

13.
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会计人员应做好哪些工作孙百谦当前,我国在进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完善和发展市场经济,其目的之一就是要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要束、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经营者。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从去年起实施...  相似文献   

14.
<正> 一、正确认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与推进管理现代化的关系 转换和完善经营机制的核心,是要解决好国家与企业、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责任权利的科学划分和合理调整的问题,使企业逐步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归根到底是解决如何调动企业与职工的积极性问题。而管理则主要是解决怎么运用这个机制把企业内部各生产要素和生产经营搞好的问题,实际上,机制能否真正转换和完善,能否达到目的,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能否跟上去,能否与机制相适应;机制发挥的作用大小,也取决于管理水平的高低。只有两者的优化结合,企业才会活力充沛,生机盎然。  相似文献   

15.
企业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改革中转换经营机制,不仅需要研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自我发展问题,更重要的是研究如何建立完善的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实际上这种约束是对企业管理的再管理。它是企业改革和转换经营机制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自我保护的关键。目的和意义加强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建设是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需要。过去企业实行计划经济模式,生产经营计划是上级定的,企业只负责生产。现在企业是法人,企业享有生产经营权,可以调整自己的经营范围,同时管理着企业的财产,具有较大的权力。然而,经营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因此,加强企业  相似文献   

16.
古今中外实施名牌战略启示录吴廷荣,徐红庆在市场经济体制运行和扩大开放中,我们的企业正在加快经营机制转换,建立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为目标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走向市场,与国内外强者竞争,迫切需要实施名牌战略,以名牌争夺市场,争夺更多的...  相似文献   

17.
<正> 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进行综合治理。但治本之策在于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彻底转换,构造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新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此,应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实现以下十个转换:1、转换政策导向,把国有大中型企业推向市场。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政策导向。但目前企  相似文献   

18.
企业发展与内部审计彭平生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心环节,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将出现以经营者为核心的经营权同公有制占主体的所有权分离的新格局。为了使企业适应于市场的要求成为自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  相似文献   

19.
杜林  郝飞 《内蒙古财会》1992,(12):30-31
外贸企业要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就必须增强自身的应变能力、竞争能力,以及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上。而建立和完善责任会计管理体系,正是推动外贸企业内部经营机制转换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如何拓展审计领域,适应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需要,已成为内审机构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也为内审工作带来了发展机遇。 一、内审工作是实现自我约束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