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会过冬     
这是最好的时候吗?也许是;这是最坏的时候吗?也许是。对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来说,这正是历史上难得的黄金时代:从2002年以来,GDP增速一直保持在8-10%之间的高位,外汇储备盈余,进出口增长迅猛,全国各地都在大兴土木,海外正有一堆濒临破产的企业等着我们去收购,央行刚刚宣布人民币  相似文献   

2.
姚景源 《中外管理》2003,(12):36-40
2003年,为什么SARS没能阻挡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在几年通缩之后,中国经济会不会出现通货膨胀?中国经济还存在哪些隐患?2004年,中国经济的好日子还会延续下去吗?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是利好,还是利空?  相似文献   

3.
媒体数字     
5大中国经济悬念 _“20 03年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一年”。或许正因为如此,中国经济的列车是承载着一系列悬念进入2 0 04年的。悬念之一:高增长是否会持续?悬念之二:通货膨胀是否重来?悬念之三:加息可能性有多大?悬念之四:人民币会升值吗?悬念之五:积极财政能否淡出? _摘自《经济观察报》8%至9%经济增长率 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课题组在日前完成的研究报告中认为,受新的一内在增长机制明显增强及政府适当调整政策的影响,2004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GDP增长不低于8%、但也不会超过9%,估计与2 003年持平。_ 摘自《证券时报…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家》2004,(1):41-46
两年前在一个论坛上,我发言的主题是:主导中国经济的应该是中国企业。这些年来我为此到处呼吁奔走。我们每年讨论经济工作的时候都会说GDP增长。我想问一下,如果我们光盲目地追求总量,不追求质量,我们中国经济是否健康?不健康的经济能够持续吗?  相似文献   

5.
魏雅华 《企业研究》2012,(13):10-14
中国经济增速在拾级而下。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0中国GDP比上年增长10.4%。2011年中国经济比上年增长9.2%。下跌1.2个百分点,从两位数跌回一位数。2011年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8.9%。2012年一季度GDP为8.1%。而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增长7.5%。这是一根拾级而下的曲线。那么,中国经济会有失速的危险吗?  相似文献   

6.
加强宏观调控与向市场经济过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中国为什么强调加强宏观调控?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1989—1990年的低谷,1991年的回升之后,1992年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1992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2.8%,其它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也都比较理想,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1993年上半年的发展势头更为强劲,国民生产总值又比上年同期增长14.1%。根据我们采用宏观经济模型的测算和定性分析,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在下半年虽将有所回落,但今年仍将保持在13.5%左右,明年(1994年)将保持在10%左右。夏粮生产获得丰收,农村经济继续发展;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5.1%,国有企业的亏损额下降了16.5%;市场繁荣,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1.6%,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增长10%以上;商品供求基本平衡,据对582种  相似文献   

7.
这种痛感很容易让人们联想起2008年的经济危机。原本深刻的教训,不应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淡忘。下半年会好起来吗?经济真的在下滑吗?自7月份央行连续一个月内两次祭出利率工具以来,市场对下半年经济形势和企业经营状况的担忧不绝于耳,甚至有不少企业认为,"直至6月底,仍看不到何时会转好,现在形势比2008年还差。"另外,企业的这种忧虑还因企业的微观、中观感受与宏观经济数据不一致有关。中国经济下半年第一个月的主要数据,在外界的高度关注下,于8月9日正式发布。固定资产投资前7个月同比增长了20.4%,与前6个月持平;7月份消费的实际增速为12.2%,比上  相似文献   

8.
夏庆华 《企业经济》1992,(5):28-29,58
<正> 在现阶段讨论如何搞好大中型企业时,众多企业界和金融界的专家学者都认为银行利率过高,企业的负担过重,故此降低银行利率则是企业摆脱困境的办法之一。在1990年曾两次下调贷款利率的基础上,1991年4月份又一次大幅度下调了贷款利率。尽管如此,目前仍有呼声要求银行继续下调贷款利率。那么,当前银行的贷款利率水平真的偏高吗?如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就能有效地缓解目前企业的困难吗?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9.
王贺娟 《经营者》2006,(1):20-21
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人力成本优势正在消失,这会改变跨国公司的投资风向吗?中国企业锻造新优势的路径在哪里?这是需要重新思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曾经为中国经济带来高速增长的有利人口结构即将发生转变。尽管业界关于“人口红利”消失的拐点有多种说法,但对于这一趋势的出现已形成共识。那么,一旦“人口红利”消失,是否会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如何未雨绸缪,寻找新的增长模式?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恐惧“人口红利”的消失吗?劳动力比较优势真的就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惟一的可依赖优势吗? 本期专题为读者提供了多种视角观察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后,中国水泥企业的数量与经济增长的速度已令世人瞩目、无可争辩。但这个速度的含金量如何,其实力真的已傲立全球了吗?本文就以国内外水泥企业的差距来谈评企业实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村 《质量跟踪》2003,14(7):34-35
非典袭击中国,全国经济面临着新的考验,中国的经济还能继续保持增长吗?市场商机还可继续红火吗?国外投资者还会继续看好中国吗?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的列车承载着一系列悬念进入了2004年:高增长是否会持续?通货膨胀是否会重来?加息可能性有多大?人民币会升值吗?积极财政能否淡出?  相似文献   

14.
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已成共识,经济下行的压力增大,大家关注是否会出现通缩?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底"或均衡点在什么地方?经济增长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挑战?挖掘未来增长潜力的着力点在哪里?3月21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年年会之经济峰会上,来自境内外的经济学家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增长把脉。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引擎"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最重  相似文献   

15.
谢泽锋 《英才》2020,(1):25-27
即将过去的2019年注定是中国经济历程中不平凡的一年。内部经济增长方式换挡,外部经济政治形势风云变幻。在2020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国经济走向牵动人心。2020年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年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年份。站在时代坐标,对2020中国经济进行全盘展望。中国经济将如何演进?企业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赵福帅 《英才》2012,(9):134-135
科斯的新制度经济学引导了中国改革实践的前30年,还会继续指导后30年吗?102岁的罗纳德·哈里·科斯,对于当下中国探寻更好经济制度颇感兴趣。这位新制度经济学的创立者、英裔美国经济学家,由于发现并阐明了交易费用和产权在经济组织和制度结构中的重要性,199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长久以来,他始终在关注中国经济的成长,以致于在2012年4月,他还与一个华人  相似文献   

17.
战争与经济危机达到的直接效果是经济、政治格局的重新组合。中国自1840年就进入千年未有之变局,近代中国埸是以拐大弯的方式艰难向前演进。中国几千年文化基因的延续、中国30年经济结构的有效调整,构铸了中国向前发展的根基。这次全球的经济危机,无疑会将中国这个经济体送上更快定展的轨道,在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中有更大的话语权。一个全球性经济体的产生,背后是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实体相支撑的,中画的企业、中国的企业家,你们准备好了吗?你们看到中国未来30年商业环境的变迁了吗?你们了解这种变迁的战略意味吗、让我们一起开始一次思想之旅,一起来展望与品味这千年未有之变局中,最令中国人振奋的一段。  相似文献   

18.
谢泽锋 《英才》2013,(5):98-99
任何一个长期依靠投资维持经济增长奇迹的国家,最终都陷入了债务危机,或者陷入经济缓慢增长的失落十年,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从东南亚金融危机到俄罗斯、土耳其的债务违约,再加上眼下的欧洲债务危机阴云未散,频繁拉响的债务危机警报,总令人心有疑虑——中国能在这些危机中独善其身吗?一方面中国持续高速增长所积累的庞大经济规模提供了坚强后盾;另一方面比较充裕的财政收入,相对平衡的财政数据以及高达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都增加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民营企业能否从"低成本产品制造"的机会型增长,转变成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竞争型增长,这才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本质问题经济转型的重要性我们已经谈了很多年,但到底如何转型?企业究竟如何从粗放经营走向集约持续的发展道路?存在着很多不同的看法。今年上半年,笔者在珠三角做了将近半年的调研,与很多企业家一起实地探讨了中国经济的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 美国《远东经济评论》 中国经济能安然度过SARS危机吗? 尽管SARS蔓延引起混乱,中国经济增长最基本的元素——低成本的制造业(得到政府和跨国公司投资的扶持)——势头丝毫未减。当然,中国经济在今年前3个月出现高增长之后几乎必定会迎来表现糟糕的第二季度。但是,经济分析师暗示,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可能将恢复活力,这也许并不出人意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