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祭灶神曾经是我国民间曾普遍流行的一种习俗。现在,这种习俗在城市居民中已消声匿迹,而在广大农村特别是在边远落后地区仍然盛行着.每年一到腊月二十三,人们便用各种祭品供奉灶神,恳请他“上天言好事,下天降吉祥”。灶神,俗称“灶君”、“灶王”、“灶老爷”,是我国古代先民信奉的最古老的神衹之一。顾名思义,灶神应是司灶之神,掌管人间饮食。可灶神其位在灶不司灶事,却以天  相似文献   

2.
送灶     
过罢腊八忙送灶,农历年尾,辞旧迎新的风俗就是多。腊月二十四“送灶”,就是一个传承已久的民俗活动。 “送灶”,家乡俗称为“灶老爷上天”。传统中的灶老爷相貌不俗,见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灶神名隗,姓张,字子郭,状如美女”。这位灶老爷是灶头小神仙,由于贴近普通百姓,民间因此恭而敬之。  相似文献   

3.
老上海过年习俗农历腊月廿四,为“灶神”上天奏事之日,故廿三之夜,家家户户要“送灶”、“祭灶”,庆新年由此拉开序幕。晚上每家每户祀灶神,在贴着灶神像的厨房灶头上,供酒、果,还必供荸荠、茨菰以及好鱼、好肉。  相似文献   

4.
多年前老师给我们讲过的一个故事是这样的——镇上有个不甘贫穷的乞丐,整天挖空心思琢磨发一笔大财。有次他捡到三颗芝麻,来到一家餐馆的屋檐下夜宿。半夜,餐馆的老鼠吃掉了那三颗芝麻。于是乞丐要老板抓住那只老鼠赔他,老板只好派伙计给乞丐抓住老鼠。不几天,乞丐的老鼠被老农的馋嘴猫吃了。这次乞丐又坚持要老农用那只猫赔他老鼠,老实巴交的老农别无他法,只好把猫给他。后来在他讨饭途中一条很凶的狼狗咬死了他的猫,他又要求狗的主人将狗赔他……再后来他带着索赔来的狗走着,远远有一头牛在草地上啃草皮,狗跑上去咬牛,被牛尖锐的角抵死。…  相似文献   

5.
冷吟 《乡镇论坛》2014,(36):24-24
顺天府郊外王员外有三个儿子。小儿子王允之妻郭丁香善良贤淑,但因受两个嫂嫂挑拨,造成婆媳关系不和,经常受到婆婆指责和虐待。后来丁香不计前嫌,忍痛割下自己腿上的肉为婆婆治病,事迹传遍乡里,不但赢得了众人拥戴,还被朝廷封为一方贤良,并为她树建了“圣孝节烈”牌坊座,以彰其孝行美德。  相似文献   

6.
张居正明志     
叶之羽 《财会月刊》2008,(10):81-81
明朝政治家张居正在嘉靖年间中进士,后来当上首席大学士,实际上是担任宰相,为相十年,国内大治。神宗称他为“元辅张少师先生”,将他视为老师。  相似文献   

7.
当产品供不应求,企业制造为王的时候,海棠红火了;当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企业营销为王的时候,海棠却有些力不从心了。海棠在红极一时后迅速凋落,看似突然,实则是一种综合症的必然迸发,表面上看海棠破产与其经营管理的失败密切相关,但根源却是体制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1981 年广久     
1981年8月1日,安徽芜湖,一个闹市区的巷口,里三层外三层地挤满了人。其中,一名头发蓬乱的中年男子正在忙不迭地给顾客称售瓜子,他就是后来被称为中国第一商贩的年广久。在他背后的墙上,贴了一张醒目的广告,上面便是后来被收录进《邓小平文选》而家喻户晓的傻子瓜子。  相似文献   

9.
农历12月23—24日,旧时民间有祭灶神爷的陋习。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广大群众文化科学知识和政治觉悟的提高,这一迷信活动本来早已绝迹,但不料近些年又死灰复燃,有的人重新把灶神爷供了起来,幻想通过灶神爷“上天言好事,下凡保平安”,以求实现消灾得福,发家致富的梦想。这是与精神文明建设很不合拍的。  相似文献   

10.
“这头牛550公斤,出290公斤肉。”一头牛从“老牛”[前一过,他脱口报出了两个数字。上称一称,上下差不过2公斤。“老牛”属牛,33岁,名叫杨广富,山东省阳信县河流镇大寺杨村农民。他从14岁就开始贩牛,跑遍了大江南北。在牛行里摸爬滚打近20年,当地的同行都称杨广富为“老牛”。经验的累积让杨广富练就了一双识牛“火[金睛”。2001年,杨广富一天一次贩运300头牛,净赚6万元,让他在国内贩牛圈名声大噪。北京一家牛肉加工厂,要在一天内收齐300头重500公斤以上的鲁西黄牛,这批牛必须在当日的24点前抵京。一头牛给黄牛经纪人200元的差价。消息一出,…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条不长的马道,最多也就几个时辰的马程; 这是一条很长的马道,几乎跨跃了整个大清三百年的历史; 在这条马道的一头,天柱山中金碧辉煌的陵寝里躺着当年一抚天下顺的老清王,人们称东陵; 在这条马道的另一头,曾关押过一败涂地的末代皇帝,人们称战犯管理所.  相似文献   

12.
《住宅与房地产》2010,(2):73-75
在残酷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保本微利的物业管理行业一度被人称之为“抱着金碗讨饭吃”:在以现金为王、渠道为王、终端为王的现代商业模式下,物业管理企业如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合理挖掘自身潜力。拓宽经营创收渠道,创造新的赢利方式?本文作者以其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深度思考,推出纪实性故事连载——  相似文献   

13.
话说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元宵夜,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在这新年的第一个月圆的晚上,人们吃元宵,也就是吃汤圆(也称浮圆、圆子),取其形国音圆,寓意团团圆圆。宋朝周必大《元宵煮浮圆子》诗云:“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卖汤圆》民歌唱道:“一碗汤圆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圆。”民间关于“元宵节”的由来,传说有二。一说元宵源于人名。元宵起源于汉朝,但当时不叫元宵,也不称汤圆,而是叫油槌。至于油槌改称元宵,有一个传说。相传汉武帝时,一年腊月,足智多谋的东方朔进宫去见汉武帝,…  相似文献   

14.
在残酷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保本微利的物业管理行业一度被人称之为“抱着金碗讨饭吃”;在以现金为王、渠道为王、终端为王的现代商业模式下,物业管理企业如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合理挖掘自身潜力。拓宽经营创收渠道。创造新的赢利方式?本文作者以其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深度思考。推出纪实性故事连载——  相似文献   

15.
阅世百喻经     
放牛经 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小的时候靠讨饭为生,经常衣衫褴褛,食不裹腹,露宿在荒郊野外。一次路过一个田庄,庄主想雇他放牛,为了填饱肚子,他欣然应允。庄主看他年岁太小很不放心,让他打开牛栏,把牛赶出来试试。小元璋走进牛栏,赶呀,赶呀,可牛儿欺小欺生光在栏里打转,总不出栏,好像在笑他逗他。小元璋跑到溪边,拔些青草,在牛嘴前边晃边退,还不时让牛吃上一口,牛乖乖地跟着他走了出来,庄主一下子乐了。 小牛倌儿把牛赶到山坡上,让牛尽情地吃草喝水。可牛儿吃饱了,喝足了,却都懒洋洋地躺在草地上打盹、倒沫。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赶他们就是不走。小牛倌儿可急坏了,他牵住一头牛的鼻子,打算一头一头的往回送。不料刚走出十几步远。其余的牛大都跟了上来。小牛倌儿喜出望外,见  相似文献   

16.
会计一词有千万种解读,在我的词典中,它一头牵着父亲,一头系着沧桑。那时父亲是公社的会计,人们和他见面打招呼都称他马会计,小时候我以为父亲的大名就叫马会计。儿时的记忆中,父亲总是坐在那张褪色的杉木办公桌前,一双布满老茧的手在木质的算盘上拨弄,上下飞舞的珠  相似文献   

17.
笑口常开     
关于撞死母猪的规定某公司王总出差,花300元在超市给老婆买了件内衣,因无法开发票,只好让司机写了个便条,他在上面签了字,拿到财会部报账。说是路上不小心,把农民的母猪撞死了。后来,只要王总外出,总要“撞死一头猪”。渐渐地,下面的人都猜出是咋回事,于是纷纷仿效。起初,王总没在意,时间一长,就觉得老是这样下去影响不好,便想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良策。几天后,他召集了公司各级领导开了个专题会议,拟定了“关于某公司干部撞死母猪的规定”,其内容如下:一、总经理外出一次只准撞死一头母猪;二、副总经理外出两次只准撞…  相似文献   

18.
勿羡慕别人     
《冶金企业文化》2009,(6):14-14
年轻的美国华裔数学家王章程,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毕业后,他的同学多数都去了大财团,只有王章程一头扎进了加州的私人研究室,一干就是10年。10年中,他的收入非常低廉,.30岁了还买不起房子。而他的同学们已经是月收入几十万、上百万的大老板。在外人看来,王章程的生活很糟,但他本人似乎全然不知,眼里只有自己的事业。  相似文献   

19.
《秘书》2006,(10)
王蘧常(1900-1989)原籍浙江嘉兴,生于天津。历任暨南大学、之江大学、交通大学、大夏大学、复旦大学教授。早年研习二王书法,后从沈曾植,以章草称雄当代。日本《书通》杂志称“古有王羲之,今有王蘧常”。他自己也颇自负,曾刻“三王”印,即与王羲之、王献之并列。他取法三代、汉  相似文献   

20.
今年4月,杭州一位消费者称“长期饮用王老吉凉茶以后出现胃溃疡“,要起诉王老吉。据这位消费者称,由于他平时经常会熬夜加班,容易上火。从广告上看到王老吉宣称:“怕上火,请喝王老吉“。因此,他每天买“王老吉“喝。后来,他感觉胃很痛,于是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