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根据我国宪法、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人实施的依法应受刑罚等处罚的行为,其产生、形成、发展与未成年人所处的身心发育特殊阶段和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进程等一切主客观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企业犯罪的特点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穆书芹 《企业家》2002,(3):70-72
公司、企业犯罪是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的简称,是指在公司,企业的设立,经营和清算过程中,违反公司法,企业法的有关规定,地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情节严重,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马魁俊 《活力》2005,(12):55-55
我国的金融凭证诈骗罪,是指使用伪造、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金融凭证诈骗罪与其他刑事犯罪一样,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刑事违法性的基本特征。(1)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一切犯罪行为,之所以要被界定为犯罪,首先是因为严重地危害了社会。金融凭证诈骗罪所危害的是国家的金融秩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业担负着调整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使命,金融秩序如果遭到破坏,对我国市场经济来说,无疑等于釜底抽薪。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将会从根本上被动摇,进而威胁到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我国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成果将会付之东流。(2)刑事违法性。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构成犯罪的必要前提,但并不是所有具备刑事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因为犯罪行为除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之外,还应当具备刑事违法性的特征。刑事违法性是指违反刑法规范,具体到金融凭证诈骗罪,不仅严重违反了《银行法》、《票据法》等金融法规,也直接触犯了刑法,是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统一。(3)应受刑事处罚性。犯罪与刑罚具有必然的联系,刑法法规对于犯罪的调整手段即刑事处罚。同对待其他刑事犯罪一样,刑事处罚将依法适用于金融诈骗罪的主体,包括自然人与法人。  相似文献   

4.
我国刑法笼统地规定了醉酒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这里的醉酒在学理上被认为是指生理性醉酒,当代世界各国对生理性醉酒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刑事责任的规定也不尽一致,有的国家规定按常罪处罚,有的国家规定只追究故意醉酒人的刑事责任,而有的国家则规定对其加重处罚。从我国的刑法现状和基本国情出发,详述我国的醉酒类犯罪,以及原因自由行为与醉酒后刑事责任的承担问题。  相似文献   

5.
审计处罚是指审计机关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和违反《审计法》的行为采取的行政制裁措施。审计机关是行政机关,审计处罚属行政处罚的范畴。审计处罚具有一般行政处罚所共有的特点,诸如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必须以公布的法律、法规、规定为处罚的依据;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实施处罚以及必须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处罚,等等。但是,审计处罚也有其与一般行政处罚所不同的处罚特征,它们是:一、审计处罚权的专有性特征审计署《审计机关审计处理处罚的规定》(简称"处理处罚规定",下同)第四条规定:"审计机关  相似文献   

6.
金融诈骗犯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方法,骗取金融机构或单位、个人的财产的信用,致使金融秩序遭到破坏,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本文根据犯罪种类,试谈对这些犯罪类的识别重点和防范重点/  相似文献   

7.
身份犯是指具有特定身份的犯罪主体利用自己的特定身份而进行的与其特定身份相关联的危害社会并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或者因其身份而异其刑罚的一类犯罪.我国近些年才把身份纳入刑法的研究范畴.我国在现行刑法中规定了大量的身份犯罪,但由于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加之我国刑法中对身份犯的规定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在身份犯的立罪与制刑方面表现得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高福德  孙翔宇 《活力》2005,(5):62-62
我国刑法第6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专设一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共9个条文14个罪名。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可以分为污染环境类犯罪和破坏资源类犯罪。污染环境类犯罪是指行为人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规定,向环境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使环境受到污染,对他人的人身健康或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2条规定,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破坏资源类犯罪是指行为人违反环境资源法律、法规规定。非法开采资源,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这里所述的资源包括水产品、野生动物、耕地、矿产、林木等。  相似文献   

9.
现代金融犯罪:特点、根源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犯罪是指以谋取一定的非法经济利益或避免损失为目的,在金融及其相关活动中实施的侵害国家金融关系和金融秩序,触犯刑律,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从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金融犯罪作不同的分类。在金融高速发展的今天,金融犯罪作为一种类型的犯罪现象,也明显地呈现出一些基本的趋势和特点。为确保金融安全和国家、金融机构及广大存款人、投资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必须高度重视对金融犯罪的研究、惩治与防范。  相似文献   

10.
刘红凤 《活力》2009,(6):54-54
职务犯罪作为犯罪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犯罪的基本特征,即: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法惩罚性。职务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表现在完全背离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危害国家公务活动的廉洁性,侵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及社会管理职能,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社会关系,并对国家利益、经济秩序、公民人身和民主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管理秩序、行政秩序、司法秩序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1.
近日,山西省忻州市解原乡新路村附近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因盗窃电力设施而被电击致死亡的事件。经公安部门证实,此人是新路村人,名叫连书新,是在趁着夜幕盗割电线时被电击致死的。我国《刑法》第118条规定:“破坏电力、燃气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设备,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第119条规定:“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该村民破坏电力设备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应受刑罚处罚,在做案现场被电击致死,亦…  相似文献   

12.
缓刑,是对所判刑罚附条件不执行的一种刑罚制度。缓刑的基本特征为:判处刑罚,同时宣告暂缓执行,但又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执行所判刑罚的可能性。我国刑法规定的缓刑制度,包括一般缓刑和战时缓刑两种。一般缓刑,是指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其刑罚的执行,若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法定撤销缓刑的情形,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制度。战时缓刑,是指在战时对于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的犯罪军人,暂缓…  相似文献   

13.
一、网络经济犯罪的概念及特点 (一)网络经济犯罪的概念 经济犯罪,是指在经济领域中,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实施侵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为工具或者以计算机硬件、软件及信息网络为侵害对象,实施的违反《刑法》且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网络经济犯罪可以认为是上述两者的复合形式,它是指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主要的犯罪工具或犯罪手段,利用计算机硬件技术、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而实施的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14.
《对本案不知情的销售者是否处罚》(以下简称《是否处罚》)一文,列举了某县质监局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对个体工商户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及行为定性等方面出现了三种不同意见。笔者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必须全面掌握应受处罚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15.
一、掌握犯罪构成理论是发现和判断大案要案线索的基础   犯罪构成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要件:第一,犯罪的主体要件。在我国刑法中,犯罪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并应承担刑事责任的人。同时,根据刑法第 30条的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也构成犯罪主体。除此之外,对于某些犯罪来说,行为人的特定身份或职务,也是…  相似文献   

16.
法定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或者自己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从而作出不将犯罪嫌疑人诉至人民法院审判的一种处理决定,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的三种情况之一。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定不起诉适用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  相似文献   

17.
李育芹 《中外企业家》2012,(9X):124-125
《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二条提出,于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后增加一条"危险驾驶罪",即"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笔者以为,虽然拘役仅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是我国自由刑中刑期最短的刑罚,但从整个法律体系以及实际效果考虑,醉驾、飙车行为不宜入刑。  相似文献   

18.
累犯是指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又犯应当被判处一定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各国刑法对累犯都有规定,而且规定了从重处罚的刑事责任.我国刑法也不例外.但是现行刑法对于累犯特别是特殊累犯的规定范围比较窄,此次刑法修正案八草案拟扩大特殊累犯的范围.本文对草案条文的规定加以分析,以期对草案条文内容的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职务犯罪作为犯罪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犯罪的基本特征,即: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法惩罚性.职务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表现在完全背离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危害国家公务活动的廉洁性,侵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及社会管理职能,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社会关系,并对国家利益、经济秩序、公民人身和民主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管理秩序、行政秩序、司法秩序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20.
老王:甄律师,统计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否则将导致处罚行为的无效,请问行政机关在对统计违法单位进行处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