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趣说怪联     
张玉庭 《新智慧》2005,(1):I0005-I0005
怪联是指立意古怪或表达诡怪的对联。绝对是指至今无人能对出的对联。如果既是怪联又是绝对,那就格外值得细细品味,细细鉴赏。  相似文献   

2.
对联是文艺百花园中一枝瑰丽的奇葩,是反映社会情状和绚丽人生的特殊文学形式。古往今来奇联佳句绵绵不断,亦庄亦谐,似铭似箴,语含情趣,意蕴哲理。眼观之,心思之,既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又时时给人以警语、鞭督。本文介绍了对联的几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在对联和诗歌中,有一种比较奇特的形式,就是它们的每一个句子都是用相同偏旁或部首的汉字写成的。用这种形式写成的对联叫做“联边联”;用这种形式写成的诗叫做“联边诗”。  相似文献   

4.
对联的用字技巧很多,拆字就是其中的一种。拆字也称拆字、离合,是将汉字的字形各部分拆开,使之成为另外几个字(或形),并赋予各字(或形)以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智慧》2008,(4):I0001
在对联中,不乏语涉饮食的妙对佳联,堪称饮食文化的一朵奇葩。 饮食对联大多措辞典雅蕴藉、雍容含蓄。如有一酒店门联:“刘伶借问谁家好?李白还言此处佳。”借用两位古代饮酒名士的一问一答,于诙谐中为酒店鼓吹。又如某熟肉店联:“过门容大嚼,入社要本分。”联语化用典故而成。曹植《与吴季重书》载:“过屠门大嚼,虽不得贵,且快意。”上联用典故言所售之肉味美;下联援引《汉书》记载陈平为公平分肉所说的话:“嗟呼,使平宰天下,亦当如此内矣。”原意乃表达陈平欲主宰天下之抱负,联语则表明到我店吃肉,公平而无忘。  相似文献   

6.
对联广告历史悠久,它集文学、书法、信息于一身。本文对对联广告所采用的修辞格进行归纳分析、引导赏析,以期对联广告能再现艺术魅力,帮助人们从各种实用功利的“压抑和逼迫”下解放出来,非常宽松地在联语广告这种对仗整齐、声韵和谐、铿锵悦耳的审美情趣中尽情地欣赏、品味,从而达到对联广告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程志学 《新智慧》2007,(11):I0005
与我国仅一水之隔的日本.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其文人学士也深谙对联之道。有一个日本文人曾写下这样一副格言式对联:  相似文献   

8.
对联作为中国的国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形式。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典籍作品的英译受到了越来越多重视,然而在典籍作品及其他场合中经常出现的对联的英译,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对联翻译的专门研究极其薄弱。文章就功能对等理论提出了对联翻译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智慧》2008,(3):I0007
在婚嫁中,喜联能将婚场热烈的气氛和喜庆的色彩增添不少。而在我国对联中,喜联的风格也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0.
在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研究商业对联有其特定的现实意义。商业对联的表意方法有:直接表达、词序回环、巧用典故等。在形式上,商业对联具有上下联字数相等、词语对仗、字音平仄对仗、句法对仗、意脉相连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古往今来,有的对联因上联过于奇巧,使人难以应对,人们称之为“绝对”、“绝联”或“悬联”,美名曰“片玉”。  相似文献   

12.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这是孟姜女庙上的一幅同字异读名对联。这幅对联有四十多万种不同读法。  相似文献   

13.
记述了一个撰写和修改对联的过程,阐述楹联对仗、韵律规则和寓意表达技巧,并提出按对仗的规范程度将对联分为正统联和就词联两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胡耀邦改联     
刘汉琴 《新智慧》2008,(4):I0007
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西郊的卧龙岗上,建有一座纪念三国蜀相诸葛亮的武侯祠。在大殿的楹柱上,有这样一副对联: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相似文献   

15.
下面这副对联就字面意义来说并不准理解.但寥寥52个字,却含有12个外国文学典故。你知道这些典故和它们的含义吗?  相似文献   

16.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民族民俗传统文艺样式。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对联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培植兴趣、激发情感是前提;掌握特点、把握手法是基础;体味探究、多样历练是途径;提高能力、适情应用是旨归。  相似文献   

17.
廉政佳联     
董少广 《新智慧》2008,(3):I0001
清同治四年,江西省贵溪县耳口镇姚家山村出了一个进士,名叫姚步瀛,他在浙江省慈利县当县官时,写了这样一副对联:举动即愆尤,常恐己过不闻,获戾于朝廷百姓;官民多壅隔,安得下情上达,推恩如父子一家。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有钱没钱,贴对子过年。”过大年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家家户户门上都要贴红对联。比如“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的老对联,就一直把家家户户装点得喜庆红火。据说,这对老春联还引出过一个老故事呢。  相似文献   

19.
巧对之联     
《新智慧》2001,(9)
一幅对联与两场战争 相传宋朝时,北辽政权的八个侯王带领十万番兵进犯中原。辽兵在距边关十里之外安营扎寨,随后派了两名番兵到宋营下战书。这份战书是一副对联的上联,意思是说宋朝如果有人能对出下联,自愿收兵,决不食言。  相似文献   

20.
傅小松 《新智慧》2005,(2):I0005-I0005
下面这副对联曾被香港著名作家梁羽生称为“天生一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