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基于核心竞争力基础上的相关多角化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 《经济与管理》2004,18(5):38-40
多角化经营战略是企业寻求发展的重要途径,但不恰当的多角化经营方式只会适得其反。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在 多角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核心竞争力理论和相关多角化理论,得出我国企业的多角化战略应是基于核心竞争力基础上 的相关多角化战略。  相似文献   

2.
传统相关多角化战略理论存在在一些缺陷,如何克服这些缺陷,本将核心能力和价值链运用于相关多角化战略理论,重新定位“相关性”,形成了三种新的多角化战略类型:能力-资产相关型,具有长期和短期竞争优势;能力相关型,具有长期竞争优势;资产相关型,具有短期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多元化经营,也称为多样化经营或多角化经营,指的是企业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不同业务的战略,以便分散或规避风险,实现资源共享,加快企业的成长,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规模效益。当前中国的民营企业在进行多元化经营时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民营企业在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时,必须慎重地分析自身条件,遵循多元化经营原则,采取得力的措施实施多元化经营来培育或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相关性定义不充分,而且是静态的,追求相关多角化的过程中有许多障碍,又存在较多交易成本,且相关性的测量有局限性,难以全面、真实反映业务相关关系。这使得相关多角化未必优于非相关多角化。  相似文献   

5.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应用与打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探讨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的基础上,归纳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5个组成部分。并通过部分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实际案例及其相关要素分析,提出了打造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1 多角化经营的概念 采取多角化策略,是指试图在现有企业中增加不同的产品或不同的事业部,以使得企业能够从事更广泛的业务领域的经营,从而增加企业活动灵活性并分散风险。企业的多角化策略可以分为相关多角化和非相关多角化两种模式,前者是新增的产品或者事业部与原有的产品或事业部存在某种相互配合的关系。非相关多角化策略主要是指集团或整体多角化,就是在企业中新增产品或事业部,并且这些新增的产品或事业部与原有产品或事业部几乎没有关联。  相似文献   

7.
理论界对企业多角化经营战略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多角化是否能够分散风险;二、相关多角化好还是不相关多角化好。但这些争议仅仅在定性的层面上,缺乏定量化的研究。本文试图利用概率统计的方法,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多角化经营的定量研究作一初步探索,对企业多角化经营是否具有分散风险的效应作出客观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多角化经营成败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多角化经营企业竞争力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加拿大学者Muhittin Oral提出的评价企业竞争能力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多角化经营的特点提出了一个改进的数学模型,以此对多角化经营企业的竞争能力作了定量的评价。该模型不仅可以定量描述企业的总体竞争力,同时也可以识别出企业的优势与劣势。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对房地产估价咨询行业发展现状做了SWOT分析的基础上.在核心竞争力理论指导下诠释房地产估价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并对其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相互关系作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培育与提升估价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 ,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若没有几个世界级跨国公司的存在 ,就不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强国之一。严格讲大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优势的竞争 ,效率的竞争 ,其核心竞争力是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 ,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创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一、国际知名企业多角化经营的演变历程翻开西方知名企业的成长史我们可以发现 ,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大致表现为三种形式 :横向结合、纵向结合和多角化经营。虽然绝大多数企业均是以专业化经营为起点 ,作为一种社会有机体存在的企业的发展方向却是走向了多角化而不是专业化…  相似文献   

11.
基于模糊集合理论,分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要素,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模糊系统评价模型,论述了在我国东部衰退矿区向西部能源富集地战略转移前进行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必要性,对一大型衰退矿区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新经济环境中,企业为了长远发展,需要通过不断整合知识资本与组织性格两大战略资源以培育核心竞争力,进而构建并提升竞争优势。从知识资本和组织性格出发,引入技术创新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组织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形成路径的概念框架,并以370份调查问卷数据为支撑,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知识资本对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形成有直接正向作用,并分别通过技术创新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产生间接作用;组织性格可以直接,也可通过技术创新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间接促进核心竞争力形成,但对竞争优势的形成只能通过中介变量施加影响;知识资本有利于组织性格形成,核心竞争力对竞争优势的作用不显著。由此,提出企业组织应该整合知识管理与性格管理进行知性管理,以谋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管理制度论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和基础。中国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最有效、最关键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培育企业持久的核心竞争力!文章论述了核心竞争力与管理制度的内涵、特点,揭示了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管理机制、管理制度的关系,指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培育企业的核心管理能力,基础是建立高效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4.
在出版产业由产品竞争、资本竞争阶段上升到品牌竞争的高级阶段的过程中,品牌日益成为市场决胜的核心要素。品牌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以品牌为核心构建出版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条可行之路。出版社的品牌建设应遵循的策略应包括差异化策略、集中化策略、资源优先独占策略、质量策略、日常管理策略、品牌保护策略以及品牌延伸策略等。  相似文献   

15.
曲迎波 《经济经纬》2006,(5):106-108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当前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不断强化、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应从经济发展需要出发,不断加快改革步伐,通过拓展优势产业与产品、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优化企业组织管理、打造优秀企业文化、构建积极向上的企业伦理品质等,不断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质量管理与创新绩效研究广受关注,却鲜有文献关注智能制造转型升级阶段两者之间的关系。引入吸收能力作为中介调节变量,将质量管理实践划分为基础和核心质量管理实践两个维度,并基于实际吸收能力和潜在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构建新的理论框架。在智能制造视角下,以192家中国船舶企业为例,应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回归分析与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吸收能力对质量管理实践与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智能制造背景下,基础质量管理实践和核心质量管理实践对创新绩效正向影响显著;实际吸收能力分别在基础质量管理实践、核心质量管理实践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潜在吸收能力在基础质量管理实践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显著正向调节效应,但在核心质量管理实践与创新绩效之间起显著反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红色旅游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核心竞争力是获得持续发展竞争优势的基础.以价值链分析工具、结合红色旅游的特点提出红色旅游评价指标设计依据,从文化感染力、产品竞争力、设施支撑力、市场影响力、形象吸引力、管理协调力和政府支持力七个方面构建红色旅游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模型测算指标权重,构建AHP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8.
社会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基于知识的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宁  王晓娟 《技术经济》2006,25(10):74-77121
企业如何在网络中获得竞争优势是战略管理学者关注的一个新的研究焦点。知识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一项重要源泉,通过对网络中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认知维度及关系维度对知识存量和知识转移的作用机理分析,提出了基于社会资本的企业竞争优势模型。以集群为网络平台进行案例分析,指出网络中的社会资本是动态演变的,其与企业的成长阶段存在匹配问题,因此,企业在网络中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是要培养自身的知识管理能力和网络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浅谈价值链管理中的协同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竞争优势的源泉,价值链之间的关系及其联系与各种价值链本身同等重要,它可以为企业提供可持续的竞争优 势。价值链管理的核心是使企业形成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的来源是企业内部的协同效应,这是由企业内部各项活动的功能 来耦合而成的企业整体性功能,它远远超出企业各战略活动的功能之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