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言 1998年以来,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确定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货币政策工具调整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若伊 《新金融》2010,(7):29-32
利率政策与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是我国央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传统理论认为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逆向影响股价,但自2004年以来,中国股市面临了历史上最大的牛熊市更迭,在这段期间内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与股价的关系却与传统理论迥异,系统考察这一现象并分析其内在原因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货币政策影响股票市场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中国稳健货币政策的实践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以治理通货紧缩为主要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与此同时,全方位推进货币政策运行机制改革,基本实现了直接调控向以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为主的间接控制的转变,本文全面回顾了三年多来中国货币政策操作及运行机制改革的全部过程,并对三年多来中国货币政策经验进行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在对2003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重大调整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债券总指数走势的解读,分析了我国债券市场波动与货币政策调整的互动关系,认为货币政策主要可以从资金供应和心理预期两方面对债券市场施加影响,每一次货币政策的变化都会直接导致债券市场行情的大幅上扬或下挫。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中国债券市场参与主体的商业银行,由于市场规模、市场机制、交易工具、参与者性质等方面的限制,很难主动地对自身的债券投资组合进行调整,以规避风险。为解决上述矛盾,作者认为,应该从商业银行(市场参与者的主要代表)、债券市场本身以及市场监管者和政策执行者等几方面着手来完善和改进中国债券市场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增强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债券市场参与者的抵御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2004年中国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从“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健全金融调控机制”和“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等方面“深化金融改革”。商业银行改革是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健全金融调控机制密不可分。调控机制的改进既为商业银行改革提供了良好基础,也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当前经济金融形势,2004年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取向,既要抑制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又不要有过高的利率变动.同时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  相似文献   

7.
从紧的货币政策对不同规模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是不同的,各银行应针对自身的情况,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货币政策带来的冲击我国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背景及情况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出现了经济过热的态势。  相似文献   

8.
在对2003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重大调整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债券总指数走势的解读,分析了我国债券市场波动与货币政策调整的互动关系,认为货币政策主要可以从资金供应和心理预期两方面对债券市场施加影响,每一次货币政策的变化都会直接导致债券市场行情的大幅上扬或下跌.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中国债券市场参与主体的商业银行,由于市场规模、市场机制、交易工具、参与者性质等方面的限制,很难主动地对自身的债券投资组合进行调整,以规避风险.为解决上述矛盾,作者认为,应该从商业银行(市场参与者的主要代表)、债券市场本身以及市场监管者和政策执行者等几方面着手来完善和改进中国债券市场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增强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债券市场参与者的低御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自改革开放以来,失业一直是中国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如何影响银行的信用规模,进而对国内就业产生影响,得出货币政策的实施可以影响国内贷款规模,国内贷款的变动可以滞后两期对就业产生冲击的结论。笔者认为,只要有效运用货币政策就可以积极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10.
我国货币政策调整对债券市场及其参与者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洪 《金融论坛》2006,11(2):55-59
本文在对2003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重大调整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债券总指数走势的解读,分析了我国债券市场波动与货币政策调整的互动关系,认为货币政策主要可以从资金供应和心理预期两方面对债券市场施加影响,每一次货币政策的变化都会直接导致债券市场行情的大幅上扬或下挫。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中国债券市场参与主体的商业银行,由于市场规模、市场机制、交易工具、参与者性质等方面的限制,很难主动地对自身的债券投资组合进行调整,以规避风险。为解决上述矛盾,作者认为,应该从商业银行(市场参与者的主要代表)、债券市场本身以及市场监管者和政策执行者等几方面着手来完善和改进中国债券市场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增强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债券市场参与者的抵御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都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媒介,法定准备金具有强制性质,超额准备金具有数量越少,对中央银行的政策工具的反应则越灵敏,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作用则越强的特点,基于这些特点和中央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原则,各国中央银行都以法定制度的形式对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不予付息,使之成为商业银行的一种机会成本,故又被称为"准备金税".  相似文献   

12.
存款准备金比率的上调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鉴于信贷增长的强劲和外汇占款持续增加,为降低货币供应量过快的增速,本文估计9-12月货币政策仍然趋向稳中偏紧,但其对债市的影响不再一味偏空。  相似文献   

13.
彭兴韵 《银行家》2008,(1):22-23
2007年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08年要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基调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们普遍认为,货币政策发出了强烈的紧缩信号.紧缩货币政策信号弹一发,央行就雷厉风行,于12月8日宣布提高一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打响了从紧货币政策的第一枪.  相似文献   

14.
2019年,中国债券市场总体呈现区间震荡格局,货币政策张弛有度,收益率走势波澜不惊。利率市场化、债市开放更进一步,市场环境优化。2020年债市收益率有望缓步下行,需关注监管变化及境外配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陈慧 《中国外资》2010,(8):34-34,36
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扩张期为了遏止经济过热,继续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十分有必要。中国的投资增速仍在高位,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较快,国际收支继续保持较大顺差,但货币政策在货币市场上的传导显示出不足,本文就债券市场的货币政策效果进行数据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扩张期.为了遏止经济过热,继续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十分有必要.中国的投资增速仍在高位,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较快,国际收支继续保持较大顺差,但货币政策在货币市场上的传导显示出不足,本文就债券市场的货币政策效果进行数据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美国频繁调整货币政策和运用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必然会对中国产生政策溢出效应,加之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美国货币政策溢出对中国债券市场具有显著影响,短期债券受影响程度大于长期债券;溢出效应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存在非对称性,美联储在经济衰退阶段实施的扩张性刺激政策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冲击更大;美国货币政策主要通过汇率渠道影响中国债券市场,并且其在2015年后显示出更强的有效性。因此,中国应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加快补充创新金融工具,建立股、债、汇及大宗商品市场联动的风险预警与联合干预机制,通过提升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来降低跨境资本流动风险,掌握对外开放主动权。  相似文献   

18.
当前货币政策工具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该文根据历史数据分析,指出中国经济大概滞后美国经济9个月的时间,认为随着外围经济的持续疲软,2009年中国经济面临下行风险,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政府带动的投资,预计经济增速将保持在7%以上的水平,但货币及财政政策并不具有持久作用。同时,文章预计2009年利率还有81BP~108BP的下降空间,存款准备金还会有3~4个百分点的下移空间;认为2009年将是经济的"U型"筑底期,下半年或2010年上半年各项经济数据有望在低谷企稳。  相似文献   

20.
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妍斌 《新金融》2007,(6):38-40
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带来外汇储备增加局面长期存在,为对冲银行体系过剩的流动性,央行将在较长时期内执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银行存款、信贷、资金等业务以及银行收入、资产质量的影响利弊共存,商业银行应正确应对,做好相应的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