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寻求控制权私利所带来的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是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旨在通过梳理国内外控制权私利研究的文献,对控制权私利的概念、度量方法和影响因素进行回顾和评述,以期对关注控股股东行为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控制权私人收益是最新最前沿的话题之一,被国内专家学者关注和探讨,可供参考的文献相当有限.具有很大的可挖掘空间。本文试图通过对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形成机理进行系统性梳理,希望有助于读者更深入理解其产生的本原和动因。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控制权私人收益是最新最前沿的话题之一,被国内专家学者关注和探讨,可供参考的文献相当有限,具有很大的可挖掘空间。本文试图通过对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形成机理进行系统性梳理,希望有助于读者更深入理解其产生的本原和动因。  相似文献   

4.
吴新春 《中国物价》2014,(2):65-67,74
控制权私人收益是衡量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重要指标,也是研究投资者保护问题的重要概念。通过测度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人收益水平,研究控制权私人收益的时期特征、地域特征和行业特征,本文发现:随着监管法律法规的完善、监管部门执法力度的加强,控制权私人收益逐年降低;经济发达地区的法治水平高于经济落后地区,控制权私人收益水平相对较低;控制权私人收益水平在各行业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与行业竞争程度和资产固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寇晓宇 《商业时代》2006,(23):67-68
2006年1月1日实施的新《公司法》中明确了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和健全董事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经营者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本文通过对控制权私人收益产生和发展情况的研究指出,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股东选举董事制度、董事会议事机制以及完善董事会专门委员会。  相似文献   

6.
刘茂平  向凯 《商业时代》2012,(17):68-70
大股东控制是目前国内外公司治理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上市公司中存在的大股东控制权私人收益体现着大股东的侵害水平。本文分析发现其平均值比较高;不同产业中,第二三产业中的控制权私人收益较高。在内部影响因素中,发现公司经营状况越好,投资者的利益越容易得到保护;在外部影响因素中,发现市场化程度、中介组织发育与法制环境、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都与控制权私有收益都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大股东追逐额外收益由来已久,国内外对于控制权私利的测度方法各有差异,至今没有统一的计量模型。本文以2007—2014年间我国上市A股股权协议转让数据为基础,采用股权交易溢价法,运用两个模型对控制权私利水平进行测度,分析了测度结果,比较了两模型测度结果之间的差异,发现这两种测度方法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我国上市公司1997—2006年控制权交易溢价数据,本文度量了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私利规模,发现我国控制权私利高于发达国家,但低于捷克、巴西、墨西哥等转轨和新兴市场国家。文章还对影响我国控制权私利规模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证明控制权买方特征、公司的负债率、公司规模和流通股占比对控制权私利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娟  贵梦吟 《现代商业》2007,(17):52-53
公司财务控制权是公司控制权的核心。本文利用博弃理论对公司财务控制权加以度量,并提出财务控制权收益是控制权人超额成本的补偿,它的载体是控制权人有效作用于公司财务治理而产生的增量收益,与大股东侵害无关。  相似文献   

10.
公司财务控制权是公司控制权的核心.本文利用博弈理论对公司财务控制权加以度量,并提出财务控制权收益是控制权人超额成本的补偿,它的载体是控制权人有效作用于公司财务治理而产生的增量收益,与大股东侵害无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研究者发现:不但股权高度分散的美国存在适度集中的现象,而且大部分国家(地区)都具有集中的所有权结构。控股股东不但能获得控制权共享收益,而且能获得不为全体股东享有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本文对控制权私人收益获取途径和扮演的角色进行了研究,并对控制权私人收益进行了度量,包含:接管溢价收益、操纵股价收益和经营期间的转移收益三部分收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2007年-2014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股权协议转让后第一大股东易主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度量了控制权私利程度,并对控制权私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最后总结了实证结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以及公司现金持有三大理论,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现状,进而分析了控制权私利与公司现金持有的关系,指出我国不完善的投资者法律保护助长了大股东的侵占行为和壕沟抵御效应,导致公司现金持有价值被市场低估.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阐述了影响控制权私利的因素和控股人谋取控制权私利的四种方式,之后通过分析控制权私利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引出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抑制控股人谋取控制权私利的机制构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黄晓琪 《现代商业》2012,(15):147-148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控制性大股东存在控制权私人收益,其收益多少受诸多因素影响,如在控制权转让过程中,买卖双方对现金流收益的预期;控制权所占发行股票总额的大小等等。由于我国股市股权分置严重,监管制度不完善等特点,难以直接测量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人收益。那么,如何测量我国上市公司私人收益就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对控制权收益测量的理论背景研究,对国际上测量控制权收益的方法加以改进,以适用于测量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收益。  相似文献   

16.
对于控制权私利是否导致公司无效率的问题至今尚无定论。本文以上市公司控制权交易溢价为控制权私利,以公司业绩变化、投资政策和财务政策变化三类指标来衡量公司效率,采用我国上市公司1997-2005年间的控制权交易样本数据,实证结果发现,在我国现阶段上市公司控制权私利与公司效率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张吉鹏  衣长军  李凝 《财贸经济》2021,42(8):130-144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企业控制权转移对企业行为和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合理的风险承担对促进企业自身成长和宏观经济活力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基于2003-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国有企业控制权转移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 发现,国有企业控制权转移显著抑制了企业风险承担;第二类代理问题越严重,国有企业控制权转移对企业风险承担的抑制效应越明显,表明国有企业控制权转移通过控制权私利机制抑制了企业风险承担;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股权制衡程度和机构持股比例越高以及地区法治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越高,国有企业控制权转移对企业风险承担的抑制效应越弱.本文研究为理解国有企业控制权转移的经济效应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优化内外部公司治理环境可以缓解国有企业控制权转移后企业过度规避风险倾向,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经理人剩余控制权收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剩余控制权是企业的重要决策权。在现代股份制条件下,企业剩余控制权发生了从所有者向经理人手中的转移,经理由此获得了相应的控制权收益。特别是国有企业中的剩余所有权与剩余控制权极不对称的组合,经理人积极地使自己的控制权收益最大化。因此,我国国有企业应重新建立起剩余控制权与索取权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大股东对于小股东的侵害问题由来已久,但是已有文献在对股东控制权上的分析疏漏造成了分析结果的片面性。力图通过控制权收益和超控制权收益理论的运用,深刻分析控制性股东的行为,从而提出治理大股东侵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研究公司治理的学者均发现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会通过一系列手段攫取控制权私利,但是由于其隐蔽性,控制权私利的测度问题一直是各国学者致力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将对目前国内外控制权私立的相关研究进行整体的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