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陈景翊 《特区经济》2011,(10):148-150
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对进一步深入发展旅游产业、加强图们江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发展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文化旅游产业意义的基础上,阐述其自身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再进一步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给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
长吉图区域战略是我国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和发展的国家战略。自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以下简称长吉图战略)以来,长吉图区域内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区域整合都取得长足进步。带动吉林省东联日本海、西进外蒙古的"飞铃型"发展结构日渐形成,长吉图这片狭长区域已成为黑土地上新的经济隆起带。  相似文献   

3.
王舒谕 《中国经贸》2014,(18):51-51
推进长吉图区域一体化建设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长吉图区域一体化发展状况,分别对长吉图区域内的金融、旅游和教育一体化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分别针对目前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解决对策,旨在为该区域制定一体化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据悉,国务院已正式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标志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迄今唯一一个国家批准实施的沿边开发开放区域。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体育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优秀文化的代表了。2009年,吉林省被批准建设长吉图开放先导区,长吉图开发先导区就成为了吉林省经济发展的转折点。而这个时候,如何将长吉图体育文化创意产业与长吉图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就成为了长吉图发展过程中亟需探索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一、长吉图先导区现状分析2009年8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这意味着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长吉图先导区包括长春市城区,九台市、农安县、德惠市;吉林市城区,永吉县、蛟河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全境。该区域面积和人口均占吉林省的1/3,经济总量占吉林省的1/2,进出口总额占吉林省的82.8%,是我国参与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的核心地区和重要支撑。对比1996—2013年长吉图先导区和吉林省的消费数据发现,吉林省城镇  相似文献   

7.
随着党的十八大吹响实现东北“全面振兴”的冲锋号,老工业基地在信心大振的同时,也在思考:谁打先锋?作为我国迄今唯一一个国家批准实施的沿边开发开放区域,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下称“长吉图”)无疑是其中一面鲜明的战旗。长吉图的主要范围是中国图们江区域的核心地区,即吉林省范围内的长春市、吉林市部分区域(长春市城区、德惠市、九台市和农安县;吉林市城区、蛟河市和永吉县)和延边州。近日,吉林省政府副秘书长、长吉图战略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宝田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表示,迈过3年的规划期,长吉图现已正式进入战略实施阶段,开始在东北亚新格局中发力。  相似文献   

8.
自国务院于2009年8月30日提出发展“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发展战略以来,长吉图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长吉图全称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是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部分区域和图们江的简称,具体指长春市城区、德惠市、九台市和农安县,吉林市城区、蛟河市和永吉县以及延边州全境。长吉图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圈,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经济》2010,(4):44-44
2009年国务院批准《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在这其中,围绕规划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问题,2008年,吉林省政协先后两次向全国政协领导同志进行汇报,积极争取全国政协以此为重点课题进行调研并向国务院提出建议,推动这项工作尽早纳入国家层面。与辽、黑、内蒙古三省区政协共同举办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论坛第五次年会,就加强沿海、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要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在此背景之下,中日韩自贸区有望加速推进。辽宁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贸易往来频繁,经济联系紧密。面对渐行渐近的中日韩自贸区,辽宁省应未雨绸缪,早作准备,提升服装纺织、视听设备等加工贸易发展潜力,深入开展水海产品、钢材以及软件服务外包等反映辽宁省特色的产品贸易,最大程度地参与到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之中,分享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成果,以此带动辽宁经济新一轮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是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政策红利"和"制度红利"。文章基于2004-2018年中国286个城市数据,探讨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对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异质性差异以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有效促进了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分区域的结果来看,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东部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效应明显高于中部地区,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效果不明显。文章进一步从资源配置和制度供给两个维度检验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外部调节和内在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有效调节了资本要素的作用路径,增强了资本要素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尚未实现对劳动力要素的有效正向调节。同时,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主要通过制度供给效应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东部地区制度供给效应显著高于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12.
范涛 《科技和产业》2022,22(6):90-96
上海自贸区试验区新片区应适应新形势、发现新契机,在营商环境国际化水平方面加大创新力度,细化新政策落实机制,推进科技集群规模化发展。通过引进国际一流人才,创新落实技术交易中心运营机制,在多角度对接“一带一路”、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国际化区域经贸合作平台基础上,整合新片区现有资源,以国际一流的新理念、新机制、新平台,将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打造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吸引力的跨国技术合作聚集区。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与工业发展、城镇化水平紧密相关。作为国家较早设立的毕节试验区,在"十二五"期间应实施"四大战略",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推动现代化进程的两大车轮,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促进力量,推进工业强区、城镇化带区战略,同时,实施科教兴区和旅游兴区战略。  相似文献   

14.
协同发展已成为区域合作的新的发展战略和工具。文章从武陵山片区合作机制存在问题的逻辑起点着手,探析了其现状和面临的困境,提出了解决这一困境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发展情况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有玉 《特区经济》2007,(12):195-197
在中国与东盟泛北部湾、泛珠三角州等国际国内的区域合作中,广西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目前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发展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作为典型的弱弱合作区域,其发展模式独树一帜,广泛融入多区域合作、组合式港口发展及区域内"飞地"合作的合作发展模式值得同类经济区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新形式,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区与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有诸多不同。文章通过对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区与典型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自由贸易区的分析比较,认为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相应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顺应全球区域整合快速发展的趋势,2013年台湾提出了"自由经济示范区"的规划。这一规划被视作提升经济动能、推动经济发展的前瞻性、突破性的政策创举,对于台湾全球化产业升级及融入亚太经贸自由化具有重要意义,这将对台湾经济发展与两岸交流合作产生深远影响。文章择要综述了"第二届两岸区域合作论坛"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与思路,希望能为加快自由经贸区建设、创造性地开辟两岸合作新路径、推进两岸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首都经济圈相继列入北京市、河北省的"十二五"规划,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凸显了其重要性。为了推进京津冀区域金融合作,文章提出应该明确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合作原则,共同制定区域合作规划,把金融合作放在京津冀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寻找各方利益的协调点。并且认为,区域金融合作的突破口是银行结算服务,核心内容是资金的跨地域市场化流动。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发展使边境区域经贸合作迎来了良好的机遇。辽宁省丹东市作为我国最大的对朝贸易商品集散地,与朝鲜在资源要素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合作潜力巨大。2011年6月8日,由中朝合作开发的黄金坪经济区正式破土动工。这就意味着中朝经贸合作又有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本文从指导原则、合作模式、中方平台、发展定位、配套区、优惠政策、人才储备及国际参与等八个方面提出了推动黄金坪经济区开发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炜  陈景新 《改革与战略》2009,25(5):120-122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强环渤海创意产业合作对于促进这一地区经济社会共同繁荣,增强区域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对建立环渤海创意产业区域协作机制进行探讨,包括建立稳定的磋商协调机制、建立区域规划协作机制、建立产业与市场融合机制、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立现代投融资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