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1985年9月美元贬值为契机,亚洲“四小”相继走出了在1985年所陷入的严重的经济衰退,重新恢复其经济发展势头。它们利用美元贬值、日元、马克升值的良机,大力扩充出口,出口显著增长,如台湾、香港和南朝鲜1986年出口总额比1985年分别增长了29.5%,18.6%和14.7%,1987年的增长势头仍十分猛;同时,它们由于对外贸易的顺差扩大,外汇储备激增,各自的货币相对于美元不断升值,尤以台湾和南朝鲜最为显著。本文将着重分析亚洲“四小”货币升值的原因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60年代以后,南朝鲜的经济一直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8.5%),被西方称为“汉江的奇迹”。1985年以来,由于日元升值、美元贬值、油价下跌和国际利率下降等因素,促进了南朝鲜经济再次上升,1986年上半年的出口额增加了23%,预计1986年的年增长率将达12%,因而被称为“第二次汉江奇迹”。因此,西方国家把南朝鲜称为“第二个日  相似文献   

3.
1985年,被人们称为“经济奇迹”的亚洲“四小”的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增长率普遍放慢。南朝鲜的经济增长率由1984年的7.9%下降到1985年的5.2%,香港从9.3%下降到0.8%,台湾从9.6%下降到4.7%,新加坡经济更糟,从8.2%下降为-1.8%,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负增长。有人认为,这是短期因素造成的,经过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经历了1985年的严重衰退后,1986年的台湾经济迅速回升。全年各季的经济成长率分别为:第1季度8.47%,第2季度9.15%,第3季度11.49%,第4季度13.77%。全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0.77%,不仅大大高于1985年5.8%的增长率,而且远远超过年初预估的5.5%的经济增长率。 台湾经济是一种出口导向型的海岛经济,外销的畅旺与否对台湾经济的复苏以及复苏的速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1951年至1983年,台湾进出口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相似文献   

5.
<正> 一、发展对外贸易面临的困难80年代以来,对外贸易仍是亚洲“四小”经济增长的“推进器”。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同国际经济贸易形势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国际经济贸易形势的急剧变化,必然给亚洲“四小”的对外贸易带来深刻的影响。近年来,这种影响既有有利的因素,也有不利的因素。有利的因素是,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的暴趺、日元的升值等,使得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亚洲“四小”受益匪浅。但同时,不利的因素也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亚洲“四小”同美国的贸易不平衡,引起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日益加剧,导致其对美国的出口势将受阻。亚洲“四小”的经济主要是依赖美、日的资本、技术和市场,在60年代中期前后迅速发展起来的。1986年,新加坡、南朝鲜、台湾和香港对美国的出口额占它们的出口总额分别为  相似文献   

6.
一、亚洲“四小”化学工业概况 亚洲“四小”化学工业主要包括石油化工、无机化工、精细化工等部门,除香港作为化学品再加工生产和经销地外,南朝鲜、台湾和新加坡都有相当发达的化学工业。 化学工业代表是石油化工。亚洲“四小”没石油资源,从国外进口原油,但南朝鲜,台湾和新加坡利用外国资金和技术,迅速发展了石油化工。  相似文献   

7.
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舆论普遍认为,21世纪的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将转向太平洋地区。本文着重从以下十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 经济增长率。1960—1980年的20多年来,太平洋地区,尤其是西南太平洋地区(包括日本、南朝鲜、台湾、香港及东盟各国或地区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达8%)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1982年,世界各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普遍下降,而东亚和东盟各国的增长率则达4.2%。  相似文献   

8.
自60年代初始,南朝鲜经济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年均增长率60年代为8.5%,70年代为9.5%,80年代前5年为7.2%,1987年达12.2%,国民生产总值从1962年的23.2亿美元增加到1987年的1,186亿美元,增长50余倍。同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83美元增加到2,826美元,增长33倍。从1986年开始,南朝鲜出现首次外贸黑字,目前它已是世界第12位“贸易大国”。处于  相似文献   

9.
一、亚洲“四小”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在过去几十年间,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给南朝鲜、台湾、香港和新加坡(以下简称亚洲“四小”)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这一发展模式本身也隐含着许多结构性的矛盾和问题,8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趋势的发展,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的增强,更使这些矛盾和问题日益显露出来。同时,曾经促成亚洲“四小”经济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情国力》1993,(1):73-75
一、近三十年来,亚洲"四小"经济高速发展,引起了东南亚及世界的关注,其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一)经济高速增长,即将跨入发达国家、地区行列。1961—1990年,香港年均经济增长率为8.9%;台湾年均增长率为8.1%;韩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9.1%;新加坡年均增长率为8.5%。  相似文献   

11.
大量南朝鲜制造的电扇、冰箱、冼衣机、录象机等正涌进被称为“电器王国”的日本。这些南朝鲜产品,一般都比日本货便宜,有的甚至相差30%。1987年1至9月,南朝鲜向日本出口的这类家电产品总值达2230万美元,而1986年全年仅610万美元。南朝鲜的彩色电视机更是乘着日元升值的有利时机,大批销往日本;1987年前三个季节的销售额达到1300万美元,到1988年又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而1986年全年仅63万7千  相似文献   

12.
1986年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为3.1%,其中东亚地区(包括中国)则为6%。 由于美元贬值,日圆升值,对于亚太地区各国造成了不同的影响。与美元挂钩、出口工业制成品的南朝鲜、台湾出口大幅增加,带动经济复苏,并出现了超过10%的高增长率。香港比1985年大有起色。新加坡略有好转。东盟其他国家,除泰国外,都受到油价、原料价格下跌的影响,经济增长放慢。南太平洋地区经济呈现不景气,澳大利亚、新西兰都面临困难。  相似文献   

13.
亚洲“四小”地域狭小,资源贫乏。近20多年来,虽曾遭到中东石油“冲击”、西方经济危机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打击,然而,由于能因应世界经济形势变化,根据自身优势,采取适合的外向型发展战略,从而使其经济取得较快增长。 6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4.9%。“四小”取得9.0%的增长;70年代西方世界为“石油冲击”、金融动荡和经济滞胀所困扰,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放缓为3.2%,而“四小”依  相似文献   

14.
张忆 《亚太经济》1990,(3):48-54
从50年代初迄今40年以来,台湾、香港、南朝鲜、新加坡的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其中除香港外,由于当局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介入,经济战略及政策措施有轨迹可循,特别是60年代以后,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战略占有突出地位,对外贸易在亚洲“四小”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从横向上对亚洲”四小”对外贸易和发展特点及其与外向型经济的关系作一比较,可以加深我们对其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南朝鲜和我国台湾省自六十年代起先后实行了经济战略转移。到七十年代中期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的佼佼者,与新加坡、香港一起被誉为“亚洲四小虎”。 南朝鲜和台湾省原有的经济基础薄弱。五十年代在美援的支撑下发展了以纺织品、食品等非耐用消费品生产为中心的代替进口工业,产品主要内销。到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台湾  相似文献   

16.
提高生产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新加坡作为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楷模之一,在1965年~1984年的20年间创造了年均9.5%的高速经济增长率。但是,1985年新加坡的经济增长率却为负数,国民生产总值减少1.8%,1986年一季度又比上年同期减少3.4%,至今尚未摆脱困境。新加坡经济衰退的原因很多,但其中较重要的一条就是因为生产率下降。生产率的下降必然造成经济增长率的下降。从1981年开始,新加坡的生产率(特别是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就低于南朝鲜、台湾和香港,从而造成劳动费用上升,而劳动费用上升又削弱了出口竞争能力,最终又导致以出口为支柱的整个经济的衰退。它再一次向发展中国家证明了提高生产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2001年台湾经济的衰退可谓空前,四大指标均创历史新低:(1)经济增长率大幅下滑。据台湾“行政院主计处”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台湾经济增长率第1季度为1.06%,第2季度为负2.35%,第3季度为负4.21%,第4季度为负2.68%,全年为负2.12%。这是台湾自有经济增长率统计以来最低的一年。(2)进出口双双下降。台湾属海岛型经济,出口是其经济发展的生命线。长期以来,台湾不仅保持着较高的出口增长率,而且年年有较大的贸易顺差。即使在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过后的1999年,台湾的出口仍增…  相似文献   

18.
张忆 《亚太经济》1988,(4):11-17
出口导向战略的确立与经济增长 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中期,是香港、台湾、南朝鲜、新加坡经济发生重大变革的转折时期。此间,“四小”先后实现了经济发展战略上的重大转变,即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道路,实施“出口导向”战略,以谋求经济的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9.
<正> 最近20多年,台湾和南朝鲜奉行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取得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引起世人瞩目,其显著特点是国民生产90%依赖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对它们的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两个地区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非常密切。从1963年至1985年的23年间,台湾出口贸易年平均递增24%,同期,台湾经济增长率年平均递增9.1%。1988年,台湾出口额创历史最高记录,达到605亿美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南朝鲜出口贸易在1962年至1987年的25年间,每年平均增长30%以上,而经济增长率年平均  相似文献   

20.
台湾今年经济不够理想,出口不振,产业升级缓慢,首季经济增长率只有5.46%,创近三年台湾同期经济增长率新低点,在亚洲“四小龙”中降到第三位。 今年以来,在亚洲“四小龙”中,韩国、新加坡、香港经济都有良好表现。以今年首季为例,亚洲“四小龙”中,新加坡经济增长高居榜首,增长率为ll%强;韩国达8.8%,居第二位;香港5.4%略低于台湾。但台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