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20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通知》,确定了我国企业管理提升的新方法;2020年10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企业发展的新方向。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管理,实现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界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对标一流管理的内涵出发,阐述了企业对标一流管理的条件,分析了我国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科学开展管理改进及提升的要点,并提出了对标一流管理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国资委正在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活动,并部署"国企三年行动计划".这不是应急之举,而是长远之策.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是多年来国内外大企业所推崇与践行的标杆管理具体化.在此背景下,为避免对标提升活动走过场,对先行企业的标杆管理实践探索进行梳理与总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对标并非一定要精确对比出自身和标杆的数字差异,关键在于深刻理解标杆实践的本质,只有学到本质,才可能有所创新,进而实现引领。2022年2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提出世界一流企业“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16字标准。笔者认为,“品牌卓著”是世界一流企业的结果体现,  相似文献   

4.
《冶金企业文化》2021,(1):23-25
中国宝武:入选中央企业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 近日,中国宝武正式入选成为中央企业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这是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国宝武在新时代积极践行新发展,全面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成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中国宝武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探索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的期许.  相似文献   

5.
<正>中核集团控股子公司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同辐)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要求,对标“灯塔工厂”精益管理模式,创新核技术应用企业精益管理,为打造国际一流核技术应用产品和服务供应商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在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上榜企业数量连续11年增加,首次达到100家,缩小了与美国企业的数量差距.尽管上榜数量连年增加,但中国企业仍需在资源整合、创新能力、人才培养、品牌影响力、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国际化能力等方面加以提高,力争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企业.  相似文献   

7.
继2012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首次印发《关于中央企业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的指导意见》(国资发改革〔2012〕23号)后,时隔八年,国有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已经有了大幅提升,有些企业也已初步具备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条件.2020年6月,国资委正式印发《关于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通知》(国资发改革〔2020〕39号),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以来,理论界持续探索如何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企业界也积极开展创建实践,国务院国资委启动了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试点。基于过去五年企业实践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显然,尽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已经成为当前中国企业需要共同担当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有企业大力开展管理提升、"压减"工作、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等企业管理水平提升活动,不断夯实管理基础,强化管理创新,战略管理、组织管理、运营管理、财务管理、科技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等企业管理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在管理能力、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上仍有较大差距,特...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国资委改革局副局长王润秋日前在2014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上说,包括中央企业在内的我国一些企业,此番上榜中国500强,甚至进入世界500强,并不意味着就是“一流企业”,相比世界一流企业,我国企业在自主研发、品牌、商业模式等很多方面还存在巨大差距。王润秋说,包括央企在内的我国一些企业,尽管规模上早已达到500强水平,但仍然不是“一流企业”,根源就在于软实力上存在巨大差距,“这恰恰是企业持久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相似文献   

11.
寇斌 《人力资源》2010,(5):12-14
近日,<福布斯>中文版发布2010年首份中国原创榜单--中国潜力企业榜,评选出了200家迅速成长、极具发展潜力的企业.作为国内领先的人才管理和测评解决方案供应商,北森再次成为唯一上榜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12.
胡静 《国企》2021,(1):30-31
2020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此后又在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中,对信息化管理的内容进行了明确。合两个政策文件的主要内容以及世界一流企业普遍关注的重点,企业利用数字化转型提高管理效能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六个方面的举措。  相似文献   

13.
用优良的品质,塑造企业品牌,奠定企业的明天,这在现代企业里已经成为共识.所以,国际IS09000品质体系在中国推行时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追捧.现在获得IS09000认证的企业数以万计,但这些企业的品质达到了一流吗?日本、德国、美国的世界一流企业,从来不说自己通过IS09000认证,使企业产品品质上了一个台阶,更不会说因为建立IS09000的品质体系,使品质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主要供应商进行品质体系的评价(既便这些供应商通过了IS09000认证),这样的评价体系要求要远高于IS09000体系要求.  相似文献   

14.
作为衡量全球大型企业最著名、最有影响的榜单,《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的公布,总是能引起人们的巨大兴趣和坊间的热烈讨论,这一次也不例外。然而这一次不同的是,全世界的目光转向了中国企业。《财富》杂志日前公布了2012年度世界500强名单。中国企业入围数量和排位大幅上升。中国今年共有79家公司上榜,首次超过日本,成为除美国以外上榜公司数量最多的国家。而10年前的2002年中国仅有11家企业入围,"一个显著的变化体现在中国上榜企业数量上。"评比方《财富》是这样指出的。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建筑是国务院国资委选取的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的中央企业。多年来,中国建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现场推进会会议精神,聚焦集团“一创五强”“文化软实力强”战略目标,开展文化融合评估,识别文化冲突,明确文化融合原则,总结文化融合模式,  相似文献   

16.
近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了由其评选出的2013年"世界500强"名单,中国大陆地区有16家公司新上榜,加上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企业共95家中国企业上榜,仅次于美国.但在中国企业横扫财富500强榜单的背后,却隐藏着两大尴尬:一是股市的投资者对于上榜企业并不买账,个别上榜企业甚至沦为"垃圾股";二是上榜国内企业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品牌,在国际权威的"全球最佳品牌100强"榜单上,中国大陆地区至今还没有一个品牌上榜. 财富500强榜单的计算标准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以企业的当年营业额来排名,用营业额排名的方式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掩盖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真实的竞争力.而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说,企业是否长期稳定盈利是评判其投资价值的最核心的标准,如果企业空有规模而没有盈利,或者缺乏稳定的盈利前景,那么企业对投资者就很难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7.
陈赟 《上海企业》2022,(9):71-77
2022年8月3日,《财富》发布最新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我国共有145家企业上榜,超过美国的124家企业,成为世界第一。毫无疑问,世界500强企业是这个星球上最为顶尖的企业,而入围这个“矩阵”的中国企业无疑成为国内企业塔尖上的“明珠”,那么,入围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意味着什么?又会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正>伴随高质量发展观的深入,以价值创造为视角的价值管理模式逐渐成为国有企业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要点。笔者结合对《关于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学习理解,聚焦央国企财务数智化转型升级实践,围绕价值创造,讨论EPM(Enterprise Performance Management,即企业绩效管理)在企业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中所起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7月7日《财富》杂志发布的“世界500强”名单中,中国上榜企业数量达到创纪录的100家,连续11年保持增长.其中,中石化更是代表中国企业首次杀进前三甲.但是,在上榜企业数量增加的同时,上榜中国企业的盈利低于上榜企业的平均水平.这也清晰地表明,做大和做强是两回事,要“又大又强”,中国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中石化首次杀入前三甲,中石油也紧随其后占领了第四名.和去年相比,“石化双雄”的排名都上升了一个名次.不过,这只是营业收入的排名.如果按照利润高低排名,中石油只能排到第17名,“探花”中石化更是50名开外.  相似文献   

20.
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作为新世纪国内第一座新建的世界级大型总装船厂,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为实现“五三一”战略目标,实现国家领导人把我国建成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强国指示的一个重要部署,于1999年10月18日开工建设。在中船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外高桥造船公司以世界一流造船企业为对标目标,努力建设卓越造船企业,成为进入新世纪来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一个亮点(表1: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历年主要发展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