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颜蒙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3,15(1):50-55
奥肯定律描述了在市场较为完善的前提下潜在产出与失业率间此消彼长的关系。然而,国内多数学者在进行奥肯定律检验时往往容易忽视检验的前提条件,因而研究结论缺乏稳健性。本文在综合考虑市场完善程度的前提下,利用HP滤波等方法对东部地区省份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980-1996年间,因市场化程度较低,奥肯定律在中国东部省区并不成立;但是,1997-2010年间,随着东部省区的市场化程度逐渐提高,奥肯定律中失业率与产出缺口的相关关系逐渐表现出来。因而,本文研究认为政府要特别注意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产出波动对于失业造成的影响,在不过分干预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合理调控。 相似文献
2.
潘海岚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28(3):285-288
奥肯定律是西方经济学中描述失业率和经济增长之间反向变动关系的定理。中国作为一个世界人口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瞩目的经济增长成就。然而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却伴随着失业率逐步上升,经济的增长并未带来就业的持续增加,二者呈现出非对称性,转型期的中国奥肯定律出现变异。基于此,相当长时期内,我国面临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矛盾同时并存的压力,对失业的治理和缓解突显。试图对目前失业状况的分析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奥肯定律与我国的就业形势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肯定律的主要观点是一国GDP的增长将提升就业率,然而我国当前的形势恰恰相反,GDP快速增长的同时却是失业率的居高不下。这一矛盾体现了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特殊现象。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5.
6.
通过对中国1978—2006年的GDP增长率与失业率的变化进行实证考察,发现中国的GDP增长率与失业率的变化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奥肯定律在中国失效。从奥肯定律的作用机理与适用条件出发。结合我国二元经济的具体国情,初步分析了我国高经济增长率与低就业率并存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奥肯定律表明与正常的(或潜在的或趋势的)增长率相比,高产出增长伴随着失业率的降低,低产出增长伴随着失业率的上升.作为一种经验规律,奥肯定律在西方很多国家的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验证.本文根据1978年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进行模型回归检验,结果显示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变化与实际产出增长率之间不存在典型的奥肯规律.由于我国公开的失业率并不能反映真实的市场失业率,为此用就业量代替失业率,建立扩大的奥肯模型,分别对我国第一、二和三产业的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进行估计.实证的结果显示我国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增长与产出增长和物价上涨均为正相关;而我国农业的就业增长与产出增长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张五六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30(4):16-21
在完善动态奥肯定律理论的基础上,采用HP方法获得中美产出波动及失业波动数据,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其结果表明:美国存在动态奥肯定律,产出波动滞后期值对失业波动存在显著影响,经济周期中产出波动对失业波动存在显著差异的长期乘数作用;中国不存在动态奥肯定律。中美动态奥肯定律存在的差异性可能在于中美之间的资源禀赋、市场机制、数据可靠性的不同,并以此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两个途径来分析GDP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就是理论论证和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论证,就是通过分别阐述GDP的概念和失业率的概念,然后列出其相关的影响因素,再联立起来作出分析。希望通过分析它们的间接联系而能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而计量经济学模型就是利用中国这十几年的GDP数据和失业率数据,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并作出最优模型来直观地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本文将会应用到《计量经济学基础》里面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并针对奥肯定律来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0.
失业是劳动力资源的闲置或浪费。无论对失业者个人还是对整个社会,失业的消极社会经济后果都要大于其积极作用。文章在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严密的数理推导,建立了失业率变动与经济增长率变动之间的数理模型,并结合福建的统计资料对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1.
12.
张守一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9(5):5-9
这是一篇商榷性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我对奥肯定律的理解和改造;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分析了作者的主要失误,如假设离谱、数据质量差、变量选择不当、结论不符合实际和所列出的原因没有说服力;第三部分指出了在经济研究中应用数学方法需要遵守以经济理论为指导、吃透中国国情、对症下药、不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等原则。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研究——"奥肯定律"在中国的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用中国54年跨度(1952~2005)的样本数据,采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检验.其结论是:长期趋势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并未带来名义就业率的高速增长,经济增长不是名义就业率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即"奥肯定律"在中国出现悖论.因此,中国实现适度经济增长,体现科学发展观目标的关键在于提高就业质量和增加有效就业数量. 相似文献
14.
鲍丽娜 《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1,(2):23-24
失业统计指标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预警指标,分析我国失业统计的现状,存在着口径过窄,依据不足,指标过简以及隐性失业没有反映等问题,改进失业统计方法,建立完善的失业统计指标体系,为国民经济提供重要信息是失业统计改革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我国学术界对失业根源的探讨既借鉴了西方的有关理论,同时又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观点和理论。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有历史性和总量性失业根源理论:人口的超量增长和冗员的长期累积为大规模失业提供了前提;结构性失业根源理论: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部分行业失业人员聚增;体制性失业根源理论:企业的关停并转、冗员下岗使隐性失业显性化。 相似文献
16.
17.
鲍丽娜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3-24
失业统计指标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预警指标 ,分析我国失业统计的现状 ,存在着口径过窄 ,依据不足 ,指标过简以及隐性失业没有反映等问题 ,改进失业统计方法 ,建立完善的失业统计指标体系 ,为国民经济提供重要信息是失业统计改革的必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借助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运用效率评价及包络模型中生产前沿面投影的方法,估算中国目前已就业人员中存在的隐性失业,分析了1996年至2008年各年中国从业人员的隐性失业规律和结构,得出中国隐性失业率较高、高受教育水平的从业人员在增长但其效率尚未完全发挥等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对于降低隐性失业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建设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失业人员数量不断上升,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迫在眉睫。本文针对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弊端,提出了改革的方向。进一步完善保险制度应从失业保险制度的健全和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两方面着手,并做好两方面工作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李学英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3-14
本文认为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隐性失业公开化是一个历史的必然趋势 ,但是在促使隐性失业公开化过程中 ,尤其是农村隐性失业公开化 ,即城市化过程中 ,一定要认真研究我国现代化过程的特殊性 ,认真研究城市失业承受能力问题。隐性失业公开化速度要与治理失业的对策相适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