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王占峰  孙磊 《中国金融》2007,(11):61-62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一直认为农村资金不足是农民“贷款难”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关部门在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时也一直借助于支农再贷款、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等增加农村资金供应的政策手段。但是,自2006年以来,随着全国普遍的流动性过剩现象出现,长期困扰农村的资金不足的状况也得到了好转。然而,农村地区“贷款难”的现象却没有因此而消失,反而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由此我们认为,在现有市场环境下,单独从金融供给角度已无法全面解释和解决农村金融领域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而必须转换角度,结合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两个方面共同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3.
2006年10月末,宝鸡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537.29亿元和229.94亿元,贷存比仅42.8%,账面存差高达307.35亿元,社会上有关“贷款难”的议论和责难颇多。因此本文以宝鸡市为样本,对“贷款难”尤其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现象和本质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为防范风险、提高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而开展的依法维护债权工作已日益受到各级行的高度重视,但由于受贷款胜诉案件“执行难”这一问题的困扰,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银行依法维权工作的开展。下面笔者就在日常维权工作中大家普遍关心的贷款胜诉案件“执行难”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执行难”形成的主要原因(一)内部原因。长期以来,我们一谈到法院执行工作,往往离不开地方行政干预、法院执行工作不力等话题,但从笔者所接触的诉讼案件以及非诉讼到逾期贷款的情况来看,内部原因也不容忽视。首先,由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5.
"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是近年"两会"的热点话题之一,其核心目标是富农,当前多数富农政策和实践都离不开银行业的支持,而调查发现农民贷款同多数银行的信贷政策存在着距离,形成了"贷款难"问题,本文对此做出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买德懋 《新金融》1995,(5):25-26
一、贷款欠息对银行经营发展的不良影响 首先,影响了银行自身的经济效益。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利润主要来自贷款利息收入。按照现行财务制度规定,银行贷款利息不论是否实收,都应列入当期损益,年终作为利税上交。因此当应收未收贷款利息增加过多而银行不得不用自有资金垫付时,就有可能造成银行经营的虚盈实亏,影响银行利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陈峥 《金融纵横》2007,(5):63-63
一、“私贷公用”容易造成的金融风险(一)“私贷公用”类贷款致使商业银行的贷款管理工作混乱。首先,由于此类贷款名义上不是企业贷款,贷款银行无权直接调阅企业的相关资料,对借款人的个人资金帐户也没有办法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8.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根据风险管理的需要对贷款进行质量分类,但按《贷款通则》划分的“三项贷款”(逾期、呆滞、呆账)与按《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划分的“后三类贷款”(次级、可疑、损失)之间有较大差额,形成不良贷款分类上的“剪刀差”。作者分析了这种“剪刀差”产生的根源,认为主要在于商业银行是否及时地识别了贷款的潜在风险,并指出“五级清分法”弹性过大,目前尚不具备普遍的操作性。作者还进一步分析了“后三类贷款”产生和积累的原因,包括实体经济方面的因素和银行自身的不足,特别提出要及时识别和防范那些确实存在但尚未实现的潜在风险。最后就压缩贷款分类中的“剪刀差”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云南金融》2011,(2):38-38
什么是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是指对农户家庭内单个成员发放的,用以满足其从事规模化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的大额贷款。 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有哪些特色?  相似文献   

10.
《金融纵横》2007,(9):44-46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今年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六项任务,在加快农村金融改革的任务中强调  相似文献   

11.
陆士军 《金融纵横》2002,(10):19-20
近期,人民银行宿州中心支行对所辖四县一区102家农村信用社和32138户农户开展了“两难”问题的问卷调查,对农村信用社调查面为86.4%,对农户调查面为3%,问卷收回率100%。通过调查,对“两难”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贷款难成为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尽管国家政策和监管部门一再为扶持小企业发出绿色信号,但“小企业贷款难,商业银行难贷款”的现象仍然存在。政府也在积极协调,而银行面对巨额的存款也要寻找出路,并且对化解不良贷款的风险也有“难言之隐”。可以说,当前的融资问题始终是困扰中小企业与银行的“两难”问题。  相似文献   

13.
支持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好农村资金来源问题,促使"三农"融资向优化发展,目前由于农业保险体系、担保体系和农村信用建设体系不健全,再加上农业分散经营和高风险性的特点,农民可变现抵押的资产有限,使农信社在拓展农户贷款上困难重重,造成"难贷款"问题,另一方面农民对贷款"望穿秋水",有着巨大的信贷需求,苦于达不到农信社规定的贷款要求,出现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前,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显得相对滞后。一些传统的贷款方式难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尤其是目前农业贷款以“农户联保”为主的贷款方式已暴露出诸多弊端,表现为不良率上升,贷款质量下降,“下甩”的贷款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融资难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领域的突出问题,也是制约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中国“三农”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使得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2008年9月份以后,沿海大批出口加工企业出现困难,一批农民工失去工作,提前返乡,对2009年农民收入问题构成很大压力。而从市场情况看,受金融危机影响,全世界消费低迷,包括对粮食需求都在下降,粮食价格和农产品价格呈现走低趋势,这对农民牛产积极性将造成打击。如何促进农业发展是我罔走出金融危机影响的一个关键因素,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又显得格外突出。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实地调查、相关法律法规讨论,通过对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我国东部、西部农村发展的差异,探讨了我国目前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可行性以及相应的操作模式所产生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贷款抵押物能起到信用增级、防范风险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农户信贷的违约率和农信社的监督成本。其中,"明溪模式"和"同心模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各有所长,前者更适合于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融资需求,后者更适合于普通农户的微金融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金融家》2008,(11):22-22
银监会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臧景范曾就农村金融改革问题多次接受本刊的采访,是本刊读者熟悉的“老朋友”,他曾有过多年丰富的农村基层金融管理经验,在农信社改革、农村小额贷款等方面拥有独到的监管思路。日前,就农村金融改革中存在的“贷款难”和“难贷款”的问题,臧景范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农村金融的稳定直接影响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的增收,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到国家对"三农"政策的落实.探讨农村金融服务,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当前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面临的法律风险(一)贷款用途监管不严中小企业由于其经营的灵活性,存在个别企业以生产经营的名义向银行申请贷款,而实际上贷款资金被以各种方式挪作他用的情况,改变了贷款的用途,使银行的贷款风险放大。当企业违约时.因失去了资金的第一保障,银行即使通过诉讼,执行效果也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20.
《金融纵横》2007,(9):17-19
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似乎陷入一个怪圈:一方面商业银行普遍存在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大量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无法依靠正规金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