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振中 《金融博览》2005,(12):48-48
编辑同志: 看了《金融信息参考》2005年第9期刊登的《看荷兰银行怎样清点硬币》一文以后,感触良多.现在,我国有的金融机构公开提出将对存款人加收清点零钱手续费,原因是银行太费时费力.我认为,人民币硬币的设计制造缺乏标准化规定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位对我行清收不良贷款起着重要作用的客户,这是一位与我本职工作毫无关联的客户,这还是一位我至今不曾谋面的客户。但我却给这位客户提供了一次特殊的服务。春节前的一个周五的晚上,我爸爸—市分行专职清收不良信贷资产工作—交给我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他说,市中级人民法院要开联欢会,执行庭准备演出一个诗朗诵节目。  相似文献   

3.
清晨,小吴深吸了一口咖啡的浓香,长疏了一口气。虽然连着加了几夜的班他彼疲惫,但小吴打心里高兴,因为他及时的做完了客户的参数,给客户赢得了时间和效益。客户信任的微笑就是他最大的满足。  相似文献   

4.
一次,笔者到窗口办理业务,听到一窗口柜员正在向客户介绍金融产品"U盾":"‘U盾’是专门用于保护网上银行客户安全的‘智能卫士’。它是一个带智能芯片、形状类似于U盘的实物硬件,是目前网上银行客户端安全级别最高的一种安全工具,别看它小小身材,却发挥着网上银行门神的巨大作用,是网上银行信息、资金安全的卫士!"柜员解释完了,我看到那位客户听后脸上还带着茫然的表情。是柜员解释得不对吗?不是的,但他只是对"U盾"进行了  相似文献   

5.
在日本,保险公司林立,竞争非常激烈。但千代田保险公司有个名叫桂木一郎的人寿保险业务员,推销、游说客户参加公司的人寿保险却十之八九总获成功。他的奥秘何在?原来,桂木一郎随身总带着一台录音机,向客户推销保险时,他建议他们先听一段有趣的录音:死者:“我生前总是做有利于他  相似文献   

6.
李芳洲同志的牺牲,使我很悲痛!回想和芳洲同志相处的日子,一切记忆犹新。特别是他那种对党的工作忠心耿耿,对同志对人民彻底负责的精神,一直在鼓舞着我,鞭策着我。毛泽东思想在他心里早就扎了根一九五九年八月,我从卫生员训练班调到李芳洲同志所在的连队当卫生员,那时他在一排当排长。李排长平时不爱多讲话,但对同志却和蔼可亲,什么工作都干在战士的头里,战士很敬爱他,我也打心眼里佩服  相似文献   

7.
礼多人也怪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但这话要是放在银行营业大厅,就不见得对了. 上午九点.营业大厅里人很多.突然有人从背后碰我,我一回头,一客户手捧几扎钱.客户并不看我,贴我耳边,不无惊恐的样子看门外:"看那人!"  相似文献   

8.
图片新闻     
10月21日下午4时许,砀山县农行南关营业所来了一位客户,说他有不少零钱问能不能存,值班人员回答是:当然可心。经过6个多小时的清点整理,共清点出1元硬币37210枚,1元纸币和5角纸币分别为13218张和8646纸,金额总计54751元。  相似文献   

9.
今年3月13日下午,一客户余某急冲冲地走进农行大方县支行长石营业所,对经办人员说:“同志,我存款5000元,定期1年。”经办人员马上给他办理。当会计员清点现金时发现短少200元。后经出纳员复核,仍然少200元。这时余某大吃一惊,自言自语地说,“我的钱不会少的。”正当经办人员向余某解释时,所主任来到了办公室,余某说:“我这5000元钱是我大儿子在广东打工汇来的钱,今天从邮电所取得钱后就马上来你们银行存款。”所主任询问是否是邮电所付款员少付或是你从邮电所来营业所途中被偷?”余某说:“我在邮电所取得钱后未清点,共得5把10元的,被偷的可能性没  相似文献   

10.
陈洪清 《上海保险》2007,(6):49-49,51
许多初入保险行业的营销人员,在新人培训班上都会被讲师的情绪带动,对保险营销充满信心,但当走出教室面对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时,心里却很茫然,不禁感叹:究竟谁才是我的准客户?应该说,对很多进入保险公司的新人来说,要想迅速地找到适合自己的销售方法总是很难。  相似文献   

11.
不妨一试     
<齐鲁晚报>载:山东德州有一馒头房李老板生意红火,一天能卖1000公斤馒头.但到银行存储零币,却成了他的心头之患.由于清点零币太麻烦,他经常吃银行营业员的白眼,有的甚至变相拒绝服务.愁容满面的老板曾提着无处存储的两袋子零币,向记者诉说烦心事……  相似文献   

12.
<正>我有个朋友,他的文化水平不高,但却有点写作天赋,就凭着那点天赋和后来不懈的努力,他的文章居然屡屡在各大刊物上发表,成了一位在圈子里小有名气的写手,我心里总是很好奇,他是怎么把自己文章"推销"出去的呢?前不久的一个周末,我想去问朋友借本书看看,刚走到他家窗户下,我就听到了朋友在大声地朗读文章,我纳  相似文献   

13.
称谓的故事     
那是一年前的事,我刚上柜不久,网点进来一位头发花白的男客户。进门后他没有急于办理业务,而是对着镜子用手梳理好头发,才走过来。处于职业习惯,我主动打招呼:“老师傅,请问您办理什么业务?”听到问话,客户表情一下子变得黯淡起来,伸进口袋的手随之缩了回去,瞪了我一眼,二话没说,转身走了。我心里很纳闷,审视自己的言行,没有错误,怎么就惹恼了他呢!  相似文献   

14.
礼多人也怪     
陈绍龙 《金融博览》2009,(15):75-75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但这话要是放在银行营业大厅,就不见得对了。上午九点,营业大厅里人很多。突然有人从背后碰我。我一回头,一客户手捧几扎钱。客户并不看我,贴我耳边,不无惊恐的样子看门外:“看那人!”“那人”并没走远,隔着玻璃依旧不时地回头张望,那人边上还有一个“同伙”。  相似文献   

15.
都说“客户是上帝”,但我更愿意把客户“当做亲人、视为姐妹”。 一次偶然的巧遇,让我对“服务”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客户”平添了更多的情感。 那是一个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天空阴沉沉的、不停地下着雨,在分行开了大半天会议的我,因惦着行里的那摊子事,正急冲冲地往回赶。站在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眼看着一辆辆疾驰而过的出租车,心里不停地犯着愁……  相似文献   

16.
某日,与一网上银行客户闲聊。他在网上搞了家“店铺”,每天都有几百元的营业额。我问他,为什么你的大部分交易都是通过建行而不是工行完成的呢?是因为工商银行网上银行到账速度不够快,还是功能上有欠缺?客户笑道:不是。其实我的大部分客户也是你们工行的客户。工行汇款到账的速度非常快,但是对我来说很不方便。因为我不知道这笔钱到底是哪个客户给我汇过来的。有段时间实在没办法,只好让客户汇款时多汇个1分2分的,以便区别是哪个客户给我汇的钱。而建行汇款虽然没有你们快,但每笔汇款都可以留言。对我来说,钱早一天晚一天收到倒无所谓,关键…  相似文献   

17.
王琦 《金融博览》2012,(18):13-13
前不久,武汉市民杨先生到银行取款,由于金额较大,并未清点过具体数目。事后,银行却发现多给了他400元,由于找不到他,银行只好将他的账户冻结。  相似文献   

18.
近期某日上午一上班,支行办公室综合员把市分行服务办公室转发来的《湖南省分行客户服务中心求助督办单》交给我,并对我说:“王行长,不好意思,这里有个客户投诉单,我们实在是解决不了,只好请您帮助了,看怎么处理。”我接过一看,其内容是:娄底客户朱先生近期多次通过电话银行操作黄金业务均不成功。经询问客户得知其已在娄底城建支行营业部柜台开通了电话银行,但客户拨打95588,按1键——个人客户——5键黄金业务后,系统提示请缴电话银行年服务费,并报读了卡内的活期账号XXXX,如按1键确认后,系统又提示此账号不存在,因此客户求助95588落实后予以回复。  相似文献   

19.
随着资本市场改革和金融工具创新的稳步推进,客户对银行金融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加之银行承担了大量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比如一些中间业务等等,使得我行前台临柜业务压力日益增大,窗口资源呈现紧张的局面。联想到上班的每一天,柜员前面的客户总是络绎不绝,排长队的现象天天发生,连续办理业务的时候就会变得很焦躁,这样会让客户在办理业务感觉到些许情绪。如果我们当时心里多点同情心,明白客户等待时间久了心里也会焦  相似文献   

20.
第一招:借一双慧眼。寻找优良客户是客户经理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如何去发现优良客户呢?名歌星那英在《雾里看花》歌中唱道:“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客户经理要有这么一双慧眼,来把市场看明白,把客户看真切,在偌大市场中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