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逐渐扩大.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因此,本文选取安徽省1990-2011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金融发展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济增长扩大了收入差距;相反,长期内,金融发展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济增长缩小了收入差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1999--2010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金融中介、企业家精神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金融中介发展尤其是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但其增长效应存在地区差异;企业家精神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企业家创新精神的经济增长效应远低于创业精神的经济增长效应;金融中介发展主要通过支持企业家创业活动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研究南宁市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于构建面向南宁市“十二五”经济发展目标的金融支持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实证研究显示,南宁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存贷比和金融相关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说明经济增长严重依赖间接融资,金融体系存在明显的结构性问题,显现出对经济进一步良性发展的制约效果,这是南宁市“十二五”时期深化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985—2010年时间序列,实证分析吉林省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规模、金融效率的关系,以及吉林省与全国经济增长差距、金融发展规模差距、金融效率差距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吉林省金融发展规模是促进经济增长与提高金融效率的重要原因;而吉林省与全国经济增长差距、金融发展规模差距及金融效率差距虽然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金融规模差距对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为负。 相似文献
5.
Jian Han 《新兴市场金融与贸易》2015,51(1):S261-S274
AbstractIn this article, we estimate the effect of China’s region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growth using large provincial panel data for the years 1990 to 2009. Using the nonparametric stochastic frontier data envelopment approach, we analyze how financial development is related to efficiency improvement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e two components of TFP. The study shows that Chinese financial development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FP growth via technological progress rather than efficiency change. The faster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takes place, the better it could correct the mismatch of resource allocation, thus promoting TFP growth. The results imply that China needs to both further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perfect the regional financial system. 相似文献
6.
An autoregressive distributed lag (ARDL) bounds approach and 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 (VECM) are used her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ole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energy demand in China. Based on data from 1980 to 2014, the ARDL bounds approach yields empirical evidence that confirms the existence of long-run relationships among energy demand per capita, gross domestic product per capita, urbanization, economic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The VECM framework shows the direction of Granger causality that combines the short run and the long run between the variables. The results suggest a feedback effect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nergy demand per capita in the long run. However, financial development Granger causes per capita energy demand without a feedback effect in the short run.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may be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decision makers as they develop policies on energy and economic growth. 相似文献
7.
经济一体化与金融区域化--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中的金融联动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1世纪的中国经济发展蓝图上,经济一体化与金融区域化将是必然趋势.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目前中国最具经济发展潜力的区域,其金融整体协调联动对于该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立足于寻求长三角地区金融联动的有效策略,深入分析了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金融资本流动的实际,通过对长三角15个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以及当地工商银行经营质态的翔实比较论证,剖析其优、劣势所在,探索应如何紧紧抓住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机遇,主动加强与沪浙两地分行合作、交流的近期和中长期联动策略,共同推进工商银行在本区域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兴市场金融与贸易》2013,49(3):56-66
Conventional wisdom suggests a negative relation between financial distortions and economic growth. This paper incorporates the financial premium, a good proxy for the degree of restrictions on financial transactions, into a standard AK-type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The analytical results suggest that such a relationship does not exist. Economic growth is insulated by the financial premium, contrasting with previously held beliefs. Agents' patience and the attitude of relative risk aversion are noteworthy in explaining the effects of external distortions on economic growth. Our findings may apply to economies with parallel exchange markets. 相似文献
9.
Takeshi Inoue 《新兴市场金融与贸易》2016,52(3):743-753
This study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effects of financial access on economic growth in Sub-Saharan Africa. By estimating panel data on thirty-seven countries from Sub-Saharan Africa between 2004 and 2012, we examine whether improved access to financial services has contributed to economic growth in this regi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clearly indicate that financial access h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nd robust effect on increasing economic growth in Sub-Saharan Africa.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1979-200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将我国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考察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把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占GDP的比例作为金融发展的衡量指标对三大地区人均GDP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在我国同样成立;但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部门之间均不存在良性互动的关系,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仅仅停留在增加资本积累上,对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作用不大;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对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因此,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需要将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和政府体制改革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中进行。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选取金融生态环境不同的地区样本,运用定量指标对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诸多要素进行深入对比分析,指出金融不是孤立的,它内生于经济社会的大环境之中。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能够营造“资金洼地”,从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不良的金融生态环境,往往造成巨额的不良资产,导致金融资源的低效配置,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壮大。因此,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不同因素及不同层面上加以完善与改进,必须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依靠法律的、经济的、文化的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培育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区域金融作为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通过聚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而影响区域经济成长及其差异演变。中国各省、区、市金融结构趋同与分化现象并存,区域金融发展呈非均衡格局,但这一格局不同于传统的沿海与内地或东、中、西部之区划,区域金融成长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并不是平行一致的。相当多省、区、市的金融结构主要体现为银行、保险业的主导地位,资本市场不发达;同时,金融开放在省区市的差异总体较小。因此,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统筹金融开放,充分发挥金融发展在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构成了今后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金融发展理论的核心问题,目前,学术界对二者的关系仍存争议.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回顾了金融与经济之关系的产生和演变路径,在此基础上,梳理总结了关于金融与经济关系的主要学术观点以及实证研究领域,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趋势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新常态",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过程中,金融集聚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推动实体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的金融集聚水平较高,且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亦较为明显;而中西部地区的金融集聚水平则相对不高,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不强.此外,以技术创新作为门限变量可以发现,金融集... 相似文献
15.
广佛肇金融发展差异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茂扬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1,26(3)
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一直是研究和争议的热点话题。对近二十年广佛肇三地及其经济圈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的结论表明,广佛肇三地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不太显著,但经济增长差距导致金融发展差异效应明显,经济圈经济一体化更有利于金融一体化发展。因此,广佛肇经济圈应更好地规划经济一体化发展,更好地配置经济圈内金融资源,提高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 相似文献
16.
构建实现中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金融支撑平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部指湖北、湖南、河南、安徽和江西五省,在我国总体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中部五省的金融资源状况进行省际与市际比较后认为,构建中部金融支撑平台是从金融途径取得跨越式发展的途径之一;同时指出,由于武汉在中部五省经济金融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建立以武汉为中心的中部发展金融支撑平台具有现实意义.作者在对金融支撑平台建立的总体构思进行定性描述之后,从建立武汉为中心的区域金融控股体系,建立以郑州商品期货交易市场为依托的武汉股指期货交易平台,注重体外循环资金平台的利用,建立中部五省统一的网络化金融服务平台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具体策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西安地区金融支持"三农"面临贷款需求大额化、长期化、信贷支持领域多元化、金融服务方式多样化的新形势。但农村信贷市场存在涉农贷款难以满足需求、金融机构进入农村信贷市场的意愿不强、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应坚持统筹兼顾,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贴近"三农"实际,优化农村金融的功能定位与服务;减少资金分流,有效增加农村信贷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18.
在运用主要成分分析法构建金融发展指数的基础上.本文在三变量的向量自回归(VAR)框架下考察了中国1978-2007年期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利用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协整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计量方法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存在着从经济增长到金融发展的单一方向因果关系,支持了Robinson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导致了金融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潘成夫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3):12-14,73
金融发展内涵相当丰富且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从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视角出发,并结合西方金融发展理论进行分析,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20.
Tong Fu 《新兴市场金融与贸易》2018,54(1):203-218
This article studies whether 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infrastructure (PPI) investments promote financial sector development (FSD). With data from 62 developing countries over the period 1990–2013, we provide evidence of a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PPI investments and FSD, irrespective of different control variables, estimation methods and measures of FSD. With heterogeneity tests, we illustrate that the promotion effect is larger in emerging countries than in the other countries; however, the difference is marginal. We also identify that both civil and common legal origins have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an socialist legal origin for FS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