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网商马云     
阿里巴巴,中国最佳贸易网之一、声名渐隆的网上贸易市场,五大互联网商务流派代表之一。马云,阿里巴巴创始人、首席执行官,一位登上《福布斯》封面的中国企业家,他的经历充满新时代创业的神奇色彩。  相似文献   

2.
“和专业化搞IT的人士比,他们是猎手,我的阿里巴巴就是瞎子,他们在拿着枪到处打老虎逐个被老虎吃掉时,我这个外行的瞎子却骑在老虎背上,晃晃悠悠的活了下来。”《中国新时代》记者专访阿里巴巴CEO马云时,他幽默地说。尽管马云是一个喜欢开玩笑的人,但他却真的站在了那只美国“老虎”的肩上,就像五年前登上了《时代》封面人物那样的令人震撼。2005年5月初,在加利福尼亚圆石滩高尔夫球场,拿着球杆的杨致远愣了一会,他以为自己听错了。随后,马云把自己打算收购雅虎中国的想法重复了一遍,杨致远朝他竖起了大拇指。两个月后,阿里巴巴宣布收购雅…  相似文献   

3.
苹果失去了一位富有远见和创造力的天才.世界失去了一个不可思议之人。乔布斯,这个天才男子汉,对于中国企业家而言,他是李开复眼中的创新教父,他是马云眼中的趋势大师……是的,他改变了时代,他改变了我们。  相似文献   

4.
阿里巴巴网站的执行总裁马云和他的团队伙伴们的奋斗故事,演绎了一个现代天方夜谭。 马云其人和“永不落幕的交易会” 马云是最早在中国开拓电子商务应用并坚守在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家,他和他的团队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商务的众多第一,是“中国人要做世界上最好的站点”和最独创的商业模式的理想者和实干家。他在互联网商务领域的富有创意的概念和作品,丰富了全球和中国商人的商业内容和行为,并在20世纪末为全球商人贡献了一款经典站点:阿里巴巴Albaba.com。 马云在1995年4月创办了“中国黄页”网站,于7月6日正式发布…  相似文献   

5.
陈婧 《企业文化》2009,(9):40-42
有一个评论说得好:当初杨致远成功,只不过是他在正确的时机站在了正确的位置上。创业可以靠一时的激情和一点聪明劲,可是守业,却要靠企业家的素质。而在这方面,杨致远还欠缺得太多。  相似文献   

6.
牵着绳子跑     
在一次领导力培训时,一个是民营企业家,他说了很多话,大体意思是:“我要成为第二个马云。”另外一个是企业的高层,他也说了很多话,大体意思是:“我要成为第二个唐骏。”当然,同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怎么才能做到。  相似文献   

7.
淘宝伤城     
决定调整淘宝商城规则时,马云肯定没想到之后发生的一切,小商家们会像愤怒的小鸟一样群起而攻之,诸多企业家及同行褒贬不一,甚至被商务部施加压力“要说法”。在这一年中,马云苦心经营的商业帝国问题频繁出现,人们是期待他解决问题续写辉煌。还是等待他率领阿里巴巴重演罗马帝国盛极一时最终衰亡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对话马云     
《中国企业家》2006,(18):47-47
《中国企业家》:收购雅虎中国后你感觉自己和过去有什么不一样了吗?马云:麻烦不断。过去我在互联网有很多朋友,但在我把雅虎中国收过来后,突然一下子我成为了所有人的敌人,不断遭到群殴。《中国企业家》:一年下来最大心得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兰天 《企业导报》2003,(10):10-11
<正> 他是中国大陆第一位登上国际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著名的“世界经济论坛”选他为2001年度全球100位“未来领袖”之一。他就是阿里巴巴网站的创始人马云——  相似文献   

10.
拿着球杆的杨致远愣了一会,他以为自己听错了。随后,马云把想法又重复了一遍,杨致远才明白,马云是要玩真格的。出乎马云的意料,杨致远朝他竖起了大拇指  相似文献   

11.
阿里巴巴和雅虎握紧的手,只是两者博弈的开始6年前,也就是刚刚创立阿里巴巴的1999年,马云给杨致远写去一封电子邮件,他问这位全球最大门户雅虎的创始人:你觉得阿里巴巴怎么样,也许有一天阿里巴巴和雅虎这两个名字配在一起会很好。当时,雅虎主打门户,阿里巴巴专心做B2B的电子商务,  相似文献   

12.
马滢 《中国新时代》2010,(10):60-63
约翰·多纳霍:第一次遇到马云是在5年之前,刚刚加入eBay,那时我还不是这个公司的CEO,当时听说过马云,我们的身高差距很大,那时我很穷,他很富。当时他的愿景很清楚,还有持久的激情与信仰,这都是伟大企业家应该具备的特质。  相似文献   

13.
最近小米手机CEO雷军在一次演讲中说,“马云的号召力和演说水平,我是望尘莫及的。”由此我发现一个现象:如今企业家越来越像演讲家了。随便掰掰手指,我们就能数出一大串颇具演讲家特质的企业家,比如周鸿袢、罗永浩、俞敏洪等。  相似文献   

14.
上任     
《中国企业家》2005,(17):12-12,14
我是董事长,他(杨致远)是董事,我是他老板,他不是我老板,阿里巴巴并不是雅虎的中国分公司。  相似文献   

15.
马云是最早在中国开拓电子商务应用并坚守在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家,他和他的团队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商务众多第一,是“中国人要做世界上最好的站点”和最独创的商业模式的理想者和实干家。他一直以来在互联网商务领域的富有创意的概念和作品,丰富了全球和中国商人的商业内容和行为。  相似文献   

16.
对内的控制,马云深知如何进退;而今年几次猝不及防与失控,都是在对外关系上今年是阿里巴巴的本命年。12岁的阿里巴巴,即便说不上危机,也是挑战重重。股权改造问题、业务模式问题、业务牌照问题、团队老化、得力干将紧缺问题、文化与管理再造问题,全纠结在一起,压在马云身上。一年之中,本刊记者四次专访马云,其中三次他都提到了改变现状的努力。第一次,是在春节前说股权结构,"如果有机会能改变,我不改变那是我愚蠢。对吧?要等待机会,我们不能听风是雨,不能恐慌。有(可以改变的)这么一天来的时候,非我莫属。"春节刚过,马云以卫哲引咎辞职和价值观"整风运动"显示了他对阿里巴巴无人能及的控制力(价值观控制,这是他擅长的)。马云认为卫哲碰了阿里巴巴的高压线——诚信的价值观。"这个一亮,谁都跑不掉的。当我发现公司内部员工,对  相似文献   

17.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企业家和经理人的思路被互联网巨头们以及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搅得有点乱。一方面是"淘宝"、"天猫"之类的电子商务网站四处出击攻城略地,使零售商、分销商、制造商倍感压力,大家被互联网冲击得有一点惶惶不可终日,不知道在互联网时代怎么生存。过去马云的理念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今天的马云反倒是"让天下的生意有点难做"。另一方面,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上市时大概市值1700亿,现在股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时代》2006,(5):78-87
“骑着老虎”的外行 “和专业化搞IT的人士比,他们是猎手,我的阿里巴巴就是瞎子,他们在拿着枪到处打老虎逐个被老虎吃掉时,我这个外行的瞎子却骑在老虎背上.晃晃悠悠的活了下来。“《中国新时代》记者专访阿里巴巴CEO马云时,他幽默地说。  相似文献   

19.
阿里巴巴的7000余名员工最近被一种莫名的兴奋包围着,当然,还有一如既往的忙碌。他们甚至能想象到: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挂牌交易时将是怎样的盛景。10月23日,来自香港投行的消息称,阿里巴巴(Alibaba.com,新上市编号:1688)已获得了超50倍、总额超600亿美元的认购,也充分支持了这一预见。最为重要的是,他们之中70%的人,将一夜之间变为"小富豪"。尽管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公司尤其互联网企业的海外上市潮令人眼花缭乱,但是,人们显然更乐意给阿里巴巴多一些关注。理由是显见的:或将突破17亿美元的融资额,注定将创造中国网络公司上市融资的最高纪录,即使放眼全球,也可与Google四年前的融资规模(Google 2003年8月上市融资16.7亿美元)相媲美。创造这一奇迹的,是阿里巴巴创始人兼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他早已凭借矮小的身材、奇特的长相、狂妄的口气被国人甚至世人所熟悉;当然,他一贯给自己制造危机、事后又很好地转危为安、并创造出奇迹的"阿里巴巴式发展路径",更是人们持久的关注重点甚至谈资。回顾8年半的发展历程,马云自己也承认,阿里巴巴遇到过的危机绝不比别的公司少,"阿里巴巴有没有危机?我觉得危机很大,要不我怎么可能这五年来没有重过一斤肉,而且现在越来越瘦。"比如,在2005年8月掀起轩然大波的"并购雅虎中国"案例。当第一次面对雅虎中国500余名员工并读出或失望或沮丧或愤怒等的几十种表情时,马云甚至有些后悔。即使在他接手之后,雅虎中国摇摆不定的页面(搜索、门户),三任高层(田健、谢文、曾鸣)的交替登场,也折射出马云与杨致远之间的艰苦角力。如今,雅虎中国终于让马云舒了一口气,其强大的搜索功能,让阿里巴巴B2B、淘宝如虎添翼。实际上,即使将视野放得再宽些,这种跨国并购可资借鉴的成功案例仍然不多。一年前,并购西门子让明基黯然失色;即使如今,TCL仍挣扎在国际并购的泥沼中。如果时间充裕,马云或许可以创造一个堪与联想并购IBM PC业务比肩的经典案例。在过去十余年中,中国互联网公司最大的收获就是,几乎与国际巨头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但可以预见的是,下一步的竞争将更趋激烈而残酷。那么,怎样选择并利用好海外资本市场?怎样并购并整合国际巨头(美国雅虎)的子公司?怎样与跨国公司(eBay)在本土市场抗衡?怎样专注(B2B)并成为引领式的企业?怎样形成完整而互相支撑的产业链(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阿里软件、雅虎中国)?甚至,怎样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不妨看一看马云和他一手缔造的阿里巴巴,其中有很多困扰中国企业尤其是互联网公司的真命题。马云不是神,但是面对危机,他却能提供一种匪夷所思的、充满本土草根智慧的化解路径。  相似文献   

20.
周一 《中国企业家》2005,(2):106-107
“爱心中国” 2005年1月6号,北京一酒吧。 阿里巴巴的马云、SOHO中国的潘石屹、亚信的张醒生、复星的郭广昌、融创的孙宏斌、当当网的俞渝、华谊兄弟的王中军、实华开的曾强等20多位国内商界名流坐在一起,和《中国企业家》一起探讨为印度洋海啸之灾能做些什么。早在前一天晚上,马云和潘石屹等几人就密谋要开展一次“公益拍卖”,他们商议由《中国企业家》出面联络国内企业家来共同参与。 “拿我们自己最心爱的东西,放在网上拍卖。可以影响更多的人参与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