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体系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通过分析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混合所有制公司治理体系仍然面临着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市场化水平亟待提升、国资监管体系改革不到位、容错试错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因此,为了建立和完善混合所有制公司治理体系,我国应在国资监管层面给予混改企业董事会更多的经营自主权,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和市场化的选人用人机制,从体制机制入手提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市场化水平。同时,还要尽快出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公有资本通过引入非公有资本共同参股构建利益共同体,其目的在于破除束缚国有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近年来,国企混改革总体呈现出全面加速的态势,但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本文以股权结构为研究视角,简要介绍混改中股权设计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国有企业具体案例,对合理设计国企混改股权结构提出相应的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易丹 《财会学习》2022,(8):106-108
自中央审计委员会成立以及《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重新修订以来,国有企业也面临着混合所有制改革后企业股权结构多元化、经营机制市场化、内控风险复杂化等多种挑战,可以说混合所有制改革使得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在职能和作用等方面都产生了改变.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如何应对内部审计发生的变化,解决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内...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19―2022年上半年深市国企为样本,分析自《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实施以来,国有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开展国企改革取得的成效和遇到的问题。研究发现,深市国企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工具提升了资产质量与经营业绩,借助“两类公司”与社会资本优化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深化了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推动了产业整合、完善了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但同时,深市国企近年违规频次有所上升,存在行政措施干预企业经营决策的情况。基于此,建议从完善内外部监督、优化治理结构以及强化资本市场运用意识等方面持续深化国企改革。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了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内容,这成为到目前为止针对我国国有企业进行的规模最大、意义最为深远的一次改革.其中,财务方面的问题作为企业在管理中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尤其是在国有资本运营方面存在的财务问题,始终制约着国有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立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市场环境,探讨了我国国有企业资本运营在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以期促进国有企业未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有混合所有制是我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对国有企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所产生的一种经济形式,目的是通过对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能够解决国企普遍存在的生产效率低下问题,减少资源浪费,增强市场竞争力.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一些国有企业也开始了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工作,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中,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和达到理想中的要求,许多改制后的企业亏损严重,出现了严重的经济滑坡.本文从国企改革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公司治理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成为下一步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混合所有制作为一种企业产权组织的有效形式,有其独特优势,是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同样是混合所有制的各种企业,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对此应有清晰、准确的全面认识。本文围绕混合所有制在操作实施中常见的运作机制、合作伙伴、出资方式、商业模式、股权结构、法人治理结构、法律架构、退出机制设计等问题进行分析研讨,期待同行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8.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从风险承担视角考察多个大股东的股权结构下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研究发现,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引入多个大股东有利于加强对内部人的监督和制衡,促进企业提高风险承担水平;且其他大股东的监督能力越强,对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越显著.国企混改中引入国有、民营和外资性质的其他大股东,都能够优化公司治理机制;非国有大股东的相对持股比例越高,越能够促进国有上市公司提高风险承担水平.在不同类别、层级以及处于不同市场化进程的国企中,多个大股东的治理结构都提升了风险承担水平.研究丰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多个大股东股权治理领域文献,对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成为下一步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混合所有制作为一种企业产权组织的有效形式,有其独特优势,是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同样是混合所有制的各种企业,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对此应有清晰、准确的全面认识。本文围绕混合所有制在操作实施中常见的运作机制、合作伙伴、出资方式、商业模式、股权结构、法人治理结构、法律架构、退出机制设计等问题进行分析研讨,期待同行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10.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当前国企改革的重要方向。关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现有文献大多停留在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讨论,对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否提高国有企业经营与治理效率等问题的研究仍缺乏大样本的经验证据。本文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制度背景,从内部控制视角,通过手工搜集2008-2015年国有上市公司中非国有股东持股数据与人员委派数据,考察了非国有股东参与水平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本文发现,非国有股东在高层治理维度的参与有利于改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且上述提升作用只存在于竞争性国有企业与地方国有企业。本文不仅丰富了股东治理与内部控制的相关文献,更直接为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非国有股东的治理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对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促进国有企业提升企业价值、释放经济活力,文章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事件和内容两个层次入手,利用2016—2021年的A股上市国有企业数据,探究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价值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价值有正向影响,通过改善管理制度比通过优化股权结构更能对企业价值产生正向影响。研究表明,管理制度改善可以通过提高国有企业的费用管理水平,进而提升国有企业价值。通过异质性分析可以发现,在国有企业控制权未发生转移的情况下,股权结构优化及管理制度改善均对企业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文章的研究结论和建议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下一步改进提供了一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活力,不断为国有企业注入新的发展元素,近几年,国家不断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改革后的混改企业不断探寻合适的改革措施,并从公司治理角度创新性地提出了许多发展举措。文章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混改企业存在的问题,如混改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经营效率较低、混改企业难以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了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如建设完备的企业文化、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建立董事会问责机制、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完善经理人市场等措施推进混改企业发展,以期为巩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成果、促进混改企业发展提供相应的指引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自《201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来。国企民企融合成为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重头戏。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为国有企业注入了新的改革动力,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混合所以制改革在激发经济活力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一些公司治理制度的问题,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履职、遵守治理规则的文化建立等问题较为突出。本文试图从分析混合所以制公司在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为解决相关公司治理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自改革开放后国内逐步开始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股份制改革也成为大多数国有企业在经营发展上的一种选择.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成熟,国内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资本市场与争产市场的繁荣不仅为上市企业发展提供了较好帮助,同时也使得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相关问题逐渐现象.本文将结合国内上市企业实际对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系列问题进行研究,并就如何改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金融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柱之一,国有金融企业是金融业的主导力量。近几年暴露的金融风险体现了金融企业的公司治理存在中国式内部人控制、大股东对小股东的隧道挖掘、董事会履职效率不高、金字塔式股权层级过多等问题。建议国有金融企业将党的领导密切融入公司治理结构,分层次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缩短金字塔控股结构,探索与股权结构不同的董事会结构,深入推进经理的市场化薪酬改革,提升董事会履职质效,严控股东违规行为,从而提升公司治理效率,促进国有金融企业长期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艺明  赵焱 《财政研究》2021,(10):27-43
基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劳动生产率、价值转形、利润率平均化等理论,本文构建了衡量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指标,实证地检验国有独资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否提升其劳动生产率水平.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显著促进了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并且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国有资本保留企业控制权的改革效果优于非国有资本取得企业控制权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显著提升了国有资本控股企业的人均工资水平,但对非国有资本控股企业人均工资的影响不显著.此外,混合所有制改革对非国有资本控股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抑制效应但对国有控股企业的影响不显著.最后,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资本控股和非国有资本控股企业的利润率皆存在提升作用.在理论和实证研究基础上,本文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秦海林  刘岩  李慧 《投资研究》2023,(6):142-160
本文以2008-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非国有股东治理的视角,实证检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显著提高国有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水平,非国有股东治理在其中扮演重要的中介角色。异质性检验发现,相对于管理费用率低和非效率投资低的国企而言,混合所有制改革会显著提升管理费用率高和非效率投资高的国企的商业信用融资水平,这表明当国企存在严重的代理问题时,非国有股东治理效果越显著,混合所有制改革越能够提升国企的商业信用融资。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越来越受到公司利益相关者的重视,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其影响机理缺乏相关研究的现实,利用2007—2021年上市国有企业的相关数据,从混合股东多样性、混合股权深度和混合股权约束三个方面研究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显著提升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并且此种促进作用在竞争性国有企业、政府干预程度较低的国有企业中更强。就作用机制而言,非国有股东通过完善企业的内外部激励、监督机制和发挥资源效应,进而促使国有企业提高ESG信息披露质量。拓展性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和绿色激励政策强化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ESG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发展混合所有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其可以促进各种资本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目标.研究发现,国有企业虽然自身具有融资方面的优势,其盈利能力却低于民营企业.但在国有资本中混入非国有资本则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相对于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参股企业,国有控股企业的优势更为明显.此外,文章解释了混合所有制下国有资本提升企业绩效的原因并对今后企业资本改革的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此次《意见》的一大亮点就是: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仅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集体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还将有序吸收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