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我国沪深两市 A股数据,检验了企业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管理层权力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生命周期会影响管理层权力对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管理层权力较高的上市公司在做出盈余管理策略时,会选择在企业成长期进行应计盈余管理,而选择在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进一步研究发现:权力高管在实施应计盈余管理后提高了股票交易活跃度,而在实施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后降低了股票交易活跃度。  相似文献   

2.
韦燕青 《时代金融》2009,(1X):100-101
企业生命周期不是具体的事物,它只是一种规律。集团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和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密切相关。不同的发展阶段应该选择不同的财务管理模式,如果企业在其所处的阶段选择并使用了不恰当的财务管理模式,就可能制约企业的发展,甚至断送企业的前程。本文就集团企业在不同发展周期下应该采取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段文奇  柯灵芬  张银莹 《上海金融》2012,(8):104-106,119
本文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生命周期视角,首先分析电子商务平台和风险资本两者的互动机制,接着阐述平台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发展特征以及对资本的需求特征,最后讨论平台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企业应该采取的风险资本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于转型阶段,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健全,市场环境不够合理,对盈余管理的规范约束还不完善.近些年来国内外有关盈余管理造成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多的受到了社会公众的关注,它虽然在短期内会给上市企业带来一些好处,但对于长期发展和整个社会都是不利的,同时盈余管理的存在还对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对盈余管理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5.
浅议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及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实施企业既定的经营战略和管理策略的需要。本文从企业盈余管理的角度,将财政部最近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与现行会计准则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限制和可利用的操作空间,提出了对盈余管理进行规范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一种典型的企业发展生命周期,包括:新建、扩张和专业化、巩固、创新和整合、衰落和复兴等五个阶段.通过对于企业发展生命周期框架下的企业文化演进的研究,得出了企业在不同的阶段应采取的不同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7.
盈余管理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财务热点,西方对它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则研究的相对较晚,现在还处于探索期。本文从盈余管理的涵义入手,结合新颁布的会计准则,通过对中国传统汽车企业生命周期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盈余管理的探析,以之帮助投资者更好地辨别企业的真实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8.
盈余管理是现代企业会计管理的重点,对企业投资决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盈余管理也被上市公司证券市场盈余数量.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建设,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融资需求、融资约束与盈余管理.文章结合融资需求、融资约束与盈余管理的内涵,以实证具体分析融资需求、融资约束与盈余管理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9.
董小沙 《财会学习》2020,(12):105-106
盈余管理是企业中非常普遍的一项会计工作,合理的盈余管理会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如何在规定范畴内进行盈余管理是每个企业都要关注的内容,会计准则的不断修订也会使得企业盈余管理发生相应的变化。本文从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和影响出发,进而讨论企业是如何在新会计准则下进行盈余管理的,为了规范市场秩序,防止过度盈余管理所采取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信贷的市场定位,是为了明确贷款客户市场,并根据贷款客户市场的风险程度选择信贷资金的进入和退出时机.本文将高科技企业生命周期的概念引入信贷市场定位以及信贷风险控制中,商业银行应该研判高科技企业生命周期,将企业生命周期作为信贷资金进入与退出时机选择的一项参考依据,根据高科技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特点选择客户市场,在恰当地时机信贷介入,合适地时机退出.  相似文献   

11.
企业处于不同生命周期,会有不同的经营风险。不同经营风险应搭配不同的财务风险以维持稳定的总体风险。因此企业处在不同生命周期下应选择不同的资本结构。本文对企业生命周期与资本结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就具体阶段的企业资本结构决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现金股利研究的新视角: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选取2000~2006年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首先采用专门方法来区分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然后采用多元回归、参数检验、非参数检验来检验上市公司是否会根据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调整其现金股利政策,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在现金股利支付意向及现金股利支付率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确会基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采取不同的股利政策,但会受到证监会配股增发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孙建坤 《中国外资》2009,(10):173-174
本文采用一种典型的企业发展生命周期,包括:新建、扩张和专业化、巩固、创新和整合、衰落和复兴等五个阶段、通过对于企业发展生命周期框架下的企业文化演进的研究,得出了企业在不同的阶段应采取的不同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4.
张晓桥 《中国外资》2010,(24):81-81,83
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于转型阶段,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健全,市场环境不够合理。对盈余管理的规范约束还不完善。近些年来国内外有关盈余管理造成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多的受到了社会公众的关注,它虽然在短期内会给上市企业带来一些好处,但对于长期发展和整个社会都是不利的,同时盈余管理的存在还对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对盈余管理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5.
孙小玉 《时代金融》2014,(8Z):133-133
企业处于不同生命周期,会有不同的经营风险。不同经营风险应搭配不同的财务风险以维持稳定的总体风险。因此企业处在不同生命周期下应选择不同的资本结构。本文对企业生命周期与资本结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就具体阶段的企业资本结构决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尤其是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会运用会计手段与非会计方法手段完成企业治理层和管理者的利益最大化,需要监管部门以及外部投资者从财务报告中识别盈余管理的存在.本文讨论了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漏洞以及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企业需要考虑应该采取哪些市场策略才能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本文将对产品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策略进行分析。只有通过采取相应的策略,企业才能最大的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企业获取最大的利润,品牌得到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企业生命周期是企业成长理论重要的一个分支。企业作为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创业、成长、成熟、衰退。企业存续的关键要素之一便是人力资源是否得到合理利用。本文主要对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经过20多年的国内外研究,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学术界对盈余管理的定义是众说纷纭的,对盈余管理的褒贬之意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但在实务中,盈余管理应当发挥积极的作用.博弈论中零和博弈能够分析盈余管理对董事会、管理层、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影响,并提供相关思路促进盈余管理的正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如今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不间断地调整和改革,我们国家的企业发展也正在面临巨大的考验,作为一个企业,其财务战略的选择正确与否对于企业未来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企业也像拥有生命特征的其他个体一样,拥有其独特的诞生和成长发展,再到最后的衰退这一生命周期,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它需要进行的财务战略选择自然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本文就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入手,对处于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财务战略进行系统且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