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青 《市场周刊》2005,(49):11-11
从2004年向前推,中国的工业企业利润已经连续6年保持了高增长,但进入2005年,形势却发生了变化一到9月底,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国国有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实现利润9883亿元,同比增长20.1%,而前6年的平均值是40.5%,同比回落的幅度达到19.7%。  相似文献   

2.
陈勇  景屏 《中国海关》2006,(2):66-66
2005年,我国机械设备经满洲里口岸出口俄罗斯激增到1121.9万美元.并呈现出新特点:一是边境小额贸易比重由2004年的54.5%下降到29.0%,而一般贸易比重由43.0%上升到69.7%。二是私营企业取代国有企业成为出口龙头。2005年私营企业出口值550.7万美元.较2004年增长2.1倍.占出口总值的49.1%.取代了国有企业的龙头地位:而外商投资企业从无到有,出口21.2万美元。  相似文献   

3.
文永生 《商界》2006,(7):131-131
企业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培训,但是大多数,企业在培训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后,并没有给工厂带来大幅度的业绩提升。按照国外通常的标准.培训投资超过劳动力预算5%的工厂可以获得的投资回报率为20%。而投资达到或者不到5%的工厂这一数字为19.1%。但是调查显示,在培训投资超过劳动力预算5%的工厂中,中国民营企业投资回报率仅为2%,而国有企业为3%,看来与标杆值相差还很远。  相似文献   

4.
刘可 《新财富》2007,(5):23-25
2006年,中国工业的整体盈利增长超出了市场普遍的预期,这一年可以看成是中国工业出现向上拐点的一年。由于国有企业整合、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我国工业企业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地位提高这些驱动中国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因素在2007年依然存在,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的整体盈利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5.
2005年中国企业海外IPO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德控股”登陆纽交所,为2005年中国企业海外IPO画上了一个令人关注的句号。2005年的中国企业海外IPO数量为70家,较2004年减少了约14%.但筹资金额约为212.3亿美元,较2004年增长了约90%。建行成功在香港IPO募集资金超过92亿美元(行使超额配售权后数额),成为香港证券市场有史以来单一IPO集资额的最高纪录,也是5年来全球最大的IPO项目。由于建设银行成功上市.使得2005年中国企业海外平均IPO数额大幅上升。自2003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IPO的融资额已连续三年远远超出境内IPO的融资额。2005年深沪两交易所发行15只新股共募资57亿元,约6.84亿美元,是1997年以来首发募资额最低的一年,比2004年减少了约35.86亿美元.而同期海外IPO的中国企业筹集资金比2004年增长了100.79亿美元。而且2005年海外新上市的公司数量是国内的4倍多.筹资额约是国内的31倍。2006年仍有相当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到海外上市.因此总结和研究2005年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最多的香港、新加坡与美国三个资本市场的不同特色.并结合2005年三地新上市中国企业的统计数据对三个资本市场进行了比较。对拟赴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26年来,中国进出口贸易额从1979年的293.3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4221亿美元,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国及第三大出口国。2005年中国外贸出口额达7620亿美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182.5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值达到1919.9亿美元,占当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值88%。  相似文献   

7.
盛敏 《新财富》2006,(7):50-52
中国上市公司迈入了成长最为艰难的年份。2006年的“《新财富》100最有成长性上市公司”排名显示,就连成长性一直领先上市公司整体水平的100强公司,也前所未有地放缓了成长的步伐:其基本成长率、经常性总资产回报率出现了排名以来的首次下滑,主营业务利润率降至排名以来的最低水平。这种情况在整个上市公司乃至所有国内企业中普遍存在。 盈利能力下降,是企业成长放缓的主因。原材料、人工等成本的上涨,挤压了多数行业的利润空间,企业经营步人微利时代。要获得持续的成长,企业需要通过产业升级提升产品创新、议价能力,同时通过并购扩大市场份额,由此将带来新一轮的产业整合高潮。 G股公司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与非G股公司一样明显下降,但降幅小于非G股公司:非G股公司的基本成长率、经常性总资产回报率、主营业务利润率三项指标的降幅都是G股公司的近2倍。不过,G股公司的成长性原本就高于非G股公司,2005年其基本成长率是非G股公司的1.89倍,2006年,这一差距扩大到了2.49倍。[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连锁与特许》2006,(8):30-31
据悉,2005年中国限额以上连锁集团(企业)达1416家,比上年增长34.2%,连锁餐饮集团(企业)达300家,比上年增长19.5%。  相似文献   

9.
朱道化  张杰 《糖烟酒周刊》2004,(37):B016-B017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2%.目前农村啤酒人均消费量约为5升,并且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潜力不容忽视。由于大中型城市消费量大,市场辐射能力较强,众多啤酒企业抢滩,竞争惨烈,营销费用剧增,投资回报率下降。而农村市场尚没有得到啤酒企业的足够重视,率先建立乡镇网络,开辟农村市场,无疑将成为啤酒企业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邓体顺 《新财富》2006,(11):18-20
在企业盈利连续四年增长之后,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2006年上半年的业绩再一次令人振奋,中期利润同比增长19%,增幅分别超出了市场在年初和7月末预计的10.5%和15.7%(图1)。尽管如此,投资者仍对企业利润的中期前景感到担忧,具体而言,投资者主要是对美国经济增长可能放缓和进一步的宏观调控可能影响中国企业利润感到担忧。中国企业这种眩目的增长趋势能够持久吗?  相似文献   

11.
《新财富》2009,(5):141-143
凭借生产外包与特许加盟的虚拟经营模式,美邦服饰实现了高成长与高盈利,其2005—2008年总收入、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69.6%和337。7%,毛利率由16.36%提升至45。5%,并且在资本市场享受了比同行更高的估值。但在经历成长的阶段之后,美邦目前正由轻资产运营向重资产增长模式转型,其日后的增速和资本回报率将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2.
一 哈尔滨市对俄出口加工企业的发展现状 (一)哈尔滨市对俄出口加工企业的情况分析。到2004年年底,哈尔滨市从事对俄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共108家.其中对俄出口企业达69家,比2003年增加14家。在对俄出口企业中,大部分是贸易型企业.而对俄出口加工型企业仅26家。在对俄出口加工型企业中,国有企业占57%(居主导地位),三资企业占30%.私有企业占13%。私有企业2004年较2003年成倍增长。  相似文献   

13.
白立新 《商界》2006,(7):68-71
2005年3月11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董事长谭旭光入选2005的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潍柴在2005年的销售收入已经突破100亿元,成为中国内燃机行业首个过百亿的企业。2005年8月12日,潍柴动力协议出资10.23亿元受让湘火炬28.12%的股份,正式入主湘火炬。  相似文献   

14.
梅建平  孔鹏 《新财富》2006,(12):28-29
艺术品的五年和十年期回报率首次超过股票 纽约春季艺术品拍卖会的成交非常活跃,成交价格和数量部是近几年最高的。从2005年中期至2006年中期,梅摩指数(Mei Moses)的一年期回报率超过22%,涨幅在历史上仅次于1999年和1987-1990年的艺术品泡沫时期,明显超过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8.3%的增长。这是艺术品第一次在最近五年的年回报率(11.3%)和最近十年的年回报率(8.5%)方面超过股票(分别为2.5%和8.3%)。  相似文献   

15.
王志浩  周莹 《新财富》2007,(8):27-28
中国国家统计局和经合组织日前联合发表了一组有关中国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生产力水平的调查结果,调研了超过25万家收入过500万元的中国工业企业。结果显示,私营企业正在悄然成为中国企业的主导,并且它们具有更高的盈利能力,更高的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16.
孔鹏 《新财富》2007,(2):100-100
“我们在中国内地的年投资回报率超过40%。”里昂证券亚太恒富(原里昂证券直接投资公司)副CEO潘佐芬(Josephine Price)在接受《新财富》采访时表示,该公司管理的基金从2004年的5亿美元规模增长到目前的15亿美元,中国内地业务发挥了关键作用。截至目前,里昂证券亚太恒富共投资了7家中国内地企业,包括福记、中国消防企业集团(8201.HK)、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1177.HK)、飞毛腿(1399.HK)、辉山乳业等,单笔投资规模在500.1500万美元之间,持股比例约15.25%。  相似文献   

17.
商业阅读     
《中国对外贸易》2006,(12):92-93
波士顿咨询:半数高管不满创新投资收益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近日面向企业高管所做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全球有48%的受访高管表示不满创新投资回报,但仍有72%的高管表示,企业会在2006年加大对创新的投资。据BCG介绍,共有来自63个国家和各主要行业的1070位企业高管参与了本次调查,其中,72%的受访高管把创新列为企业战略三大优先级之一。40%的受访者认为,创新是企业战略中最重要的部分。这些企业之所以如此重视创新,是因为创新确实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调查显示,创新投资能转化为优异的长期股市效益:25家最具创新能力的公司1996年至2005年的平均年度回报率为14.1%,比标准普尔全球1200家企业的平均水平高出整整1200个基点。  相似文献   

18.
《商业文化》2005,(2):33-35
东风汽车厂是中国的老牌国有企业,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在全国企业十强中排名第六、行业内排名第一,1993年盈利近15亿,1994年开始急转直下,连续数年亏损,负债几十亿。1999年,东风拥有12万员工、实际亏损5.42亿、并背负着巨大债务负担,苗圩为东风集团总经理。1999年东风与台湾裕隆集团在广州花都合资成立风神汽车公司,当年投产当年赢利,  相似文献   

19.
中国自2001年12月加入WTO以来已近五年,平均关税水平从加入时的15.3%降到2005年的9.9%。其中,工业品平均关税从加入前的14.8%降到2005年的9.1%。农产品平均关税从加入前的23.2%降到2005年的15.3%。到2005年中国完成了《信息技术协议》下的所有产品的降税进程,关税降为了0%。中国承诺取消的非关税措施已按承诺全部取消完毕。  相似文献   

20.
梁剑 《糖烟酒周刊》2004,(22):A024-A025
2003年,我国葡萄酒产量34万吨.增长幅度选到了13.4%.产品销售收入突破60亿元.增长了14.3%,行业利润增加了13.5%.,现在已经进入了6月份.人们对今年的增长率有多种不同的提法。有部分专家预计,2005年.中国葡萄酒产量将突破50万吨.因此.2004年和2005年.中国葡萄酒行业将出现并保持20%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