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两天来,“全球脑库论坛”围绕着“区域经济整合”的核心主题,首先,多角度、大视野、更深入地讨论了“区域经济合作的一般模式”,“区域经济增长与制度创新”,“亚洲区域经济合作前景与展望”等战略构思;其次,遵循理念与现实结合的准则,理性地分析了“经济自由化思潮对区域资本流动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税收和法律问题”,“政府  相似文献   

2.
根据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四区两带一线”的区域发展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抓紧编制完成全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规划”的要求,省发改委委托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编制《青海省区域协调发展规划》。为使规划更贴近青海实际、突出青海特色,6月30日-7月6日,以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云为组长的九位专家赴青调研,通过开座谈会、实地参观和考察等多种形式,详尽地了解了青海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圆满地完成了在青的调研。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角洲民营企业与新一轮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改革》2003,(10):51-55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及一体化进程。区域经济发展及一体化进程又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面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新一轮的发展,作者认为:在政府层面上,关键是解决好“定位”到“到位”的问题:在企业层面上,关键是民营企业要实现自我变革;在社会层面上,关键是“政府-中介组织-企业”三角形经济治理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唐巍 《魅力中国》2014,(12):250-250
多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日益关注,农村经济建设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在农村区域经济中心建设方面,不仅完善了农村周边的交通、供水、供热和污染等公共的服务系统,而且在医疗、教育、农业生产、生活等方面提供了相对完善的基础性建设。在中国这个农业大国,“三农”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曾刚 《浙江经济》2003,(10):32-34
现代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于区域之间物质、能量、信息、人员交流的规模与频率,纽约、东京等现今世界经济中心无一例外都是交流的枢纽(交流的“源”和“汇”),无一不具备良好的区域经济协调组织。因此,长江三角洲应该充分利用目前的大好良机,在区域协调机制建设上取得突破,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的区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培祥  李诚固 《山东经济》2003,14(6):21-22,45
本文在介绍经济全球化特征及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基础上,阐述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发展的“网络效应”、区域经济发展与全球化经济接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适应世界经济制度的变化等理念,进而提出了区域成长的区域创新、区域开放、区域竞争、市场化等机制。  相似文献   

7.
区域协调发展将是“十二五”时期的主题,那么,区域协调发展的带动力量或主要依靠力量何在呢?我们认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现实状况,显然不能再走“工业兴市”遍地开花,自封中心比比皆是,恶性竞争愈演愈烈,区域关系不成方圆的发展道路,而是要遵从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各个区域的龙头城市的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推动区域协调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协调之道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问题和最终目标,应该是缩小乃至消除区域发展差距。我国的区域差距广泛地存在于各个方面,因此,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协调发展,不仅任重,而且道远,需要多方参与,相互呼应,努力走出一条“国家主导、地方配合、城乡互动、异中求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范应祥 《南方经济》2000,(10):28-31
本文提出,推进闽粤赣区域经济协作,政府应积极运作,当好协作“红娘”;汕厦应发挥优势,当好协作“龙头”;优先发展交通、信息业,抓好协作“先行官”;构建区域商品市场,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为协作提供“血液”。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与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带动了建立在地区经济合作基础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推进以“珠三角”为龙头的区域经济合作,尽快消除各种不利区域经济合作的障碍,建立健全“泛珠三角”地区内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走区域经济一体化道路,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重庆经济》2007,(6):65-68
重庆直辖以来,先后提出和实施了“三大经济区”、“三大经济区、四大板块”区域发展战略,近期又提出了“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的新构想。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如何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重庆直辖以来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对于理解和实施“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和谐社会成为当今中国经济发展动力和社会目标的时候,从理论上研究并在实践中探索区域金融和谐发展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区域金融的和谐不仅表现为“自和谐”,而且表现为“共和谐”。区域金融和谐发展是一个“自和谐”与“共和谐”相融相洽的金融复杂系统的动态适应性平衡过程,其基本维次是多方位、立体的。区域金融和谐发展的内在机理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区域金融和谐发展的本质、内容和形式三个层面之间有秩序有规律地完美结合,形成一个强大的、有力的区域金融和谐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规划不仅涉及到能源、环保、工业、通信和信息化等具体行业的发展规划,也涉及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五年规划。据悉,此次规划将把区域规划放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空间布局以及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有关区域经济的发展方案正在积极编制。与此同时,多个省区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地方层面的“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中的区域是一个依托所在区域中心城市经济的集聚与扩散而形成和发展的。一般来说,“经济区”有明显的界线范围,而“经济圈”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地理概念,它实际上是一个经济意义上的“虚拟”的范畴,是由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所决定的经济发展协作区。冠以“泛”字,就是把区域界线模糊化、虚拟化。  相似文献   

15.
《宁波经济》2006,(8):19-20,24
奉化市地处象山港区域,为保护和利用象山港区域海洋生态资源,必须坚持以科学规划为主导.以产业联动为主线,以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为主旨,以配套设施为支撑,致力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相统一的发展机制和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6.
论区域政策量化目标的确定前提●吴解生(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兰州,730070)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更加重视支持内地的发...  相似文献   

17.
廖永旭 《开放潮》2005,(4):24-25
所谓“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地、市)大型集团总部入驻,通过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形成企业总部在本区域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通过各种形式安排在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在“总部经济”中,总部集中的区域一般具有区位优势,能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向该区域流动,在价值链分工中,占据“高端”地位,获取更高的利润回报,不但能够补偿其较高的费用成本,而且能够提升本区域的产业水平,扩大本地区经济总量,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CEPA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EPA迈出了中国自由贸易区的第一步,构筑了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层”,是开启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一把“钥匙”。本的研究着眼于CEPA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中的作用。CEPA的签订将会带动香港经济振兴,对台湾经济未来的发展也将产生持续的影响。CEPA为解决两岸四地的经济一体化寻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制度安排。同时,为中国跨境区域经济合作、次区域经济合作、沪港之间的合作,以及“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的合作,进而为可能打通CEPA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方针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认真总结近几年来我国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对落实“十七大”关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新区》2013,(12):45-50
五、国家高新区区域差异定位相互协调 白1988年“北京市新技术产业扦发试验区”获同务院批准成立,阐家禹新区即被赋予“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的功能定化,尽管高新区的地点选择会部分考虑智力资源和资源察赋,但是攀于国家高新区当今时期更多地扮演着区域创新的增长极和经济的助推器,旧家离新区的区域分布更多地反映同家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