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能源计量管理只有有机渗透,融入到节能减排的各个领域,才能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发挥有力的技术支撑作用。能源计量是加强能耗监测管理、推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基础,质  相似文献   

2.
能源计量是加强能耗监测管理、推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长治市质监局紧紧围绕省市政府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部署,大力推进能源计量工作,为全市的节能减排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何进一步深化我市能源计量工作,在节能减排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近日,笔者就此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情况证明,能源计量管理只有有机渗透、融入到节能减排的各个领域,才能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发  相似文献   

3.
当前,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能源计量的重要性日益突显。自2008年底首家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福建)(以下简称国家能源中心)成立,全国先后有20多个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步入建设轨道。《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立足于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对能源计量  相似文献   

4.
《中国技术监督》2011,(1):36-37
能源计量是加强能耗监测管理、推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长治市质监局紧紧围绕省市政府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部署,大力推进能源计量工作,为全市的节能减排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何进一步深化我市能源计量工作,在节能减排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完成"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进一步促进企业能源计量技术的开展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完善能源计量管理工作,使能源计量政策、法规和标准得到有效实施,并在年耗  相似文献   

6.
《大众标准化》2013,(12):68-68
今后,能源统计数据不及时、不准确,政府部门对重要用能单位能耗数据无法实现在线监测管理等问题将从技术层面得以解决。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3项旨在规范、统一能源数据在线采集与监测的关键性国家标准已经发布,将于2014年4月15口实施。依据这些标准,全国23个国家城市能源计聚中心存3个月内即可建立起各自规范的能源计鞋数据在线采集与监测平台。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能源计量监督管理,促进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国家质检总局制定发布了《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并于2010年11月1日开始实施。该办法以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工作为重点,在用能单位的计量要求、能源计量的监督管理、计量技术机构的能源计量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设立了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制度,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工作开展情况的自查和重点用能单位的定期审查制度,以及监督检查制度,明确要求质监部门应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情况和列入国家能源效率标识管理产品目录的用能产品的能源效率开展监督检查。现将管理办法全文刊登如下,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8.
《中国技术监督》2011,(1):20-21
为加强能源计量监督管理,促进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国家质检总局制定发布了《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并于2010年11月1日开始实施。该办法以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工作为重点,在用能单位的计量要求、能源计量的监督管理、计量技术机构的能源计量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设立了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制度,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工作开展情况的自查和重点用能单位的定期审查制度,以及监督检查制度,明确要求质监部门应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情况和列入国家能源效率标识管理产品目录的用能产品的能源效率开展监督检查。现将管理办法全文刊登如下,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9.
能源计量数据集中采集作为能源计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有助于督促更多企业建立国家级计量管理体系,促进企业节能增效。日前,福建省质监局在全国率先开展能源计量数据集中采集工作,今年7月22日,《中国质量报》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报道,现将全文予以转载。  相似文献   

10.
能源计量是节能减排的基础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国家出台的GB 17l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提出了要求.DB45/T611-2009<水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是对GB 17167-2006应用在水泥企业的细化和具体化,对加强水泥企业能源科学管理,提高能源合理利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深入贯彻国家<节能法>等能源法律法规提供有力措施,为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现"十一五"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提供保障,社会效益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11.
能源计量是节能减排的基础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国家出台的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提出了要求。DB45/T 611—2009《水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是对GB 17167—2006应用在水泥企业的细化和具体化,对加强水泥企业能源科学管理,提高能源合理利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深入贯彻国家《节能法》等能源法律法规提供有力措施,为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现"十一五"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提供保障,社会效益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2月2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在福州隆重召开全省计量工作会议。会上,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韩毅司长宣读了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同意福建省成立能源计量中心的批复。国家质检总局蒲长城副局长亲自为中心授牌。  相似文献   

13.
资讯平台     
国家2011年度节能评价考核组莅临福建省计量院考察国家发改委环资司赵鹏高副巡视员一行认真观摩了福建能源计量数据在线采集和实时监测网络平台、观看了《能源计量节能基础——福建省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工作简介》视频、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福建)建设成  相似文献   

14.
全国已经批准建立了21家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2012年9月20日,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正式落户广西,未来如何有效发挥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的作用是解决制约企业节能降耗、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关键技术。文章简要介绍博弈论分析方法,并将其引入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有效运行中,给出中心未来发展方向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能源计量是企业节能减排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能减排是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企业应通过建立和完善计量管理体系、强化能源计量管理、提高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切实的能源利用情况分析,为企业的能源管理、决策  相似文献   

16.
正节能减排,计量先行。作为衡量减排情况的能源计量,不仅是节能减排的基础,还是企业能源管理的"眼睛",是用能单位实现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最基本的保证。近年来,莆田市质监局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监管、服务、帮扶、引导"的原则,充分发挥质监职能作用,狠抓能源计量管理,为推动莆田节能减排,建设宜居港城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近日,福建省质监局组织多家重点能耗企业在晋江三益钢铁有限公司召开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现场会。据悉,从2009年开始,福建省质监局在全国率先开展能源计量数据集中采集工作,不断增加重点耗能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检测,加大能源计量执法力度,以准确可靠的数据为节能降耗提供依据,使福建省能源计量工作实现了新的跨越。《中国质量报》近日对其进行了详细报道,现予以转载。  相似文献   

18.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欣欣向荣的社会环境,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快节奏的生活和熙来攘往的人群能否留住白云蓝天?为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国家质检总局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具体落实措施,要求质检系统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严格生产许可管理,加强能源计量的服务工作,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认证认可体系等,力求从源头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9.
2月21日,全国质检系统计量工作会议暨能源计量经验交流会在福州召开,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统计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有关领导应邀参会。会议期间,参会代表们现场交流能源计量工作的经验作法,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张来成 《数据》2008,(4):8-11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北京,天蓝了,草青了!数据表明,北京蓝天的天数已经由1998年的100天,达到2007年的246天。专家坦言,奥运期间北京空气质量定能兑现承诺,实现达标! 2007年北京GDP比上年增长12.3%,万元GDP能耗再次达标(比上年下降5.11%)。至此,北京成为了全国惟一一个连续两年节能减排达标的省(直辖市、自治区)级单位。北京能源统计亦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本期特别报道“统计助力节能环保”推出系列文章。《打造节能减排统计监测生命线》介绍了北京统计系统两年来在能源统计方面创造性开展的工作及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三个体系”文件将要推出的举措;《能源统计与北京工业“加减法”》、《国华电力:破解企业能源统计三角关系》分别从点和面上的结合上介绍了北京工业、企业加强能源统计工作及其带来的显著效益。 节能减排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能源统计有赖于各方面的配合支持。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北京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