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产业融合的企业战略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改变产业条件的产业融合作为产业假设,以持久提供基于顾客价值的创新产品作为企业战略创新的重点,研究在技术融合、产品创新--产业融合、产业创新--区域创新纵向集成过程中,高新技术扩散路径及传导模式对企业战略创新的影响及推动作用.提出通过组织工具、技术工具、平台工具,构建基于新产业价值链的企业战略创新体系,利用网络化集成优势、多元化协同优势,有力地提升企业的战略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技术创新的两难悖论,首先指出产业集聚的发展导致集群式创新的出现,分析了集群式创新区别于单个企业创新的优势;进而提出为迅速实现产品开发,企业实施网络化的组织方法,采用集群式创新,可有效地解决悖论;最后,从实践的角度指出网络组织内企业技术创新的定位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针对技术创新的两难悖论,首先指出产业集聚的发展导致集群式创新的出现,分析了集群式创新区别于单个企业创新的优势;进而提出为迅速实现产品开发,企业实施网络化的组织方法,采用集群式创新,可有效地解决悖论;最后,从实践的角度指出网络组织内企业技术创新的定位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构建和技术能力提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顾志刚 《经济地理》2007,27(6):961-964
文章运用创新网络理论,在文献回顾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构建和技术能力提高的概念模型,得出结论:①全球价值链为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外部创新网络的构建提供了路径;②外部技术资源的消化、吸收和内部化,需要产业集群内部创新网络的支持;③内、外部创新网络的紧密联结,是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完成技术学习并实现技术能力提高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王雪 《经济师》2014,(2):18-19
近年来,快递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显,表现为快递企业与其他产业的企业之间大量业务的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快递产业壁垒的降低和产业边界的模糊。产业融合对价值链的创造性破坏作用要求快递企业采取必要的战略以重组价值链、创新商业模式。文章认为,为创新商业模式以适应"跨界"的产业融合形势,顺丰速运应采取相关多元化、差异化、联盟合作及技术领先战略。  相似文献   

6.
模块化的运用可以激励设计创新,利用模块化产品建构来协调开发过程,能够快速整合许多组织的资源和能力以形成产品开发"资源链",灵活应对环境变化.文章基于模块化建构理论,对模块化创新黑箱进行了分析,从部件创新、产品建构创新、产品整体功能创新角度出发,归纳了我国企业模块化创新的路径.通过查阅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等,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我国企业在产业价值升级、全球价值链攀升等方面存在的困难.最后,提出了提升我国企业模块化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企业创新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越来越重要。但是,从我国企业近几年的实践发现,"创新为王"的战略并未取得预期的成效,企业进入了"创新迷失"的困境。就如何解释这种现象,理论界尚未有系统的创新理论能给予合理的答案。试图将最新的全球价值链理论运用到企业创新之中,以期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来解释这种现象,并为后续的研究做好理论铺垫。在介绍全球价值链的基础上,从企业价值体系、企业创新方式或途径、创新结果等方面,来构建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企业创新体系,最后指出进一步完善该创新体系研究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提出的"自主创新"战略强调的是技术创新的来源,而创新的采用是创新得以实现的途径,创新的扩散则是完成产业升级、社会技术进步的终极目标.创新的采用作为企业的竞争策略适用于产业组织框架下博弈论方法的分析,多个企业之间的创新采用相当于一种多阶段序贯博弈.博弈的性质和企业的初始条件不同决定了企业在创新采用的时间选择上存在差异.在强调"自主创新"战略的同时,应该让企业拥有更多的技术选择和创新采用自主权.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防工业原先主要布局在“三线”地区,经过区际调整后呈现西、中部均有分布的格局。由于东部创新能力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导致了国防工业相对分散与创新资源相对集中的错位分布,抑制了国防工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在这种两难处境下,可通过网络把各种创新要素与国防工业进行深度融合,积极构建企业创新网络、产业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网络和社区创新网络,开辟出一条跨越空间障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田恒 《生产力研究》2011,(6):154-156
中国虽然已是"世界工厂",但"中国制造"处于全球价值链的最底端,为了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产业创新与升级。文章在介绍复杂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复杂科学管理理论分析了中国企业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复杂性,提出中国企业提高组织学习能力,"官产学研"合作互动,以创新机制重构价值链等方式,实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文章从复杂科学管理的视角来研究产业创新与升级问题,在理论层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1.
"十二五"期间,我国通用航空制造业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运营业保持较高增速发展,但服务保障业发展滞后,阻碍了产业快速发展。"十三五"期间实现通用航空产业转型,仍存在体制封闭、创新不足、竞争激烈、投资风险偏高等诸多挑战。应通过激发民间资本活力,推动通用航空产业体制转型;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助力通航企业价值链升级;融合开放、协同培育,加速通用航空产业市场转型;加快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通航企业运营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12.
全球价值链驱动下的本土产业升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价值链内产业升级的传递机制是企业的内生技术能力,但技术能力的演化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尽管全球价值链的国际链接与异质参与者的多样性能够为本土企业提供局部的外部知识,但链条内部的知识溢出并不足以实现本土企业技术能力的线性发展,也无法实现链条内部自动传递的产业升级,这就需要企业进行持续的技术学习,在充分利用全球价值链内局部知识外部性的基础上,整合企业内部与外部知识,实现技术能力的线性发展,从而推动本土产业的持续升级.  相似文献   

13.
"园区升级"是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出并解读了"区域创新集群"概念,将其创新体系分为企业创新、产业创新和社会创新3个层次。其中,企业创新是以单个企业为主体的微观层创新;产业创新的本质是产业共性技术的突破;而社会创新则是融合了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和创新设施的宏观生活方式,在这种创新创业型生活方式的影响下,集群创新效率得以最大化。协同和共享是区域创新集群的重要特征。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区域创新集群因其高创新效率而具有应对外界冲击的自我修复性。论证了区域创新集群的可复制性,并结合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实践,对区域创新集群的体系重构和推广提出了启发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行政审批改革通过激发市场活力可以产生“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和“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两个方面的作用,进而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利用我国发明专利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分析表明,行政审批中心设立显著提升了城市每单位发明专利存量的经济产出水平,并增强了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对城市创新悖论的治理效应。同时,随着审批中心设立时间的增长、进驻部门和事项的增多,创新悖论治理效应不断增强。审批中心设立主要通过技术多样化和技术—产业匹配两条路径产生创新悖论治理效应,但未能有效地激活产业多样化这一路径。据此,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和优化科技创新管理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首先要落实在产业发展领域。地方要充分认识本地的基础优势,遵循有所为必有所不为、开放创新的原则,以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实现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坚持官产学研协同、产学研用协作、军民融合发展。构建主导产业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推动科技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发展,形成"锐意进取、价值实现"的创新土壤和文化氛围,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和活力,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突破技术瓶颈制约。以自主知识产权重塑产业核心竞争力,转变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产业进入创新驱动发展新阶段。  相似文献   

16.
关于集成创新内涵特点及推进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目前对集成创新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程度不同的理解,狭义的理解是从技术集成创新而言;广义集成创新是指以系统思想方法创造性地将不同创新主体的知识、技术、市场、管理、文化以及制度等要素进行综合集成而实现创新目的的实践过程。集成创新具有创造性、融合性、系统性的特点,能够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促进创新主体的有效合作以及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的融合,具有集成放大效应。由集成创新的内涵、特点所决定,集成创新是自主创新的基本实现形式。目前最适宜推行的集成创新模式主要有基于企业层面的集成创新、基于企业之间协同价值链的网络集成创新、基于产业层面的技术集成创新、基于创新系统各执行主体有效合作基础上的集成创新、基于产学研相结合的集成创新、基于区域创新体系和国家创新系统宏观层面的集成创新等。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产业价值链视角,市场导向的R&D产品交易是R&D产业形成的重要标志,R&D产业是以R&D产品作为交易品的产业,并以产业价值链实现R&D产品价值创造、传递、转移和增值的全过程.R&D产业价值链中存在研究开发阶段、创新发展阶段、市场转化阶段纵向一体化的价值创造耦合,以及产学研创新网络的R&D组织产业集群耦合.对深圳市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深圳市R&D产业价值链存在后向一体化耦合机制,而完善的产学研创新网络促使其R&D产业价值链从市场终端向价值创造的基础性、原创性创新源头后向一体化整合延伸.  相似文献   

18.
对集成创新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成创新具有创造性、融合性、系统性强的特点,能够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促进创新主体的有效合作及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的融合,具有集成放大效应,能够引领和延伸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自主创新的基本实现形式。目前最适宜推行的集成创新模式主要有基于企业层面的集成创新、基于企业之间协同价值链基础上的网络集成创新、基于产业层面的技术集成创新、基于产学研结合基础上的集成创新、基于创新系统各执行主体有效合作基础上的集成创新。  相似文献   

19.
在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过程中,需要重新思考国际分工格局,对全球价值链的技术进步效果进行重新审视。研究发现,初步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中国家努力与跨国公司的要求相匹配,在此条件下实现的技术进步只是一种"幻像"。一旦代工企业有可能更进一步攀升到价值链高端时,就会触及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利益,形成"技术进步悖论"。在非对称的贸易模式下,全球价值链实质上仍然是一个有中心和外围、主导和依附关系的国际劳动分工体系,技术创新的"锁定效应"和分工固化风险更加突出。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利用2007—2016年我国23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多个行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与技术进步呈倒U型关系。因此,需要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构建国家创新链。  相似文献   

20.
在技术进步和设施联通的条件下,以全球价值链为主导的要素转移成为当前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近年来,随着全球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国内外产业转移呈现新趋势,并从优化要素供给、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催生跨国企业、促进政府营造更加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制度环境、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发挥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作用。在我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过程中,应顺应技术潮流和经济发展趋势,依托产业转移,发挥其在构建国家价值链和"一带一路"大区域价值链中的作用,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建设,着力培育高端要素,从而助推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