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论的质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归纳总结了对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不同意见 ,对占主流的“滞后发展”的观点进行了分析评价 ,指出其存在方法论的缺陷。作者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 ,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是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相适应的 ;中国的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出与其他国家有别的特征 ,是我国的经济结构和城市发展中的结构出现偏差的结果 ;促进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应该从经济结构和城市结构的改善着手。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化滞后根源新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 ,很多人认为城乡户籍制度、重工业化战略和城市建设不力是中国城市化滞后的主要原因。实际上 ,这只是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现象和结果 ,其根源在于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动力———工业结构处于世界产业体系中下游 ,城市化进程缺乏强大的经济基础 ;城镇流动人口经济收入较低 ,不能跨越城市化最低门槛 ,完成城市化的彻底转变 ;作为城镇人口就业的主要渠道———服务业———达不到人口城市化起跑的经济、人口的临界点。这三点决定了中国城市化滞后现象必将长期存在 ,而合理加速城市化进程的重点是确定有希望城市化的流动人口阶层 ,让这部分人口先城市化  相似文献   

3.
付春 《企业导报》2009,(12):28-28
改革开放前中国城市化是典型的滞后型城市化,造成我国城市化滞后的因素很多,也比较复杂,但主要原因是对城市化认识的偏差和指导思想的失误、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缺陷以及制度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滞后的八大弊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依存、同步发展,是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主要是指农村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重过高,不仅同农业增加值在GDP中日益降低的比重不成比例,而且同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的比重也不成比例。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十分明显。统计资料显示,1997年我国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降至183%,农业从业人员比例首次降至50%以下(499%),但是年末乡村人口仍高达86637万,占社会总人口的701%,即农村人口比重高于农业劳动力比重20个百分点。放眼世界…  相似文献   

5.
中国省区城市化水平差异原因分析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在界定城市化内涵的基础上,重新测算了不同年份中国省区城市化的实际水平.构建较为全面的区域城市化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遴选出不同时期影响省区城市化水平差异的最主要因子.研究显示:(1)中国省区城市化水平分异是自然条件、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技术进步等综合作用的结果;(2)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区域综合经济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社会投资、社会销售、居民消费以及邮电通讯能力等,一直是推动省区城市化水平差异的最主要动力因素;(3)由于历史基础以及不同时期政府政策取向不同,不同时期影响省区城市化水平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很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袁晓玲  张跃胜 《城市问题》2015,(3):18-24,104
以2003-2012年30个省份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基础设施与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运用耦合模型分析了二者间动态耦合的演化轨迹。结果显示:基础设施与城市化总体水平偏低,并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异质性;二者的耦合度呈收敛趋势,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多数省份仍处于轻度失调和濒临失调状态,同样存在东高西低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指出 ,城市化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 ,在中国 ,其发展受到庞大的人口、工业化量、质以及资源的极大约束。只有正确地把握城市化水平、速度、目标等现状问题 ,才能稳健而行 ,从再城市化入手 ,实现城市化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关于建立城市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关于建立城市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探讨张耕田根据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分析,我国目前正处于加速城市化的阶段。正确处理好城市化问题是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我国的城市化目前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个是如何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变,另一个是城...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偏离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衡量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几个典型模型 ,度量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偏离度 ,剖析中国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原因 ,探讨了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对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化水平测定研究综述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城市化水平测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 ,而人口比例指标则又是主要指标法中最常用的城市化测度指标。文章回顾了我国城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历次演变 ,阐明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合论述并评价了国内学者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 ;同时进一步讨论了对其它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的研究 ,分析了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1.
关于城镇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准备第四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 ,建设部汪光焘部长主持召开了部分高层专家座谈会。他结合该部“三定”方案中关于“指导全国城市规划、村镇规划 ,全国城市和村镇建设 ;研究拟定全国城市发展战略及城市、村镇规划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 ,组织、编制和监督实施全国城市和村镇体系规划”的职能 ,对城镇化问题进行思考 ,并撰写了此文。本刊现予刊出 ,供大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化研究主要成果综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论述了中国城市化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中国城市化政策研究、中国城市化特征研究、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中国城市化过程研究、中国城市化空间研究、中国乡村城市化研究、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全球化对城市化的影响研究、区域城市化研究等九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大都市带:中国城市化的方向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大都市带也称大都市连绵带 ,此概念最初是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 (J .Gottman)提出的 ,称为Megolopolis,指由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群 ,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其实质是由各等级城市形成的相互串连、高度集中的经济中心地带。大都市带是由于科技进步、集聚经济效益促使产业与人口在空间上集聚与扩散运动的结果 ,交通运输和信息化的高度发展是大都市带发展的主要动力。大都市带在空间结构上具有以下特点与功能 :( 1)城市人口规模大 ,可达 0 35~ 2 .5亿 ,人口密度至…  相似文献   

14.
影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经济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持续稳健地推动的城市化进程是我国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因素很多,其中经济因素具有长期和直接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促进城市化进程的6个经济因素,建立了各个经济因素与城市化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采用1990年-2004年的全国数据实证性地测度了各个经济因素对城市化的贡献率,并运用逐步回归法消除了变量之间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固定资产投资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较消费和净出口大,而固定资产投资中的社会类基础设施对城市化的贡献率最大.本文的结论对我国各个地区制订城市化战略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剖析了我国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的辨证关系,以此为基础,对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地域进行了类型划分,研究了不同地域类型城市化对城乡一体化的作用方式,并针对城市化对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障碍因素,提出了几点对策.以期在一种新的思维方法指下,为指导各级政府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城市化的误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仁桥 《城市问题》2002,(6):6-8,39
本文论述了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2 中外城市化水平比较城市化是人类发展的全球性的倾向 ,联合国把城市化问题作为 2 0世纪末、2 1世纪初人类发展的重要问题而提出来 ,呼吁人类社会予以高度关注。1 999年联合国人居中心的《世界城市状况报告》前言中对城市化有关阐述 ,摘录如下 :“自从公元前三千年以来 ,城市在人类社会的演变中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在几乎整部人类历史中 ,大多数人都住在乡村。迟至 1 8、1 9世纪 ,城市居民仍属例外情况 ,并非普遍现象 ,在 1 80 0年只占世界人口的 2 %。到了 2 0世纪 ,特别是 2 0世纪 50年代以来 ,才掀起全球城市化的浪潮。在人口增长和…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的背景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城镇化"是我国特定社会经济条件、特定体制背景下的产物,自1990年代以来,"城镇化"的背景和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单纯的小城镇发展战略矛盾突出,实现由"城镇化"向"城市化"的战略转变迫在眉睫.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战略,不仅是城市化的本质要求,也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更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