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具有表面平整、行车舒适、耐磨、噪音小、施工周期短、养护维修简捷等特点,而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高等级公路建设中,但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裂缝问题一至困扰着养护、施工人员.近几年,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车辆的行驶速度愈来愈快,车辆对路面行驶条件要求也愈来愈高.因此,对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是保证行车质量,延长道路使用周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8,(5):135-137
我国公路运输体系非常庞大,这给公路大修工程提出了更高要求,交通运输业随着时代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运输车辆超载、满载情况非常普遍,对交通道路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交通路面网裂、裂缝等情况频发。为了能够使行车环境得以改善,道路建设质量提升以保障车辆驾驶员安全,路面基层施工质量受到了更多关注与重视,对于公路施工技术有了新的要求。在当前形势下,级配型集料作为沥青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层或底基层,级配型集料在排水良好的基础上,能够适应多种气候影响并应用于不同等级交通道路,在潮湿多雨地区,级配型集料的应用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公路工程,级配型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9,(28):261-263
道路建设的质量决定了整个项目的质量,这就是为什么科学的和合理的采用路面透层沥青施工技术的原因,其中重要的是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给公路建设带来了巨大压力。沥青透层是路面上最重要的路面层,也是道路施工中最常用的高质量路面之一,在公路建设中,沥青混凝土技术的应用是普遍的,其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对道路的整体质量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结合沥青路面与沥青透层的概况,提出选择透层沥青标准要求,并分析和讨论沥青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道路车流量也飞速增涨,同时车辆要求路面的平整度等也越来越严格,但是路面施工遗留的各种接缝问题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这种要求.本文探讨沥青混合料的接缝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
我国公路建设中,路基土石方技术的应用极为广泛,不仅能够增强公路工程的稳定性与质量,还能够有效控制施工标准,保证施工的合理性.在路基土石方施工过程中,应该控制材料的质量与数量,同时应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完善施工管理与监督制度.城市的发展使我国公路建设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道路桥梁建设也不断发展.面对日益发展的社会,人们日益丰富的生活及高速运转的各个产业,对于公路建设的质量需求不断增加,将公路建设的主要焦点集中在技术的创新与质量的提高方面,给公路工程带来较大的挑战.因此,公路工程施工中必须创新施工技术,加大土石方路基施工技术的投入,提高公路质量,保证公路的稳定与交通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张亮 《大众标准化》2022,(6):25-26,29
沥青混凝土作为我国公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越来越引起施工方的重视.为了切实提升公路运输的质量,就要合理把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基于此,文章将进一步阐述沥青混凝土施工控制措施,这不仅要确保道路运输的总体质量达标,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建筑建设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快速的发展,在发展的同时对公路路面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渐的提高.对于沥青混凝土的路面则是最为重要的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到道路的经济效益,并且也关系到道路是否可以畅通以及行车的舒适性、便捷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社会效益.所以,就必须要做好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作,它也是具有代表公路质量的重要标志和重点的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8.
《企业技术开发》2016,(6):146-147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车辆的数量越来越多。尤其是大型车辆超载的问题给道路带来了很大压力,再加上各种自然因素、其他人为因素的作用,我国道路的使用寿命将会受到很大影响。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裂缝的问题有很多,工程人员应该仔细调查路面状况,分析裂缝问题产生的原因。文章具体研究了解决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问题的相关办法,有利于提升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9.
冯玉全 《民营科技》2013,(2):215-215,318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我国道路建设中使用非常广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新技术、新材料都得到了实际应用,各种规范、标准比较齐全,但从实际施工来看,尚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质量的控制和检查是保证质量最重要的一环。现主要谈了一下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这对于保证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公路建设在的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同时,施工质量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文章探讨了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全过程的工序与工艺,以期为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1.
杨再喜 《科技与企业》2013,(17):185-186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迅速,带动了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刺激了道路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车辆的不断增多,对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道路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与施工技术、施工工序及道路原料的选用有关,因此本文为解决道路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从其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入手,寻找优化施工技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水利工程建筑设计以保护水利设施安全为重点,当前社会加大了对水利建筑的质量要求,同时对水利建筑的艺术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现代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对于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改造以及对水利工程的不断完善是推动我国水利建设工程快速发展的前提。而在水利施工技术中,水利工程围堰施工技术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围堰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保证我国水利建设健康稳定的发展。文章通过对围堰技术的分析,重点对水利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吉刚 《价值工程》2019,38(8):115-117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我国道路对施工质量的好坏影响很大,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具体要求都应按有关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在施工中坚决贯彻执行,这对于保证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建设中使用非常广泛。本文通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各个环节质量控制点的研究,为施工企业提供一种科学的施工方法,达到节省能源,改善施工方法,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随着道路建设的进程加快,沥青混凝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在道路工程中沥青混凝土病害的出现,映射出其施工质量的缺陷.文章阐述了当前形势下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一般问题,探讨了其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5.
曾君璞 《价值工程》2021,40(24):117-119
现代城市建设中,多数市政道路路面材料的选择以沥青混合料为主,这是由沥青路面优势所决定的,但要更大限度地提升沥青路面质量,减少各种病害,还需从路面施工技术方面入手.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沥青道路建设现状,其后详细探讨了市政道路建设中沥青道路施工优势与技术要点,最后围绕案例分析了沥青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应用情况,以期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国道路建设对于国家的发展及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道路桥梁建设得到我国的大力重视,不断开展城市道路桥梁建设的方案.同时,道路桥梁事业成为人类发展以来的重要产业,因此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对于道路桥梁建设的质量与安全的保护成为主要任务.在道路桥梁建设中,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施工范围大、施工人员多、设备具有多样性且数量多等特点,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其中,施工进度及设备、交通情况都会影响施工的建设,同时影响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企业技术开发》2016,(9):162-163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社会对于公路的需求也相应越来越多。为了保证社会对于公路的需求问题,我国社会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主要采用强度较高,抗压能力较强的沥青混凝土进行施工,但是在利用沥青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混凝土裂缝的问题,其严重影响了公路施工的质量与进度等问题。文章根据多年的经验与实践,总结了一些针对沥青混凝土施工出现裂缝的规避技术。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对道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保证道路的质量,维持通畅的交通环境是施工单位必须注意的问题.将质量控制理论引入到道路路面施工中来,可有效的保证道理工程质量.本文通过对质量控制的理解,分析了如何对道路施工中各个方面应用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赵海礁 《民营科技》2013,(1):224-224
随着我国交通的日益发展,对道路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是公路工程施工中一道关键工序,对其质量进行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就结合之际出发,对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伴随我国市场的快速发展、国民日常生活技术水平的提高,中国城市化进程也越来越快,道路交通也成为了促进城市发展的重点规划对象。但是,由于汽车的广泛普及,路面的使用负荷也日益严重,我国的道路承载越来越无法适应现代安全交通运输的要求。文章以某国道路面施工为例,剖析国道路面施工中的沥青混合料摊铺工艺技术,解析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施工技术与道路路面工程中的施工工艺,并总结出道路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重点,力求提高中国道路路面沥青推摊施工产品质量以满足工程设计需要,从而大大降低国道路面施工生产成本,并助力于中国道路路面工程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