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学本质,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要求和时代要求。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并阐述的"资本的历史使命"思想,为我们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功能提供了理论钥匙。资本完成其历史使命的过程与社会成员实现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过程走的是同一条道路,这恰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人类社会实现从"第二大社会形态"向"第三大社会形态"演进的真正基础。  相似文献   

2.
魏晓波 《生产力研究》2012,(3):13-14,51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异化劳动分析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把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划分为非异化,异化,异化的扬弃三个阶段,这一划分是三大社会形态思想的萌芽,为三大社会形态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深刻理解三大形态理论有助于更科学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经济思想的理论源泉.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扩张并与落后社会形态相连接形成了混合的社会形态,此后后进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发展,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没有预料到的新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其百年历程中,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并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准确把握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明确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历史方位论;以此为根本依据,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制定开展国内经济建设和处理国际经济关系的战略和政策,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论,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造具有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系列论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的集大成.  相似文献   

4.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异化劳动分析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把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划分为非异化,异化,异化的扬弃三个阶段,这一划分是三大社会形态思想的萌芽,为三大社会形态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深刻理解三大形态理论有助于更科学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  相似文献   

5.
张丽媛 《新经济》2022,(4):52-57
按劳分配制度是我国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社会上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与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等同的理解误区,以及二者互相否定的认知错误。实际上,两者并不等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实践并不违背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恰恰是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坚持。两者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处于马克思所说的落后国家向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过渡时期,生产力水平和所有制关系都未达到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水平,因而不能实行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6.
马艳  杨柔 《经济学家》2020,(8):5-1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围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这个中心线展开。作为逻辑关系的社会主要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具体表现,在不同社会形态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阶段中这一具体表现具有不同特征。从纵向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逻辑关系是沿着逻辑条件、逻辑目标与两者之间辩证关系而延伸;从横向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逻辑关系则是沿着社会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四大环节不断展开。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的现代社会发展理论中,无论是东方的社会主义还是西方的社会主义其根本点是:必须是实现了现代化的社会。而实际上的社会主义却产生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是前现代社会。由此决定,这些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后首要的任务就是实现现代化,把社会主义建立在现代文明基础之上。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中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原则是一致的,是新的形势下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创新性体现。  相似文献   

8.
探微马克思农业理论的生态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农业理论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性理论,也是构建和谐乡村的理论基石.在考察马克思农业理论生态转向的历史背景基础上,本文梳理了马克思农业理论的生态转向:农业发展的技术转向(生态技术)、农业发展的知识转向(可持续发展经济)、农业发展的制度转向(生态政治)、农业发展的文化转向(生态文明),这些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益于农村生态危机的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政治经济学总是随时代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无不体现了政治经济学的时代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也在经历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国内国际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产生了对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需要。习近平经济思想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同时也对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经济学做出了重要理论贡献,开启了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新征程。新时代政治经济学从研究范围来说,包括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当代社会主义经济、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从研究对象来说,主要包含劳动、资本和生态三个核心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体现了劳动、资本和生态三重修复的有机统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形态,也是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要义,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在避免马克思指出的"经济人"的缺陷的基础上,在遵循他关于"人的一般本性"的基本规定的前提下,在对马克思考察的"变化的人的本性"的变化趋势的深刻把握中,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实践,对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这个根本问题做出回答。从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之间,存在着运用、发展与创新关系。证明"以人民为中心"这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的重要成果和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基本指南。  相似文献   

11.
《资本论》第二卷所阐明的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的这些重要的经济理论中,包含着许多对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发生效力的基本原理。学习《资本论》第二卷,正确掌握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深刻阐明的关于资本流通的理论,运用马克思的科学方法把其中对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发生效力的基本原理运用到社会主义经济中来,对于改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经营管理,改革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果和计划工作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资本论》第二卷的研究对象,基本结构和现实意义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第1大变革:对社会形态的认识,从单一的重点论转变到全面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看待社会形态,至少有两个基本角度:一个是社会制度的角度、经济社会形态(即一定经济基础和相应上层建筑的统一)的角度.此即"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理论.另一个是生产力角度、技术社会形态的角度.从这个角度看,人类社会迄今大体经历了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四个阶段.此外,马克思还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把社会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物的依赖、自由个性三个阶段即"三形态"说.  相似文献   

13.
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包括所有制论、分配论、市场经济论、发展论、开放经济论五个主要部分。它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版"、"建设版"、"市场版"和"实践版"。基于这一理论还处于初创阶段,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内容研究、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和实践”课题组 邓小平关于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的理论是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深刻地总结了我国实践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的历史经验教训,在指导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致富论”,主张勤劳致富,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理论中,从对生产条件的分析到对资本主义机械发展观的批判,都内含着深刻的生态意蕴,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为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要求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增长与自然取得和谐一致,保证后代公平地享有环境资源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的挑战。西方经济学因其阶级辩护性和体系的不科学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中国经济学的未来在于坚持马克思经济学的指导地位,恢复马克思的研究传统:一方面对当代的西方经济学各流派进行批判吸收,另一方面构建能反映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并能指导和推动中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经济学,进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  相似文献   

17.
张凯 《生产力研究》2007,25(11):3-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力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必须以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为指导。马克思在实物资产使用形态方面,以土地作为考察对象,对土地产权问题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在价值形态方面,指出股份资本(土地合作股份)是向新社会实际过渡的形式等。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闪耀着理论的光芒,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探求农地产权多元化实现形式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分配问题关系着人们的利益能否实现,决定着再生产发展,中国作为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满足人民利益需求、保证经济增长,就必须根据本国国情,坚定马克思理论指导,发展中国特色式分配制度。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以及新中国分配制度的演变和现存问题的概括,展示出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在我国的真实体现。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以所有制与分配的关系分析为前提,以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与分配的关系分析为基础,研究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问题,在揭示特定社会条件下收入分配特殊规律的同时,也分析了人类社会收入分配的一般规律。马克思分配理论的核心要义,奠定了我们深入认识和研究中国现行分配问题的理论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分配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致力于马克思分配理论的中国化实践,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理论成果。从新民主主义分配制度的确立,到按劳分配制度的形成,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形成,凸显了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毛泽东分配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习近平分配理论等马克思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创新性成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象和方法的创新、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创新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作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是揭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经济科学。构成这一经济科学的一系列理论观点,从经济制度理论到经济体制理论,再到经济发展理论,再到对外开放理论,是这一经济体系的主导理论。这些主导理论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主导理论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生成其他一系列衍生性的理论。主导理论和衍生性的理论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