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发晨与完善离不开对世界各国医疗保险事业经验与教训的扬弃.因此,本文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隶两个方面总结了国外医疗保险制度各种模武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其中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益的启示,以促进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庹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公平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具有收入再分配功能.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采用MT指数及其AJL分解方法,基于医疗保险受益视角研究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最终效应为负,原因在于制度间的垂直不公平和水平不公平,且垂直不公平为主要影响因素,垂直不公平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依次增加,水平不公平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中更为明显.另外,医疗保险报销能部分缩小由于医疗支出扩大的收入差距,且这种调节效果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最大,其次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最小.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制度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城乡居民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但是在这三项保险制度推进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首先应将居民险与新农合制度进行合并,建立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社会保障属性,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规范化建设与立法的理论前提。相关政策没有明确其社会保障属性,理论界也莫衷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脱胎于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是,与后者的性质已不可同日而语,它兼收并蓄了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内容,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初级医疗社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5.
李桢 《发展研究》2007,(10):82-85
论文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传统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对比分析,认为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从形式上看属于合作医疗制度,但实际上具有社会医疗保险的性质,将来应逐步朝着成熟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方向发展.当前应更多地强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中的政府责任,提出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强农村医疗保障立法以明确各方责任和保证制度发展稳定性,政府主导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供给并充当组织和监管角色,以及完善以财政资助为主体的多方筹资机制并不断提高筹资水平等.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3,(3)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促进我国的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我国目前农村医疗保险的主要形式,其能否顺利实施和运行,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建立的成败。  相似文献   

7.
汤捷 《时代经贸》2012,(16):111-112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基本医疗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研究基本医疗保险资金审计需关注的重点,分析了医疗保险制度执行及资金筹集、使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基本医疗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研究基本医疗保险资金审计需关注的重点,分析了医疗保险制度执行及资金筹集、使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5,(8)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已全面构建了涵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在内的医疗保险制度,此外还有各种商业保险机构提供的医疗保险产品等。我国已经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医疗保障网。但是在医疗服务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传统的医疗保险制度概况 (一)我国传统的医疗保障制度的内容我国传统的医疗保险制度主要由公费医疗制度,劳保医疗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三大部分组成。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是政府和企业举办的,主要在城市中实行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合作医疗是农村居民在自愿基础上形成的互助医疗形式。  相似文献   

11.
王津 《经济论坛》2007,(22):121-123
当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正在逐步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正在一些地区开展试点,如何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能否可持续发展,担当起农民的医疗保障责任,关键是建立一套医疗费用的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障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河北省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制度供给和农民实际需求的角度定量评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障能力.目前保障能力低下主要体现在筹资水平低、补偿水平低和农民受益面小等三个方面.应进一步增加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支持农民参加商业医疗保险;及时调整补偿方案;建立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补偿模式;建立健全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适应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周新发  孙明 《经济师》2012,(4):46-4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作为我国探索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创新,从2003年中央开始在全国试点推广,已经经历了9年的历程。在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原则指导下,地方如何进一步探索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承受能力、医疗服务供需状况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措施、运行机制和监管方式,是当前全面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医疗保险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湖南省郴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取得有益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了分析,探索完善新农合制度的具体措施,以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曹佩琪 《当代经济》2016,(30):53-55
为了调查农村居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观感受和评价,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状况,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对河北省石家庄、保定、唐山、秦皇岛等11个市近50个县(市)、区、村进行调研.结果显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农村居民对新农合相关政策不够了解、筹资水平偏低、参合者对受益程度的评价偏低等.因此,应当着力做好宣传工作、构建合理的筹资机制、切实保障参合者高质量受益等诸多措施,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助推河北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顺利整合.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历了从传统合作医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转变。本文回顾了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城镇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衔接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胡务 《财经科学》2006,(5):93-99
现阶段我国正加强社会保障的制度建设.在城镇,今后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首先保障其大病(住院)医疗和工伤;在农村,正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通过大病统筹的方式解决农民的医疗风险.农民工是一特殊群体,他们多数流动于城市和农村之间.他们是只参加城镇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抑或可以两者同时参加?本文作者根据大量的调查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鉴于两者的保障程度有限,近期不宜作出硬性规定,两者的结合可以提高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纵观世界各发达国家,都把建立和完善健康医疗保障制度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任务。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老龄问题而制定一系列老年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的医疗保障政策主要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几种保障模式。分析和研究这些政策,对于促进我国的老龄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医疗保险城乡统筹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政策背景 1998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08]44号),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大决策的指引下,建立了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的医疗保障制度框架,逐步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目标推进。  相似文献   

19.
为切实建立统一的农村医疗保障体制,解决农民“看病难”和“因病返贫”问题,本文试着依据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就改进和完善我国医疗保险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对策,提出建设性意见,分地区、分阶段地实施不同的医疗保险制度,以求实现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与城市的接轨,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为切实建立统一的农村医疗保障体制,解决农民"看病难"和"因病返贫"问题,本文试着依据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就改进和完善我国医疗保险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对策,提出建设性意见,分地区、分阶段地实施不同的医疗保险制度,以求实现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与城市的接轨,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