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人类带入了网络时代,网络政治参与正日益成为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网络政治参与对于改善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手段、提高公民政治表达的自由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然而,网络在以其独特的技术特性推动网络政治参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日趋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何应对网络政治参与的负面影响已成为政府和学者们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为人们认识政治文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种新型的政治文化形式——网络政治文化逐步形成.网络政治文化自出现开始,就凭借其自身的多元性、虚拟性和高时效性等特点,推动了公民政治参与发展.然而,由于网络发展过于迅速,我国缺乏相配套制度与设施,加之网络本身存在不足,使公民政治参与出现极端化和价值偏离等倾向.基于此,本文将重点探究网络政治文化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双重影响,进而提出通过积极培育和构建先进的网络政治文化,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加快民主政治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网络政治参与是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政治参与行为在网络领域中的拓展。从网络政治参与的表现形式、网络政治参与者的主体结构、互联网基础资源三个方面加以分析得出中国当前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其中公民网路政治参与中的非法参与、非理性参与以及参与的不平衡性的参与状况,将影响中国政治文明的进程.对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起到破坏和瓦解作用。并探讨了保障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有序性的对策建议:即从网络政治参与制度的设立及体系建设、加大电子政府信息公开、加大网络基础资源的投入、抓好学校教育、加强公民意识培育及营造良好的网络政治参与氛围六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网络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也影响和改变着人类政治生活的范式和政治参与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政治参与呈现出与传统政治参与相区别的诸多特点。新的政治参与主体、多元的政治信息来源、多发的政治参与触发点、复杂的参与动因、新的作用机制,使得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不仅获得了全新的参与手段和工具,而且以全新的理念和全新的作用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5.
网络政治参与是信息时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政治参与方式,正在成为政治参与主体行使民主权力、促进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网络政治参与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主要从这些问题出发,通过对问题的成因进行研究,有对应性地提出解决的方法,对于促进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诞生于上个世纪的网络信息技术,从根本上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带有颠覆性的众多改变当中,公众参与政治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一项重要内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跃居世界第一位。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公民的政治参与获得了更好的技术平台和更为宽松的政治氛围,公民获取政治信息、进行利益表达和参与政治决策获得了更加便捷的渠道,网络政治参与已经成为公民参与政治的重要方式。网络政治参与在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同时,也对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的风险与挑战。为了有效应对新媒体环境下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风险,必须畅通网络民意表达渠道,确立有效的政府回应机制;完善网络立法,推进网络法治建设;提高公民素质,培育理性的参与精神。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而且在论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时,提出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性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在这场伟大的实践中,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状况直接反映和决定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的整体水平,而农民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程度又直接决定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水平,这种政治参与,亦称参与政治,也是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标志。顾名思义,农民的政治参与是指农民(村民)参与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9.
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是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以河南省H市的部分村庄为例,指出目前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程度依然很低,分析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并对如何提高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网络政治视野中的民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民主建设,不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的特性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领域。网络已成为公民参政议政的一个重要平台,成为政府了解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网络正在改变中国。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实现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参与(Political Participation)又称参与政治,“是旨在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的普通公民的活动”。政治参与在当今社会非常重要。公民的政治参与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政治民主与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尺度。政治参与的广度、深度、参政孔道、方式、参与内容以及参与手段与技能等是政治参与水平的重要量度,它们结合起来便构成政治参与的实际形态,标志着政治参与的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12.
政治参与是近代的政治概念,是政治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变量。就是一定的政治主体从事政治的活动。政治参与的一般意义就是普通的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政治参与反映了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衡量一个社会政治民主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没有真正的公民政治参与也就不会有真正的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3.
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序性、积极性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课题.公民意识是民主意识的基础,宪法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我国传统的出世和入世思想都是以官本位为基础的,严重地制约着现代宪法意识、公民意识的发展.就公民的宪法意识问题进行探讨,认为胡锦涛总书记所提出的"三个至上"是我国当代宪法意识的灵魂,以此为指导促进理性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政治参与,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4.
目前,"90后"大学生已经统领了整个大学校园,他们肩负着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其政治参与意识的发展和政治素养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的加快,虽然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政治意识不断加深,但是其政治参与却仍然存在着参与意识与参与行为互相矛盾,政治参与冷漠化蔓延和政治参与目的的功利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针对西方代议制的困境,虽然西方主流政治学理论主张扩大公民政治参与,但也有个别政治学者主张限制公民政治参与.不过,无论是扩大公民政治参与论,还是限制公民政治参与论都有自己的理论不足.在我们看来,在对待公民政治参与时,既不能盲目地扩大,也不能一味消极限制,而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适时适度地引导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已经超越其原有范畴,成为人们经济、政治和生活的重要载体。而网络民主也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种重要实现形式,在对执政的共产党提出了新的要求的情况下,对新形势下的民主党派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何有效利用网络民主这一新的实现形式,加强自身建设,扩大自身影响,为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加强参政党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其影响已经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技术的应用也为全面突破传统民主形式的局限注入了新的生机,对民主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中国的网络民主仍然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其本身必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通过对网络民主的定义、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加以分析研究,进而对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完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朱茜 《经济研究导刊》2012,(24):303-304
当前大学生政治心理在呈现出积极向上的主流背后,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消极方面:动力不足、预期过高、动机偏离等等。为形成合力,进一步优化大学生政治心理,应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大学生自身方面,应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学校小环境方面,采用"客体优化途径";社会大环境方面,采用"主体间性优化方式"和"实践载体优化方式";网络空间方面,采用"网络阵地优化方式",在主题网站或网页上唱响优化大学生政治理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9.
公民政治参与是当代世界各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尺。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伴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公民政治参与也经历了曲折的三个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公民政治参与的主体、领域、意识、手段都发生了变化,从这些表面变化中可以透视其内在的嬗变:从革命型、动员型、激情化向建设型、自主型、理性化转变。未来中国,公民政治参与还将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口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公民的政治知识如何影响其制度化政治参与这一问题已越发受到关注。既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公民客观政治知识对其政治参与的影响作用,而有关主观政治知识影响效应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根据政治社会化理论和“结构—认知”框架,通过对11000份中国公民的有效数据的实证分析,检验了公民主观政治知识与政治参与的影响关系,以及在该关系中政治价值观的中介作用和市场化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主观政治知识对公民政治参与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治价值观在公民主观政治知识与政治参与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市场化正向调节着公民主观政治知识与政治价值观的影响关系。通过对政治价值观作用机制的检验,文章扩展了关于政治社会化理论的应用认识,为有效提升公众制度化政治参与、增进公民政治知识作用发挥、强化市场化要素调节效应等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