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增值型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重要趋势,不仅在国内外的审计实践中正在接受检验,而且经济学理论和管理学理论也为其提供了理者论基础.本文就受托责任理论、内部控制理论和价值链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基于受托责任理论、内部控制理论和价值链理论的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2.
缘起于Jensen和Meckling的委托-代理理论认为,政府部门会计也要承担受托责任,对政府部门实施及时、有效的审计监督,履行财产受托责任(accountability in property)和管理受托责任(accountability in management).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趋势,政府部门内部审计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加强管理:内部控制责任刚性化、内部控制责任主体多元化、扩大内部控制测评范围及其应用领域、侧重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控制环节、内部控制(准则)测评标准体系化、关注公共部门的责任与风险.  相似文献   

3.
张晓磊 《时代经贸》2007,(5X):23-24
本文从内部审计建立的背景入手,通过对受托责任理论的研究分析指出内部审计源于企业内部需要,从内部审计产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阐述了受托责任是内部审计产生的根本动因。  相似文献   

4.
张晓磊 《时代经贸》2007,5(5):23-24
本文从内部审计建立的背景入手,通过对受托责任理论的研究分析指出内部审计源于企业内部需要,从内部审计产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阐述了受托责任是内部审计产生的根本动因.  相似文献   

5.
王强 《时代经贸》2010,(20):112-113
从受托责任理论的角度来理解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需要先分别探讨公司治理与受托责任、内部审计与受托责任的关系。一、公司治理:确保受托责任系统有效运行的制度安排公司治理与受托责任的关系,这里强调:(1)公司治理是一套制度安排,它是受托责任系统中的一种控制机制,其最终目的是确保受托责任系统的有效运行。(2)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是股东、董事会和高管层之间的受托责任关系。利益相关者与组织问的受托责任关系受到重视,但从公司的长期发展、公司治理失败的教训来看,我们不能否认,股东、董事会和高管层之间受托责任关系在公司治理问题中仍处于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6.
夏珍珊  武春亮 《当代经济》2016,(26):112-113
内部审计增值是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重要趋势,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在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动因激励下,正努力地寻找各种方式来增加审计的价值.以全价值链理论为指导对内部审计进行改革,可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为企业增值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本文论述了内部审计的定义以及内部审计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并结合J公司推行的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战略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来进行内部审计增值研究.  相似文献   

7.
内部审计实质是对本部门、本单位经济活动的再监督,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的立足点应该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帮助管理部门这一代理人(外围的委托代理关系)更好地履行其受托责任,监督企业内部各部门、分公司的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内部的委托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8.
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任务,健全和完善内部审计的监督机制是良好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要求。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角度,对受托责任的根源和内涵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公司治理、内部审计与受托责任的本质关系,并从受托责任角度探讨了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审计人员及内部审计工作受控于单位领导,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内部审计的职能被弱化。建立完善内部审计法规,强化受托责任主体的受托责任及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确保内部审计职能在高校内部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0.
内部审计作为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控制机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质量好坏,是关系到其能否发挥更大作用的关键。本文针对内部审计机构中存在的审计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提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唐宁 《新经济》2016,(6):123-124
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的有效内控手段,其价值增值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企业价值链上的一项环节与活动,内部审计要为企业实现价值增值,就要取得企业管理当局的重视、转变审计观念、建立内部控制评价新模式、更新审计手段等途径和方式,帮助企业改进经营程序、增进部门交流、加强风险管理、增加核心竞争力、提高经营收益,为企业增加价值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邱田春 《现代经济信息》2011,(13):124-125,127
增值型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重要趋势,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和研究人员都在致力探索完整的理论。本文简单分析了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形成基础,阐述了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特点,并结合案例做出了思考。进而讨论了其实现增值目标的保证条件。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的政府绩效审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林 《经济师》2009,(5):190-190
文章以公共受托责任与控制、内部控制间的关系为基础,深入分析我国政府内部控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论证其与政府绩效审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和现代企业制度两个方面论述了审计在现代大中型企业中的地位,并认为内部审计具有制约、促进、提供信息、参谋与助手等作用,重点探讨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的九种方式以及充分发挥作用应具备的相应条件。  相似文献   

15.
从受托责任理论的角度来理解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需要先分别探讨公司治理与受托责任、内部审计与受托责任的关系. 一、公司治理:确保受托责任系统有效运行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6.
罗廷明 《当代经济》2014,(20):126-127
增值型内部审计是以企业增值为内部审计的目标,符合企业内部审计的实质,从EVA的角度探讨内部审计增值目标是增值型内部审计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主要阐述以EVA为核心的增值型内部审计的运用现状,提出有效的基于EVA的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增值途径,以促进企业收益的最大化和企业内部审计成本的最小化,促进内部审计增值目标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内部审计职业实务准则》中对内部审计的定义,将内部审计纳入企业价值链,分析了内部审计的增加价值的途径,对内部审计如何增值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内部审计模式的发展变化对于内部审计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内部审计从发现型、符合型向预防型、增值型审计发展,与之相匹配的审计模式的转换与创新也势在必行。文章将增值型内部审计模式的基本理论与企业增值型审计模式转换探索实例相结合,简要分析创新审计模式的转换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内向型管理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部审计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摆脱传统的财务受托责任关系的束缚,而是向管理受托责任关系拓展,内部审计也由此体现出超越一般监督职能的全新功用。通过对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的认识,探讨在组织内部开展的管理审计-内向型管理审计的特征,以及在内向型管理审计实践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增值,即增加价值。增值型内部审计,即能为组织增加价值的内部审计。增值型内部审计并不是一种新生的审计类型,它是内部审计功能拓展的表现。1999年IIA的年会对内部审计做出了全新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