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要改革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以上重要论述为今后财税改革确定了新的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是党中央从治理国家的高度,对新时期财政职能作用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准确把握改革内涵,积极谋划推进改革的具体措施,对促进财税工作服务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自建国以来,围绕财权与事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一直是我国政府所关注并不断尝试的一个重要问题。构建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财税制度,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关系、发挥二者积极性的重要举措。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制度。  相似文献   

5.
朱珍 《财政科学》2021,(2):39-48
现代财政制度包括税负公平、调节有度的税收制度体系,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这三者与地方积极性的发挥可以喻为“做大蛋糕”“分好蛋糕”“避免抢蛋糕”的关系.然而,在现行的财政制度下,中央地方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仍然不够明晰,地方财政自给度相对较低,转移支付与预算制度欠规范,影响了地方积极性的有效发挥.应对照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总结基本公共服务、医疗卫生领域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分配经验并适时上升至立法高度,加快消费税下划地方步伐,加强政府性基金预算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并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的力度,适当缩减专项转移支付品类与金额并对预算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此外,加强对省级以下政府在财事权分配制度上的检查,督促省级以下政府出台与完善政府间财事权分配具体方案,为发挥地方积极性与创造力奠定物质基础与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6.
贾康  程瑜 《中国税务》2014,(1):20-2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冶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意味着,在1994年实行分税制之后的新一轮财税改革大幕将启。  相似文献   

7.
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并明确指出,未来财税体制改革的战略方向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具体包括建立现代预算制、现代税收制度以及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体制.通过财税体制改革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公民与公权的关系,从而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五部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对财政的定位和财税体制的根本目的做了全新的、深刻的表述,明确了财税体制改革的八项基本目标,即"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提出了规范和改进预算管理、完善税制改革和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三个方面财税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为新时期财政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根据深化财税改革的总体要求,贵州省天柱县财政局课题调研组就如何深化县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调研。一、天柱县财政现状近年来,天柱县财政工作紧  相似文献   

10.
正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之后,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而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表现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被率先通过并将付诸实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而现代财政制度是由预算管理制度、税收制度、事权与支出责任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  相似文献   

12.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核心就是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体制。本文通过对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问题的理论分析,勾画出了地方税体系框架,并时构建"五级政府"下的"三级财政"、适度上收部分事权、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和改革省以下财政体制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资讯     
《中国传媒科技》2014,(21):26-27
财税改革框架初定 据新华社10月8日报道,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向社会公开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具体方案。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首要内容,确保2016年基本完成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和任务,2020年各项改革基本到位,现代财政制度基本建立。 新一轮财税改革将会分步推进,主要包括3大任务: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指出,这3大任务是有逻辑关系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是基础,要先行;收入划分改革需在相关税种税制改革基本完成后进行;而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需要最化指标并形成有共识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霍文嘉 《中国外资》2013,(20):83-83
日本在二战之后建立较为完善的现代国家预算制度,其中特色做法是其政府将地方财政计划作为地方政府预算的中心环节,实现地方公共支出自给自足。其预算制度与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对于切实推进中国分税制改革,发挥地方政府财政计划功能、改革政府财政架构、建立公开透明的政府财政预算体系以及制定科学的地方财政保证方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政府采购》2015,(3):43-49
针对当前政府采购改革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江苏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处在2014年组织力量编写了政府采购课题汇编,目的是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法规制度、更好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找寻解决操作层面出现的新问题的方法,最终实现从程序导向向结果导向的转型。课题汇编总共分为五大部分,由于篇幅限制,本刊将分五期进行刊登,本文为第三部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依法治国的决定,深化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是依法实施政府采购管理的重要内容。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财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频发,暴露出我国行政主导的应急财政机制在运行环节存在诸多弊端。在保证经济平稳有序发展的同时,实现财政事权与支出平衡、优化应急财政愈加关键。现有应急财政运行环节中存在应急预算资金配置不合理、央地事权与责任划分不清、监督机制缺位等问题,导致难以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制度法治化。从内在逻辑出发,必须重构应急资金管理体系,合理划分央地应急财政关系,健全应急财政监督制度,从而推动应急财政机制实现法治化。  相似文献   

17.
<正>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高屋建瓴地提出,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这意味着我国的现代财政制度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沿着我国财政制度现代化体系建设的时间轴线看,政府会计改革也在同步驱动,全面推动着财政制度现代化体系建设的稳健开展。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那么,现代财政制度与全口径预算管理有何必然联系?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要将包括非税收入在内的所有政府收入纳入预算体系,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不让非税收入成为预算监督的"制度性漏洞"。可见,全口径预算管理的重点在于非税收入。湖南作为率先在全国探索和推行非税收入管理工作的省份,能否在全口径预算管理方面有所突破?这是各级  相似文献   

19.
财政韧性是当前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根基与有力保障。笔者基于财政分权影响财政韧性的逻辑机理,运用2005—2020年省级层面面板数据,评估地方财政韧性,并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VAR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影响地方财政韧性的现实逻辑。结果显示:(1)地方财政韧性水平呈先升后降的倒“U”趋势,区域间存在异质性,呈“东高西低”空间分布特征。(2)短期来看,财政收入分权对地方财政韧性具有促进作用,财政支出分权对地方财政韧性具有抑制作用;长期来看,地方财政韧性水平的提升具有惯性,地方财政韧性对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脉冲的响应均为正,但不具有持续性。鉴于此,建立推动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制度,提升地方财政应对外在冲击的能力;深化税收制度改革,提升地方财政恢复能力;继续推进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提升地方财政成长能力;规范落实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提高地方财政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新疆金融》2013,(5):22-36
1994年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规范了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调动了中央、地方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财税收入的稳定增长。但该体制还不完善,突出表现在当前普遍存在的地方财政困难尤其是县乡财政困难。本文在比较借鉴主要国家分级财政体制的基础上,提出改革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体制的总体设想——科学界定政府职能,建立"扁平化"的财政层级框架,合理划分中央、省、市县三级事权和支出责任,改进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财权与事权相呼应的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