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12年2月份美国开启美缅关系正常化进程的“破冰之举”后,欧盟、澳大利亚等西方经济体纷纷紧随其后,部分解除对缅甸制裁,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也开始不断加强对缅甸的经济援助和投资。西方国家在对缅甸实施长达20多年经济制裁后,为何再度争相拉拢缅甸?  相似文献   

2.
1950年6月8日,中缅两国正式建交。1988年缅甸军政府上台,西方国家对缅甸采取严厉的经济制裁,中缅两国关系继续保持友好发展。25年来,中缅双边贸易合作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缅甸民主化改革浪潮下,中缅双边贸易合作面临巨大挑战。基于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及地缘经济互补优势,未来中缅双边贸易合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正1949年12月16日,缅甸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6月8日,中缅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缅甸成为最早承认新中国的非社会主义国家之一。1988年,缅甸军政府上台,西方国家纷纷对缅甸实施经济制裁,中缅两国关系继续保持友好发展,双方高层互访频繁,政治互信加深,有力地推动了两国关系全面、快速发展。25年来,中缅双边经贸合作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尹鸿伟 《大经贸》2012,(10):18-21
"地缘政治和现实利益所决定,外力介入很难在短期内撼动中缅友好关系;真实情况是,目前能够真正影响缅甸的只有中国和美国。"11月1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历史性访问缅甸,分别与缅甸总统吴登盛和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举行会晤,并在仰光大学举行演讲,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访问缅甸的在任总统。尽管奥巴马此行还包括访问泰国和柬埔寨,并出席在金边举行的东亚峰会,但后者似乎被全世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西方舆论普遍认为,奥巴马在连任总统后随即出访缅甸,反映了美国对与缅甸邦交正常化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能源等原材料的需求急剧上升。由于缅甸的能源资源丰富,中缅地缘相近,中缅在能源安全、政治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使中国与缅甸的能源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密切程度,中国在缅甸投资中的负面效应对未来中国在缅经济活动形成了挑战,印度、泰国与中国在缅甸的能源竞争在新的条件下将会更加激烈。为妥善处理双方利益争端,寻求双方共同利益面,创造共赢。我国需要积极推动和介入缅甸国内政治改革,保持和发展与缅甸良好的政治关系,更好协调彼此核心利益,加强公共外交,妥善处理与缅甸国内的反对派和民众的关系,寻找彼此优势合作,互利双赢、共同发展,在缅甸能源合作领域上,中国需要建立各能源消费国之间的平衡,减少不良竞争,风险共担。  相似文献   

6.
缅甸自1988年对外开放以来,中国一直是其最大的投资来源国,中缅经贸合作多年来发展良好。2015年以来,缅甸内政外交发生较大改变,这对中缅经贸合作有一定影响。长期来看,中缅两国在能源、对外投资引进和农业等领域的合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7.
缅甸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是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外交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提升我国在缅甸的国家传播能力,切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强化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这将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地区的建设发展。当前中国对缅甸的传播策略存在效果不佳、沟通不畅等问题,需要从议程设置角度积极改善缅甸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消极认知。通过发挥中国媒体、企业的作用,以多样的传播渠道拉近两国民心,制定对缅甸精准传播策略,从而提升我国对缅甸的国际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8.
缅甸是中国西南边疆的重要邻国,中缅关系的友好稳定对于两国利益都十分重要。虽然近年缅甸国内民主化进程使得中缅关系出现了一些波折,一些中资项目受到影响,但是中缅关系整体依然稳定,经济合作整体依然前景光明。中国未来在对缅加强合作方面,需要适当加强公共外交和民生外交。  相似文献   

9.
<正> 我国与缅甸山水相连,边境线长达2185.7公里。从古老的“西南丝路”到现今蓬勃兴旺的中缅边贸,两国通商贸易从未间断过。 (一)中缅边境贸易的历史 中缅边贸由来已久。古代的“西南丝路”(又称“五尺道”、“僰道”),其中的一段就是由云南的滇池经永昌、畹町到缅甸的勃生,这可以说是中缅边贸的最早开始。到了近代,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中缅边贸处于基本停滞的状态,如果说还有一些贸易的话,那就是殖民者通过边贸口岸将鸦片等运入中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对缅甸的投资存量不断上升,而流量却出现剧烈波动和呈现下降趋势,中国对缅投资受阻.缅甸非政府组织(NGO)的发展和对中国投资的阻挠是其中的关键因素.通过研究发现,缅甸NGO乱象、西方国家支持、NGO在缅甸的影响力扩大是中国对缅投资受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跨境交易"与"电子商务"双引擎的拉动下,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新业态在全球范围内异军突起,快速发展。德宏与缅甸有503.8公里的边境线,州内居住的5种世居少数民族与缅甸的掸、克钦等民族为跨境民族,胞波情谊深厚。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德宏一直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境内关外"特殊监管模式和"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加速了中缅经贸、金融和信息合作步伐,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为发展中缅跨境电子商务创造了良好的经贸、平台、物流、人文和支付结算等条件,中缅跨境电子商务起步发展,为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少走弯路,对中缅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结合中缅跨境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实地问卷调研结果分析,本文重点对中缅跨境经济合作过程中突破边界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效果进行探讨,提出中缅双方应着力加强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沟通协调机制、降低非关税壁垒,加大各方面的支持力度以突破边界效应,实现中国与缅甸跨境经济合作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林锡星 《大经贸》2003,(12):88-88
中缅贸易关系源远流长.早在1954年,两国就签订了第一个贸易协定,1971年两国新签的贸易协定规定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20世纪70年代起,缅甸每年派贸易代表团参加广交会,中方每年参加缅甸珠宝交易会.中缅经贸关系涉及双边贸易、经济技术合作和劳务等领域.  相似文献   

14.
云南毗邻缅甸,是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的排头兵与火车头,肩负着特殊责任和使命,发挥着示范和引领作用。面对参与建设中缅经济走廊的困境,亟需云南树立大局意识,全力支持与支撑国家战略的实施,充分发挥火车头与排头兵作用,主动作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全力支撑中缅命运共同体建设,全方位参与中缅经济走廊建设,全面提升对缅开放水平。  相似文献   

15.
吴萍  段万春 《商业研究》2008,(1):119-122
货币在各国间兑换的无障碍是GMS国家贸易便利前提条件。目前在中缅两国之间正常贸易和经济合作中都存在着货币兑换障碍,该状况的存在对外贸易、投资等构成一定的危害。为此要了解缅甸金融和外汇管制的状况和导致货币竞争障碍的重要原因,采取相关对策,促进中缅贸易健康、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向永吉 《大经贸》2007,(10):69-69
2007年9月15日,第四届世界缅华同胞联谊大会在香港隆重举办。来自世界各地200余万缅华同胞的代表共1000多人参加了这次盛会。出席大会的嘉宾有: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马儒沛,中国侨联副主席李祖沛,中央政府驻香港特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黎桂康,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解晓岩,缅甸驻香港总领事叶敏旺,美国缅甸研究基金会主席魏久安,港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席陈守仁,香港特区政府原律政司司长梁爱诗,香港特区政府原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以及香港、澳门与海外的缅华社团侨领。  相似文献   

17.
在依洛瓦底江畔,人们传诵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远古,太阳神和龙公主相爱,不久龙公主生了三个龙蛋:一个化作宝石;一个变为女娃,由神仙亲自送往中国,后来当了中国的皇后;第三个孵成男婴,长大成为缅甸有名的国王——骠苴低,从而,人们都说中缅两国人民是太阳神的后裔,亲如手足的同胞."胞波"(缅语,即同胞和亲戚之意)是缅甸人对中国人的亲切称呼.敬爱的陈毅同志曾为中缅"胞波"情谊写下了热情的赞歌:"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  相似文献   

18.
"地摊银行"是人们对中越、中缅边境地区民间货币兑换机构的戏称,是伴随边境地区经贸发展出现的一种特有现象,其产生和发展有自身的特殊背景和客观必然性,对当地经济金融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地摊银行"的存在反映出中缅贸易结算机制缺乏政策的有效支持,国内商业银行服务水平较低以及"地摊银行"服务的灵活性。应推动中缅双边合作机制,申请在姐告试点开办人民币与缅币兑换业务,鼓励我国商业银行到缅甸靠近瑞丽的边境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提高边境商业银行服务水平,促进"地摊银行"规范化、合法化。  相似文献   

19.
雷扬 《中国报业》2022,(11):35-37
当下的西方社会,面临突发性危机和结构化风险的双重侵扰。压抑、焦虑、怀疑如同阳光下的阴影,成为西方社会一种无法抗拒的心理结构。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为中国故事赋能,通过组织传播和群体传播,在视频化、互动化和智能化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中国智慧和中国审美,为西方民众心理困境提供中国方案,是中国国际传播的现实方略。  相似文献   

20.
李光斗 《中国广告》2014,(5):125-126
正互联网传播正在颠覆各行各业的传统思维模式,传统的营销工具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营销经典"整合营销传播"当然首当其冲。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IMC)在上个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后曾风靡一时,整合营销传播强调的就是多种媒体只传播一个声音,以加强品牌的识别度,但在移动互联和社交媒体新浪潮的冲击下,自媒体兴起,信息碎片化、媒体渠道多元化、消费者兴趣点分散等等都对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