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税收基本法作为税法体系中的一般法,对税收共同性问题进行规范,用来统领、约束、指导、协调各单行税法、法规。比较分析国外税收法律体系和税收基本法的主要内容,对我国税收基本法的立法规模与架构、适用范围及税收划分、基本原则与概念的规定、权利义务的规定等方面富有启示。 相似文献
3.
4.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关键环节,税收基本法的设立引起了理论界与实践部门的高度关注。本文从税收属性特征入手,分析了国外税收基本法的设立逻辑及特点,讨论了其对我国税收基本法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税收立法权的特征 税收立法权是国家立法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政权机关依据一定程序制定、颁布、实施、修改、补充和废止税收法律、法规的权力。广义的税收立法权还应包括税收法律的解释权,因为任何一项税收法律都只能由制定这项法律的立法机关或经授权的执法机关负责解释。它与税收行政权和税收司法权一同构成了税权。在税收的立法、行政、司法权中,税收立法权是最基本的、原创性的权力,是税收行政权和司法权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税权划分和合理分权是其核心内容。税收立法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相似文献
6.
一、当前税收征纳关系不和谐的主要表现(一)我国税收法制的不健全阻碍了税法的有效执行。目前,我国税收法制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税收法制不健全。我国现行税法中,只有四个法律是最高权力机笑立法的,应起税收母法作用的税收基本法还没有制定,其余法规都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制定的暂行条例,税收立法级次较低; 相似文献
7.
《税收基本法》已列入全国人大五年立法计划,确立和贯彻税收的基本原则是《税收基本法》立法的核心工作之一。为此,建议借鉴国内研究成果和国际经验,在《税收基本法》的立法工作中确立和贯彻税收法定主义原则、财政收入原则、税收公平原则、税收效率原则,并对相关税收原则的关系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8.
金融基本法之间的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我国金融立法进程的不断加快和金融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目前,我国金融法律制度已基本建立,金融行政和金融市场也基本上有法可依。但在实践中,却经常遇到运用金融法规的矛盾和不协调,归根结底是金融基本法之间的不协调。因此,加强对金融法之间,尤其是金融基本法之间的协调性研究日益重要。本文以《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和《票据法》为例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 《金融发展研究》2003,(1)
随着我国金融立法进程的不断加快和金融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目前,我国金融法律制度已基本建立,金融行政和金融市场也基本上有法可依.但在实践中,却经常遇到运用金融法规的矛盾和不协调,归根结底是金融基本法之间的不协调.因此,加强对金融法之间,尤其是金融基本法之间的协调性研究日益重要.本文以<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和<票据法>为例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11.
12.
设置税收保全的目的
修订后的<税收征管法>在为税务机关增设如税收保全、税收行政强制执行、离境清税、代位权与撤销权、税收优先权等许多权力的同时,也增加了诸多限制性条件,特别是程序性的限制,以体现依法治税、税收法律主义的要求.这表明,虽然权力增设的目的是确保国家税款不因纳税人的干扰而流失,使税收债权充分实现,但是税务机关在保证国家税款及时足额征收的前提下,并不能藉此对相关纳税人进行惩罚而造成额外的负担或损失. 相似文献
13.
完善我国依宪治税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依法治税的根本前提是依完治税,但是我国现行宪法中涉税规定仍然存在着不完善、滞后性以及与单行税法的冲突等问题,我们必需在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依完治税的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确立税收法定主义的宪法原则,完善宪法中纳税主体的规定,合理划分税收立法权限。 相似文献
14.
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新征管法).这是税收法制史上的一件大事.新征管法集中体现了加强、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维护纳税人合法权利,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立法宗旨,重新界定了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的权利义务,尤其是对税收执法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15.
征管法第88条与征管法自身有关规定衔接时引发的问题 1、税务机关是否有权对罚款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有著者认为:从征管法第8 8条第3款的字面规定看,税务机关似乎可以对罚款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但结合征管法第40条的有关规定不难看出,税务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的对象只能是当事人未缴纳的税款及相应的滞纳金,未提及对罚款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因此,税务机关无权对罚款采取强制执行措施.①对此观点,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6.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主要做了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由现行的33%、24%和15%统一确定为25%;取消了对生产性外资企业实行的免二减三政策和对出口型企业减半征收的优惠政策等六方面的调整,新法的实施统一了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7.
税收执法与纳税服务是法律赋予税务机关的重要职责,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本文尝试运用经济学中的最优理论来分析税收执法问题,试图阐述其与传统分析不同的经济学涵义,并结合我国税收实践,就合理处理税收执法与纳税服务关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钟广池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3(1)
税收执法内控机制的建立对于推进依法治税、防范和规避执法风险具有重大意义.建立税收执法内控机制的具体思路是继续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税收执法风险防范体系,健全监督检查管理体系,深化税收执法责任制,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颁布实施后,尽快出台与之配套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制度是确保新、老税制平稳过渡的有效保障。本文从政策执行的层面,就目前《企业所得税法》实施过程中与旧税制政策衔接的有关"冲突"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中的税收调控客体是具有有限自利、有限理性、有限自律等特征的“现实经济人”。税收调控客体的三个特征决定了其税收意识和对税收的敏感程度、税收调控下的行为调整能力及方向方式,从而影响税收调控目标的实现程度、税收调控秩序和成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