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胡云飞 《消费导刊》2009,(18):147-148
清末民国时期的证据制度是中国传统证据制度近代化的初始阶段。这种初始性在证明标准方面表现为立法没有就证明标准进行正式的规范,甚至没有出现证明标准这一概念。但相对于传统的证据制度,近代的证据制度对于司法官在认定事实方面毕竟出现了一定的限制。这些限制主要是要求当事人用证据证明主张的主要事实必须要达到能够使法官产生强固心证的程度。不足之处是,这一时期的证据标准在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领域几乎没有差别,这可以说是当时法律关于证明标准规定不成熟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自由心证,又称内心确信,源自法文l、intimeconviction,是指证据的取舍和证明力的大小,以及案件事实的认定,均山法官根据自己的良心、理性自由判断,形成确信的种证据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对于各种证据的真伪、证明力的大小以及案件事实如何认定,法律不作具体规定,完全听凭法官根据良心和理性的指示,自由地判断。法官通过对证据的审查、分析、综合、判断在内心形成信念,就叫做“自证”,“心证”达到无任何合理怀疑的程度,就叫做“确信”,法官通过自由判断证据所形成的“内心确信”这样种心理状态,就是法官作出判决的直接依据。1808年《法国民事诉讼法典》342条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自由心证制度,给了法官充分的自由裁量权,有利于调动法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可以让他们根据具体案件的不同情况,分析,判断和采用证据.然而,由于法官的良知、学识.理性等并不同一,不同的法官可能面对相同的案件事实做出不同的判决.而且在有些案件中,法官可能根据自由心证,过分行使权利,不利于案件的公平审理.因此,法官有必要在受程序上一系列的制度规制,限制法官的"自由",以此来确保案件的公正审判,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维护国家的司法公正.本文就在程序上如何规制法官的"自由"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何浩  陈红光 《商》2014,(9):154-155
民事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材料,民事诉讼制度离不开证据制度,民事证据制度是民事制度的核心和灵魂,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民事诉讼证据制度体系,这就需要人民法官在民事审判中充分行使法律赋予的自由裁量权。本文结合我国民事证据制度的现状,从民事举证时限、事实认定及举证责任分配等角度分析法官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必然性、体现方式以及探讨如何行使和完善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5.
《商》2015,(23)
在知识产权法律中,关于对证据的规定较少,法官能够直接运用的证据法律规范则更少。诉讼证据作为诉讼核心的问题理应引起足够关注。然而,与其他证据相比,知识产权的诉讼证据有其特殊的特征。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诉讼证据理论方面研究,对知识产权实务案件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宇  黄河 《消费导刊》2013,(11):211-211
就司法证明模式而言,我国现行证据制度属于自由心证制度的范畴,法官在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过程中主要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进行判断,在判断的过程中,法官享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7.
赵岩 《消费导刊》2009,(20):141-141
法官释明权对促进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实现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完善我国有关的法官释明规范,是完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证据领域之中,法官释明权一方面可以防止法官心证的秘密性,另一方面,能真正有助于充实审理内容,及时保护当事人之实体上及程序上利益,从而解决法官职权范围界定问题,使其更好实现为当事人程序主体地位服务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徐海仁 《商界》2009,(10):140-143
法官们常陷入两难:如果不承认电子信息可以证明案件事实,无疑是自欺欺人;但直接引用电子信息所反映的事实,又不符合诉讼法的规定。那么电子信息证据到底该如何取证呢?  相似文献   

9.
补强证据规则与工商行政执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强证据规则,是指某一证据由于其存在证据资格或证据形式上的某些瑕疵或弱点,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必须依靠其他证据的佐证,借以担保其真实性或补强其证据价值,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补强证据规则最初出现在刑事诉讼领域,其设立宗旨在于保护处于弱势的被告人的权利,防止对案件事实作出错误认定。《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第71条基于行政诉讼当事人地位的不对等性,引进了补强证据规则,该规则一般只能适用于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认定的案件事实的判断,不应适用于对原告主张的案件事实的认定①。该规则无疑将对工商行政执法实践产生重大影…  相似文献   

10.
经听证会主持人询问,当事人不能出示有关资格证书,“主张一”不能成立。因“主张一”为另两条主张的基础,“主张一”不成立,另两条主张亦不成立。所以案件调查人员证据有力,主张正确,依据合法,处罚得当。本案经过后续程序,当事人接受处罚,顺利结案,行政机关执法活动的客观公正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当事人基本情况当事人基本情况关系到责任主体和当事人的责任能力,非法成立的组织从事违法行为,应以有关责任人员为违法主体,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从事违法行为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实践中判断当事人基本情况是否清楚,我们要求办案机构提供当事人《营业执照》、有关登记证或身份证复印件,不能提交复印件的,要求提供有关发证机关的证明材料。达到了上述要求,就可以认定当事人基本情况清楚。二、关于事实和证据情况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充分,是案件核审的重点,也是最不易把握的难点。所谓基本事实,就是当事人违反…  相似文献   

12.
视点背景10月20日,备受全国关注的北京宋庄画家村画家李玉兰索赔案在北京通州法院宋庄法庭再次开庭。法院认为,原告李玉兰与被告马海涛所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被法院确认无效后,双方应按各自的过错程度承担相应责任。马海涛作为出卖人在出卖时即明知其所出卖的房屋及宅基地属我国法律禁止流转范围,其在出卖房屋多年后又以违法出售房屋为由主张合同无效,应对合同无效承担主要责任。李玉兰要求马海涛赔偿损失的诉讼请求理由正当,证据充分,予以支持。法庭宣判:李玉兰所购房屋的原房主马海涛,赔偿李玉兰损失185290元。主审法官介绍说,这个赔偿是被告马海涛对原告李玉兰信赖利益损失赔偿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据此前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的终审判决,马海涛支付李玉兰房屋及添附部分价款93808元。两项合计,马海涛应该赔偿李玉兰信赖利益损失近28万元。  相似文献   

13.
《商》2015,(19):233-234
司法实践中,司法腐败成为困扰我国司法领域的顽疾,因此需要对法官的裁量权进行一定的约束。现实中案件在法庭审理结束后,大部分要经过审判委员会讨论或院长等的审批,才能最后做出判决书,这种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行政决策模式,不但对制约法官裁判权的作用有限,而且使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系列审判原则、制度流于形式,不利于程序正义的实现。鉴于此,我们可以探讨通过利用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来制约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如通过召开庭前会议、规范庭外证据调查、独立的量刑程序、判决书说理以及上诉权、申诉权来制约裁判权。  相似文献   

14.
蒯会敏 《商》2014,(41):214-214
对于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学术界存在存置论与废止论两种不同的观点。在2013年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较为完善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在随后修订的新《民事诉讼法》却回避了这一争议颇多的问题。我国偏重追求实体正义价值的法律文化传统中,不存在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所设立的制度基础,同时我国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也缺乏对于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现实需求。因此,我们应当废除当前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由法官依照自由心证原则对于证据进行取舍。  相似文献   

15.
举证责任是诉讼当事人对法律直接规定的事项或者自己提出的主张,向人民法院提出证据证明其真实性的责任,否则将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举证责任的分配就是败诉风险的分配,因此了解《行政诉讼证据规定》中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的新规定,对于在工商行政执法实践中正确地收集和妥善地保管相关证据材料,以防在涉讼时处于不利的地位,具有重大意义。一、工商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一)在工商行政诉讼中,被告(工商机关)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一般认为,举证责任包括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当事人对其主张的事实所负担的提供证据加以证…  相似文献   

16.
民事审前程序是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审前模式的选择决定了一个国家选择怎样的审前程序。我中审前程序模式构建由审前程序与庭审分离和法官主导模式组成。审前法官模式有三种制度:证据交换制度、会议制度、释明制度。  相似文献   

17.
三大诉讼法都对证据形式进行了规定,法定的证据表现形式是证据能否被法官采纳的关键。单位作证制度作为我国所特有的一种证据制度,在饱受争议的环境下依然为我国司法实践所采纳,如何使单位证明制度更好的发展,应完善单位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18.
《商》2015,(30)
<正>一、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法律规定刑事证明标准是指刑事证明主体根据法律的规定,运用证据证明待证事实所需达到的程度。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的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二)  相似文献   

19.
一、以证据三性为内容进行质证,提高听证质证质量行政诉讼证据规则规定,作为行政处罚定案的证据应当具备三性,即关联性、合法性和真实性。其中关联性是前提,不具关联性无须进行合法性和真实性审查;不具合法性则否定其价值,直接予以排除;而无真实性则不具证明作用。行政诉讼中法庭审理案件,当事人围绕证据三性就证据的证明效力展开质证。根据证据的证明效力,法官作出判断,确认案件的事实能否作为定案的依据。实践证明,围绕证据三性质证大大提高了庭审质量,维护了司法公正。相对于行政诉讼程序庭审质证,目前行政程序听证质证还存在着不足,主要…  相似文献   

20.
陈静怡 《商》2014,(9):172-172
民商事审判证据使得当事人请求法院确认其主张,并且在诉讼中维护期合法权益的手段,也是法院据以开展诉讼活动、判定案件是非的重要依据,对于诉讼的开展是非常有意义的。文章将对民商事诉讼的主要证据规则进行阐释,对于证据采信的标准化规范进行分析,对于健全的证据交换制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