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千里 《企业文化》2008,(11):30-32
似乎没有一个品牌,由盛而衰之后,又具有如此强烈的复兴意识!孔府家酒的成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奇迹;孔府家酒的败局,伴随着几乎同时的秦池、三株、红桃K等的沦落,已经尽人皆知;然而,与众多昙花一现的品牌不同的是,孔府家酒衰落后的不懈追求,让人看到了重生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资讯     
《商界》 《旧瓶新酒三株变局》1997年3月,成都三株公司以虚假病例宣传促销,被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曝光后,三株公司被迫从“全面促销”转向“全面整顿”,三株由此开始十五万营销大军的大裁军。随后,三株总裁吴炳新向每一个总部员工宣布,推行新的企业经营模式:即实行产权和经营权的彻底分离,自己辞去了集团总裁职务,由张出任集团总裁。张上任后第一件事便是继续启用三株品牌,并不惜一切代价擦亮之,同时重新确立了三个产业方向:药品、保健品和化妆品。最后她大力推行“得民心营销法”,即通过服务手段让三株品牌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3.
品牌值多少     
品牌是有价的,这是一个无需争论的事实。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有一句惊人狂言:“即便可口可乐公司一夜间化为灰烬,凭借可口可乐这块品牌,第二天我们仍能建立一个庞大的王国。”这便能很好的证明。品牌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一系列大型跨国公司购并的交易上。比如飞利浦·莫里斯收购克莱福,付给其多于帐面4倍的价值;雀巢收购英国糖果公司则付了5倍。一个名字值这么多钱,就是因为这些品牌能长期给收购者带来丰厚的利润。品牌是有价的,品牌的价值需要重新评估,尤其是巨人、飞龙、三株、秦池、爱多等这些受品牌危机又享有高知名度的品牌。一…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改革开放将近30年来,已经有很多我们熟悉的民族品牌在危机面前倒下,巨人集团,爱多VCD,三株口服液,秦池酒业,健力宝……对于这些苦心经营多年的民族品牌的消失,我们  相似文献   

5.
《经营者》2005,(8)
<正>金六福:创意传播“福文化”作为一个迅猛崛起的白酒品牌,金六福酒只用了短短数年的时间, 便做到了十几个亿的销售额,跻身白酒市场前五强,品牌无形价值更是高达28.8亿元,并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跨世纪中国著名白酒品牌”。这是一个在中国酒业营销史上及其罕见的成功个案。“福文化”的品牌定位成就了金六福的巨大成功。“福文化”确是一个引起共鸣、打动人心的酒品牌核心价值,以酒承载“福气、运气、喜气”。因为酒本身就是高度情绪化、人情化的产品,同时白酒还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再恰当不过的价值定位,一个“福”字深深触动了中国人的“福”情结,牢牢地抓住了消费大众的心。  相似文献   

6.
不论是秦池还是三株,在谈起他们的成功模式时,最先提到的都是他们的营销战术.秦池酒厂依靠营销策划打开了地方市场,然后竞标为全国标王后,提升了其产品知名度,大大了提高其销售额;三株集团依靠"传单 专题 活动"的营销模式,销售额也大幅度提高,以至于这种模式曾一时成为各大企业学习的范式.然而两个企业最后都由于公共关系处理不利,引发了一系列潜藏的危机,最终导致了企业的衰败.其实,通过分析两个企业的成长历程不难发现,其深层次的矛盾不仅仅是危机管理失效问题,更是企业基础配套管理系统不善的反映.本文从企业战略管理、品牌管理、决策机制、危机管理和企业文化五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它们失败的深层原因和教训,并对存在相似问题的企业提出了忠告-企业家文化的建设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家的价值观将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模式,价值观的缺失和错误将可能导致企业的衰败.  相似文献   

7.
目前的中国市场,是一个变数极大的市场.这不仅因为中国市场大,发展快,品牌众多,竞争激烈,同时也因为中国的消费者在不断走向新的境界.当前的中国消费者不断从各方面接受新的信息,消费理念因此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所以,要想在这样一个急速发展的市场上迅速胜出,没有一套好的品牌策略是不行的.在品牌定位的过程中,找到一个适合品牌生存的"点"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对于品牌管理的知识并不缺乏,相当多企业家本人就是一流的品牌专家,因此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品牌奇迹,一个不知名的小企业突然一夜间成为家喻户晓的著名品牌。但同时我们又经常看到一个全国十大品牌可以在一夜间遗臭万年,成为媒体攻击的对象,只因为某个危机处理不当而造成。品牌危机的结果:可以使品牌化险为夷、度过难关,甚至大大提高品牌的忠诚度;也可使一个正在走俏的品牌,亦或是有百年历史的品牌,一下子跌入冷宫,甚或就此消失。中国大部分企业品牌形成的时间都很短,因此他们更多经历过的是品牌的成功,而对于品牌危机却少有经验,而品牌战略管理中,成功与危机基本是同时存在的,没有经历过危机的品牌称不上是成功的品牌。所以,品牌危机管理是中国企业品牌管理急需补上的一课。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品牌已被认为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尚方宝剑,但是品牌其实又是很脆弱的。一个品牌在其经营过程中肯定会遭遇到各种程度的危机,面对危机,一定要采取积极、主动的防范措施——做好危机前的品牌管理,本文从9个方面分别来探讨如何做好危机前的品牌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市场正进入品牌危机高发期。在信息传播如此发达的今天,关于品牌的负面影响很快就会被聚合成危机,就如阳光下的凸透镜,很多品牌就此被聚焦、被灼伤。而现存的理论大都停留在危机爆发了,如何隔离、控制和消除对策,危机的破坏力已经爆发了,对实际工作中企业的指导具有滞后性。如何做到未雨绸缪,避免品牌危机爆发,维护品牌安全,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品牌的国际化和本土化一直是争论不休的商业课题,然而却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来确保二者的成功.品牌能否"变脸",不在于产品是否在不同市场发生了变化,而在于品牌是否在不同市场的消费者心中形成不同的感知.品牌"变脸"成功的关键在于消费者认可.品牌"变脸"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国际化或者本土化的问题,因为跨国公司通过品牌"变脸",重塑消费者的心理感知,目的是为了收益品牌最大化.这才是商业的真实逻辑.  相似文献   

12.
每年3月,因为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使得这个时段成为消费者投诉和公关危机集中爆发的阶段,也由此让各个企业进入紧张期,担忧苦心经营多年的品牌由于被央视315节目等曝光而受到致命的打击。也正因为如此,以及伴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品牌质量监管的加强和消费者维权意识的不断提升,使得危机公关日益成为品牌的必修课。在这个危机公关越来越常态化和公众化的时代,面对逐渐觉醒的消费者,品牌又该如何应对危机,使企业能够在危机中转危为安,甚至转危为机进一步强化品牌的正面形象,也成为每一位企业家或营销经理人需要深思的问题。在本文中,作为一名专注研究和服务企业的管理咨询专家与培训师,笔者将针对品牌危机公关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袁俊 《质量春秋》2007,(6):42-45
2005年被许多跨国公司称为“危机年”。这一年,有关跨国公司知名品牌危机事件的新闻屡见报端:在跨国公司品牌危机事件被媒体频频‘爆光之后,跨国公司的知名品牌开始走下“神坛”。它们曾经所代表的“完美”形象,随着一个个品牌风波变得光环不再,越来越多的产品黑幕,已经让老百姓整天提心吊胆。  相似文献   

14.
营销“危机”——企业营销新视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银凤 《企业经济》2002,(4):107-108
常言说得好,"商场如战场",风云变幻的市场潜藏着各种影响企业经营的危机事件.这些事件,如果处理不当,可能给企业造成很大危害甚至导致企业彻底失败.如前几年在中国盛销一时的"三株"就因一次意外事故而在市场上一蹶不振.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使竞争对手活动和消费者需求更加变幻莫测,危机发生的机率也就更高.如何认识与处理各种危机事件,往往成为企业经营成败的决定因素.处理得当,危机可能会促进企业向好的方向发展,而处理不当则可能带给企业和"三株"一样的失败命运.所以,笔者在这里郑重提出营销危机(marketing crisis)一词,希望企业用营销的观念与手段来应对危机.亦即,企业应该把整次危机事故当作一个营销项目,将危机视为营销对象,用营销的思想、观念、方法与手段来进行危机营销,力争将"危险"转化为"机会",借危机营销达到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目的.这应成为当前企业经营中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一年中,台湾经营之王王永庆去世之后,曾经爆出继承人危机,其长子王文洋,因为早年与吕安妮相恋,被赶出家门,由此埋下其身后争产的隐患. 而事实上,更早的时候,香港的新鸿基集团,亦曾爆出因为个人生活而导致权力异手的事件.  相似文献   

16.
企业危机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着多种危机.如果危机处理不当就会使企业多年建立起来的良好形象化为泡影。在国内,如巨人、爱多、三株、秦池、阜阳奶粉等:在国外,如三菱越野车事件、东芝笔记本电脑事件等,都是危机防范不到位.解决危机办法不得当,而使品牌走向衰落,就连世界500强企业的雀巢、肯德基、强生、高露洁、麦当劳等,都程度不同地产生了危机。  相似文献   

17.
2003年岁末,太太药业在深圳召开大型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宣布健康元药业集团成立,并同步推出中英文标识.至此,品牌价值达18.3亿元的"太太"将成为单一的产品品牌,附属于健康元母品牌. 一个经过数年积累并为市场所认知的品牌"太太"将被新品牌取代?一个品牌价值逼近20亿元的"太太"此后将成为单一的产品品牌?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行为,却被"太太药业"的创始人朱保国轻描淡写地带出了.在他眼里,这些和"健康元"的未来相比,都不重要.  相似文献   

18.
秦池、爱多……一个个由媒体捧红的企业,又在媒体的聚焦下走向消亡。这是最近的例子,也是极端的例子。如果我们把“媒体”的概念稍稍扩大,连城市的电线杆子、农村刷标语的墙头也计算进去的话,这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又从盛转衰的企业名单里,还应该加上三株等等。三株的老板吴炳新曾发誓要把广告做到每一个村庄,他确实做到了,企业的品牌也确实在一夜之间打响了。但也几乎是一夜之间,由湖南一场小小的被法院受理、被媒体传播的官司触发,说倒下就倒下了。 如果把媒体功能看得全面一些,我们还能把这支队伍的名单排得更长──步鑫生、…  相似文献   

19.
"老家河南"作为一个文化品牌于2009年被河南省政府提出并建构后,其传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优化.本文从"老家河南"文化品牌出发,依托实地调查,对比其他省市文化品牌,依次从传播定位、传播能力、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四个方面对"老家河南"文化品牌的传播优化进行了相关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品牌规划,品牌危机防范、科技创新、品牌定位、品牌文化、品牌管理、品牌建设阶段七个“着力点”对企业品牌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指出品牌的建设作为企业的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全面考虑这七大“着力点”,并针对每一“着力点”如何建设给出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