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规范治疗和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9例,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5.0%,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能优化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患者由于反复发生肺部感染,长期心肌缺血,缺氧而发生心力衰竭(心衰),病死率高,我院于2006年4月~2008年4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静脉滴注及联合肝素雾化48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患者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曲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36.5%,病死率为28.8%;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9%,病死率为9.6%;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病因复杂、病情严重,患者病死率较高,应给予患者积极的早期诊断与防治,且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奥曲肽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5.
7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在临床上对患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表现进行了简要分析。方法本文主要对本院于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121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心电图和心电监护的检查结果表明,在121例调查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并发心律失常者有78例,达到了64.46%。心律失常的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心房颤动、心房扑动、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及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等。结论在我国的慢性心源性心脏病患者中伴有心律失常较为常见,而且由于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的表现有多种类型。为此,我们对121例患者中7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中,首先要从心电图着手以便于更深刻的了解该如何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肺纳肾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肾亏虚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肾亏虚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右归汤加减与蛹虫草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肺纳肾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肾亏虚型)的临床效果明显,可作为临床医生选择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的疗效。方法实验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给予双嘧达莫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胆固醇、血清白蛋白、尿蛋白定量、D-D值、PT、APTT等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治疗后血清胆固醇、血清白蛋白、尿蛋白定量、D-D值、PT、APTT的变化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伴高凝状态患者,可取得理想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72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注射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可有效改善的患者心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脓毒症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6例脓毒症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儿资料,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均接受抗感染、对症处理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普通肝素治疗,观察组患儿则采取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2.7%;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IB)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脓毒症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患儿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二院接受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资料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平均分为美托洛尔辅助常规治疗的试验组患者40例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4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心脏功能指标(LVESD、LVEDD、LVEF、LADD)、心率、舒张压、心胸比、NYHA分级评分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SD、LVEDD、LADD较治疗前显著下降,LVEF显著升高,且治疗后试验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舒张压、心率、NYHA分级评分和心胸比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且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试验组不良反应率(22.5%)与对照组(1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对于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与红花注射液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半随机法将符合标准的7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和红花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控制23例(60.53%),总有效率92.11%。对照组临床控制12例(30.00%),总有效率77.50%。两组比较,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黏度和纤维蛋白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右室压和平均肺动脉压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氧分压均升高,二氧化碳分压均降低,以观察组改善较为明显,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西医联合参麦注射液与红花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血栓前状态致早期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48例血栓前状态致早期习惯性流产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二聚体(D-D)、凝血酶时间(TT)、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妊娠结局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D-D、TT及PAI-1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足月产、流产、活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栓前状态,明显提高活产率,并发症少,可作为血栓前状态致早期习惯性流产治疗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疗措施,从而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方法 对120 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动脉血PaO2,心功能分级,电解质与心律失常发生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动脉血pH﹤7.35,PaO2﹤8.0kPa,心功能Ⅲ-Ⅳ级,血钾﹤3.5mmol∕L 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及时纠正低氧血症,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和改善心功,防止心律失常,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及单用阿司匹林治疗习惯性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朝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对照组分别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单用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血浆黏度(PV)、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沉降率(ESR))、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活产率、足月产率、分娩周期、分娩出血量。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PV(2.51±0.22)m P·s、HCT(39.11±2.03)%、ESR(28.52±1.75)mm/h与对照组(2.48±0.23)m P·s、(38.96±2.05)%、(28.47±1.78)mm/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V(1.23±0.08)m P·s、HCT(25.64±1.52)%、ESR(16.37±1.46)mm/h、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1.89±0.14)m P·s、(33.42±1.97)%、(22.64±1.52)mm/h、(15.00%),观察组患者活产率97.50%、足月产率7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0%、52.50%,观察组分娩周期(38.15±1.34)周显著长于对照组(31.32±1.07)周,观察组患者分娩出血量(320.17±11.34)ml显著少于对照组(389.45±15.67)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习惯性流产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仅能有效延长患者分娩周期和提高其活产率,还能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和减少分娩出血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流量氧疗、支气管舒张药物、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行NIPPV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指标、气管插管率、病死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82.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NIPPV能明显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情况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间歇气压治疗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ICU进行治疗的118例重症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间歇充气装置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比较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死亡2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死亡3例,治疗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5.1%,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7.0%,治疗组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间歇气压装置可降低ICU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致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COPD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给予传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院内病死率等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VAP发生率、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再插管率和病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可加快患者病情改善速度,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参芎葡萄糖与低分子肝素两者联用在慢性肺心病患者加重期高凝状态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处在急性加重期的慢性肺心病高凝状态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采用参芎葡萄糖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3%,差异显著(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联合低分子肝素能有效改善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血流指标,对急性加重期高凝状态下的慢性肺心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功能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门诊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COPD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体检正常者44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胰岛素及糖负荷2 h C肽等指标进行检测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胰岛素抵抗上较对照组明显上升,胰岛B细胞功能明显降低,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等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COPD患者临床表现为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对此需要在临床治疗中给予积极的治疗和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黄根片治疗肺尘埃沉着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郴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肺尘埃沉着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57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郴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肺尘埃沉着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43例为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吸氧、止咳祛痰平喘、肺灌洗、预防感染、康复训练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吸入噻托溴铵粉雾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黄根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肺功能、生命质量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生命质量评分及血清IL-1、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VC、FEV1及MVV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评分及生命质量总评分,血清IL-1、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黄根片治疗肺尘埃沉着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改善其临床症状与肺功能,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