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文章概述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特征内涵;阐述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剖析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方式单一;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不健全;农村公共产品投入不足.提出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对策建议:提供多元化的供给方式;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满足农民需求的有效决策供给机制;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2.
秦剑军 《特区经济》2007,1(3):225-226
我国社会在体制转型过程中,由于制度安排的脱节,使城镇“4050”人员承受了制度变迁的主要代价,其生活陷于困窘状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关注“4050”人员的生存状况,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是实践执政为民理念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我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作为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制度安排,是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规范各类资本健康有序发展和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的具体举措。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具有三重价值导向,即还权市场的价值导向、引导资本的价值导向、建设有为政府的价值导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制度安排包括:“非禁即入”的制度安排,“一单尽列”的制度安排,“一年一修”的制度安排,“全国一张单”的制度安排。负面清单制度实施五年来成效显著:民营经济准入机制更加公平,准入范围更加清晰,准入效能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已成为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引导规范民营经济发展的施策重点包括营造更加公平良好的营商环境,切实把“自己人”理念落到实处;廓清民营经济的投资经营领域,持续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有效发挥“红绿灯”作用,引导规范民营经济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构建新时代对外开放新格局,帮助民营经济“走出去”。  相似文献   

4.
行政指导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并有别于传统行政管理方式的新型管理方式。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在立法层面,已有行政法规与地方政府规章对其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在执法层面,行政机关也在适当的情形中采取了行政指导的行为方式。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核心目标的行政体制改革正在稳步前进,服务行政渐渐登上历史舞台。如何在服务行政的理念之下,尽可能广泛而充分实现行政指导对市场主体的积极功能,以稳定经济秩序、保护主体权益、规范行政行为、发展市场经济,并通过法律救济来保护市场主体在行政指导中的合法权益是本文的致力所在。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事关私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从整体上看,我国私营企业缺乏人力资本战略,这是阻碍私营企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其主要表现为企业主“家长制”作风严重,排斥人力资本的民主参与和决策;注重从“内部”选拔经营管理人员;把对人力资本的各种支出完全看作是企业成本,而非人力资本投资;对人力资本缺乏科学合理地激励措施。为此,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吸收人力资本在企业经营中的参与和决策;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安排机制;树立人力资本投资的观念;完善对人力资本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6.
行政许可法的颁布施行,是适应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制度的需求。作为“制度安排”的行政许可法,是从根本的、长期的、基础的层面上规范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鼓励市场主体的积极性,突出政府行政权的规范性和制度化,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一“制度安排”对政府的管理理念、政府的管理方式和政府职能转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采用比较社会政策的分析方法,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补缺型福利体制和以瑞典为代表的制度型福利体制下的居家养老政策进行对比,包括政策主体、客体、资源分配和服务递送机制四个维度,总结其特征并对我国老年残疾人的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提供建议。本文认为,我国的老年残疾人居家养老事业还处在初级阶段,应转变居家养老服务理念,强调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责任,重视老年残疾人特殊需求和个性化服务供给,建立更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多边贸易体制有关“非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是历史的产物,它既不只针对某一特定国家,也不仅局限于某一特定措施,而是在计划经济和转型经济国家参与多边贸易体制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制度,因而也是计划经济和转型经济国家与多边贸易体制政治经济关系的核心。目前国内外对此的研究以反倾销中的“非市场经济”待遇问题为主,缺乏从历史和整体的角度对一整套机制及其动态演进的内在逻辑进行本质和深层次的剖析。本文认为:多边贸易体制“非市场经济”制度安排是包含“弱规则”和“超规则”两类体制外条款的多边框架下的双边安排,其形成和演进的内在逻辑是市场经济和“非市场经济”两类国家的政治经济双重博弈。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我国企业制度正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其基本特征为: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和管理科学.在产权清晰的条件下,不同产权主体相互“混合“,完全单一的公有和完全单一的私有都不成为主流,而按照&;lt;公司法&;gt;建立的股份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越来越多.但是不管怎样,企业的所有权是客观存在的,所不同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现形式发生了变化.探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造传统集体所有制,发展现代合作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自上而下”的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中,文章提出了省级政府的“双角色主体”假说,即省级政府一方面要发挥“接力者”的角色,负责将中央政府有关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决策与资金安排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其他地方政府;另一方面,省级政府还要承担“供给者”的责任,不仅要对中央政府的公共品决策进行本地化的修正,还要及时应对本地居民有关农村公共品需求的变化调整。运用山东省的数据资料证明了“双角色主体”可以确保农村公共品充足供给以及在当前“接力者”要优于“供给者”,但未来后者会日渐重要的两个命题。  相似文献   

11.
人性化服务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趋势,是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的具体化、现实化.图书馆领导要尊重馆员的主体地位,管理工作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读者的人性化管理就是真正体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为读者营造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必须重视图书馆环境建设,为读者创造一个宽敞、明亮、舒适、安静的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12.
当中国人告别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养老制度后。对于如何养老忽然变得有些无所适从,甚至不知所措; 明年正式实施的养老新政,对“老人”、“中人”和“新人”的养老方式作出了全面的安排……新的养老制度值得每个人期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决定决策体制的优劣的因素 在不考虑决策层成员数量及决策权力分配方式情况下,企业领导决策体制的优劣程度取决于以下二个因素: 1、决策主体的素质高低 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决策主体(决策者)素质越高,决策体制越好;反之,亦相反。决策主体的素质特征要求的内容包括:(1)一般意义上的高智商、高智力创造力;(2)精通现代管理学、投资学等方面知识并能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3)坚毅、乐观、进取、胆大心细等人格品质;(4)对经营企业的敏锐感及经营企业的经历;(5)熟习本行业。比照这些要求,传统观念中对决策者素质条件的评价标准(企业家的标准)存在陈旧落后的方面,如传统体制导致人们太过于注重“交际型”与“表演型”人才。这有其以下客观原因:第一、现实生活中人情关系等重于市场交换关系,企业必须凭经营者的交际能力来处理企业对外对内各方面关系;第二、经营者的决策行为受各方面干扰及决策的结果滞后于决策的特点,导致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与经营者决策失误之间对应关系不明显,使企业经营者个人性格品质的魄力显得十分突出,并为人们普遍欣赏。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变迁及改革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基本涵义 所谓投融资体制是组织、管理投融资活动的基本制度和方式,主要包括投融资主体、投融资方式、运行机制和宏观调控等方面的内容。这里投资主体一般包括政府、企业、银行、其他法人和个人等;投融资方式是指投资主体筹集资金的渠道和方法、资金运用方式;投融资的运行机制主要是投资运行的目标、决策、动力、信息传递和运行的调节方式与手段,对投资活动的激励与约束;而投融资的宏观调控主要是指政府对投资主体的管理体系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特点,阐述了和谐社会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基层社会管理的现状:"操控式"社会管理观念不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行政式"社会管理主体范畴与人民群众的多层级特点不符合、"单一式"社会服务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基层社会管理的具体策略:开拓创新,树立新型的管理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主体;紧跟时代,构筑人本主义的社会管理内容。  相似文献   

16.
信任、规范和社会网络是志愿者组织社会资本的三个要素,志愿者组织适合采用治理模式,组织决策模式的选择能反映组织治理的模式。组织中的社会资本影响志愿者组织决策的目标、主体、过程和模式的选择。实践中,从树立科学的治理理念、塑造治理精英、制度安排,以及设定共同目标、鼓励线上线下交往和设定互惠规范等方面,提高志愿者组织治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制度是人类社会的规则,更规范地说是构建人类相互行为的人为设定约束,在不同的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不同,由此形成一定的利益格局-利益在利益主体间的分配方式,制度长期来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从短时期来看则处于相对稳定的“制度均衡”状态。所谓制度均衡即“在现存制度安排的任何变化都不能给经济中的任何个人或团体带来额外的收入”(戴维斯、诺思1971),或者可以认为社会处于利益格局的稳定状态。但是这种均衡往往会因为经济中利益主体对“潜在利润”(存在于现有制度安排之外的利润,也称外部利润)的追逐行为而打破,在各益主体的博弈与较量中,形成新的利益格局,达到新的均衡。这样一个过程,制度经济学中称之为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18.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我国政策执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导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政府政策执行过程存在缺陷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深层次根源。我国行政决策体制的不科学,导致政策制定中出现了问题;行政执行体制的缺陷成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滋生土壤;碎片化的行政监督体制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行为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公安民警训练模式应坚持“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服务”,也即为公安实战服务的理念。训练的内容要贴近实战、强化训练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训练组织管理中应实行“训管合一”、“战训合一”、“小班化”教学以及训考分离等运作方式;在训练保障条件方面要注重加强专兼职教官队伍建设、加强训练后勤保障、创新训练教学研究;在训练工作中要坚持原则科学决策、敢于创新、制度管理、党组织领路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我国出现的诸多民生问题,除了发展不够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我国现阶段的体制和在一定时期的制度安排有关.这就是说,有些制度安排还不公平不合理,存在许多弊端.现存制度的短缺、弊端和不完善,不仅制约了民生问题的改善,而且还有助于民生问题的不断滋生.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抓好体制和制度创新,建立和健全面向民生服务民生的科学体制,彻底消除在民生问题上的体制弊端.只有这样,才能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可靠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