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马雪莹 《金卡工程》2010,14(6):21-22
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竞合是民事竞合的最常见一种。两者在构成要件等方面有着重大差异,但由于现有的法律对此规定过于笼统,实际操作难度较大。为此,笔者在就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竞合的概念、产生的原因等相关问题进行阐释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我国立法模式的选择.并对其完善做了进一步的思考,以期对受害人提供更加充分、全面的救济。  相似文献   

2.
在遇到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时,人们不知选择何种的救济方式才能最佳地维护自己的权益.本文通过对一案例进行分析,探讨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竞合及其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问题,对选择救济路径提供一些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方面进行分析,着重分析了二者竞合所需要素、竞合原因及竞合的法律处置等方面,从而达到更好的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方面进行分析,着重分析了二者竞合所需要素、竞合原因及竞合的法律处置等方面,从而达到更好的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注册资产评估师的民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册资产评估师民事责任的性质可以是违约责任、侵权责任或者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致人损害可能是现实的既得利益的减损,也可能是潜在的利益,包括商誉的丧失.资产评估机构造成对他人合法财产的损害应承担全面赔偿.在界定侵权责任时应根据中等偏上的标准制订执业规范作为过错的客观标准,并且限制其在间接因果关系中的责任,主张按致损额与失实评估值孰小的原则进行赔偿.  相似文献   

6.
高芳 《金卡工程》2008,12(11):14-15
在订立合同过程中,仅依靠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是不能周密地保护缔约当事人的正当利益的,缔约过失责任正是基于弥补合同法和侵权行为法功能上的欠缺而自成独立之制度.缔约过失责任是债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侵权行为并立的债的产生原因,当事人得依缔约过失责任形成独立的债权请求权.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作假丑闻的披露,涉及到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诉讼越来越多,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成为会计理论与实务界的热点问题。民事责任主要包括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两种。但是注册会计师民事法律责任究竟是侵权责任还是违约责任,法学界并无统一认识。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的性质,不仅仅是分类上的问题,因为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在归责原则、举证责任、责任构成要件、责任形式、义务主体、时效、管辖权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别乃至重大差异,对两者责任的选择将影响到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因此,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究竟是侵权责任还是违约责任,是一个必须明确的问题。本文拟对此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违约责任、缔约过失责任和补充侵权责任是在种不同的的责任方式,违约责任的适用前提是契约的依法成立;缔约过失责任只能发生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是对违反前契约义务行为的一种责任追究方式;而补充侵权责任是侵权责任的一种特殊情况。商业银行首先应当在存款合同订立的整个过程中,遵守相关的前契约义务,其次,在合同订立后,应当遵守合同约定的义务,另外,商业银行对客户还应当尽到保护的义务。否则,一旦出现客户的人身或者财产损失,商业银行就得承担起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9.
吴华升 《金卡工程》2009,13(5):89-90
产品责任与品质瑕疵担保责任分别属于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范畴。产品质量领域中,加害给付是两者竞合的体现,但在当前法律框架内,受害人的履行利益和固有利益无法得到全,有悖公平正义原则。德国积极侵害债权理论对我国加害给付法律救济方式探讨有重要的启示。聚合责任更有利于实现公平合理的救济。  相似文献   

10.
屈自伟 《金卡工程》2009,13(11):151-151
本文通过探研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承包人在履约过程中因违法或违约行为产生的侵权责任,并分析其侵权责任的构成、责任竞合和责任承担,旨在促进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承包人在履约过程中注重项目建设的质量、安全和丈明管理,防控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进而避免侵权责任的承担。  相似文献   

11.
李琼  彭佳 《金卡工程》2010,14(3):65-66
虽然我国合同法确定了责任竞合规则,但它无法解决因为违约但不侵权导致的精神损害后果的赔偿问题。现实生活和司法实践需要打破违约责任中不存在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采用一般禁止而例外允许的模式,在严格限制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与严格适用其构成要件的基础上,我们应当建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2.
因同一生活事实引发不同责任规范可得同时适用的责任竞合问题,始终是法律适用上的难题。从责任原因和受保护客体角度,对责任竞合可作不同界定,并会引致不同的实体和程序效果。我国现行法上的民事责任竞合规范,应从体系价值的实现角度加以解释:对合同预定范围内的风险分配事项,应贯彻合同责任规范,同时执行具有特殊规范目的之法律规则;对非属合同风险分配的事宜,则应采纳统一的法定救济标准,不因责任领域的不同归属而作差别对待。除此之外,责任基础区分的其他实体和程序效果仍可维持,允许请求权人自由选择。  相似文献   

13.
继承权应包括继承期待权和继承既得权;《继承法》应对以继承回复请求权和侵权责任保护继承权的作出明确规定,以实现继承权的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14.
朱忠华 《金卡工程》2010,14(7):12-12
缔约过失责任不属于合同责任,它与违约责任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民事责任。在我国没有统一民法典的情况下,为了保护缔约当事人从开始接触、磋商到合同签订及履行完毕的全过程中的信赖利益、履行利益,在立法技术上将这两种责任制度统一规制在合同法中。在我国,由于民事经济案件常常要涉及缔约过失责任和违约责任的问题,因此,准确区分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对于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民事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请求权发生竞合的情形,我国《合同法》第12 条以及《民法总则》第186条提供了解决方案,即通过赋予当事人选择权,避免发生“重复赔偿”。但这仅是一种“此时此地”的解决方案,若从诉讼法的立场出发,“选择”即意味着当事人可以分别起诉,由此可能使得避免“重复赔偿”的目的无法实现。为此,请求权竞合必须借助禁止重复起诉的诉讼制度。为此,有必要协调请求权竞合、禁止重复起诉以及诉讼标的三者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偶见 《上海保险》2023,(3):59-61
<正>夏五星先生在《中国银行保险报》2022年12月9日发表文章《保险理赔中易混同的“责任”》(以下简称夏文),对保险理赔中常涉及的“保险责任”“民事责任”“事故责任”“过错责任”等易混同的“责任”,追着时间顺序作了“剥洋葱式”解析并提出“:‘保险责任’是产生在‘民事责任’之上的,‘民事责任’又是根据‘事故责任’而来的。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违反了民事约定义务或法定义务而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主要分为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民事主体为转移风险可对违约责任投保相应的信用保证保险、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发现,司法存有基金托管人职责的界定标准模糊、“共同行为”的认定简单和民事责任形态与立法存有不同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应明确基金托管人的法律地位;其次从基金托管人职责的范围出发,追溯职责的来源,在立法规制及合同自由的限度重新探寻答案;再者采取折中说明晰基金托管人的“共同行为”;最后以此为基础,明确基金托管人的归责原则、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解决方式、责任承担方式和责任范围,由此明晰我国基金托管人民事责任认定和承担的应由之式。  相似文献   

18.
传统民法学说认为所有物返还请求权的构成要件包括“被请求人无权占有”,受到学界的普遍质疑,其中代表性观点借鉴《德国民法典》第985条和第986条的规范构造,认为应舍弃“无权占有”要件并改采“有权占有”为抗辩规范,更加符合“一般与例外”的证明责任分配关系。该观点与我国《民法典》第235条文义有别,要求对现行规范进行漏洞填补。但是,该观点未能全面考察德国民法学理,对证明责任对象的理解失之偏颇,还造成了请求权竞合情形下的体系冲突。为尊重“规范说”,质疑观点对现行规范的攻讦和误读可借由合理解释化解与澄清: 在类型化思路下,通过参酌“附属性理论”和请求权相互影响说,可根据请求人与相对人之间有无合同关系,分别比照给付型不当得利和侵益型不当得利确立“无权占有”要件的证明规则;在请求标的为动产的情况下,为平衡占有权利推定规则对相对人的责任优待和请求人的证明负担,可借助利益衡量方法,在请求人完成所有权取得事实的证明并获得法官心证后,适度削弱占有的表征功能,令相对人就占有本权的要件事实承担主张责任,从而促进法院对真实权属关系的发现。  相似文献   

19.
钱翔 《金卡工程》2009,13(9):108-109
<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确立了严格责任为我国违约责任的一般归责原则.这与大陆法系民法中违约责任所采的以过错责任为一般归责原则相左.并且,在违约责任领域采严格责任亦存在一系列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问题.故是否在违约责任领域实现过错责任原则的回归应予以思考.  相似文献   

20.
邱志华 《金卡工程》2010,14(6):133-133
侵权归责原则在侵权法中居于核心地位,本文对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侵权归责原则体系应由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构成,并阐明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