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唐代两税法及其利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燕 《经济师》1998,(4):98-99
浅析唐代两税法及其利弊●林燕唐代的两税法,是中国历史上很有影响的一次税制改革。这一税制改革,起源于唐朝前期的租庸调制及其补充形式——户税和地税。租庸调制是唐朝前期的主要税制形式。“租”,指田赋,即每丁每年向官府交纳粟二石;“庸”,指劳役,即每丁每年为...  相似文献   

2.
史界对唐前期赋税的研究多集中于租庸户税、地税等主要税收上,而对于在岭南及蕃胡内附州实行的轻税制则极少注意,甚至多有误解。轻税是唐前期赋税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理解轻税,就不可能全面了解租庸调制,也不可能正确理解唐前期的赋税体系。有鉴于此,笔者草就此篇小文,力图对唐前期轻税的性质、内容做一较为详细的探讨。 唐前期有两种轻税,其一为客户之税,二为内附者之税。客户之轻税始于开元中,持续时间很短。《旧唐书》卷一〇五《宇文融传》云: 其新附客户,则免其六年赋调,但轻税入官。 这种轻税的数量及用途,《唐会要》卷八五“逃户”门记载云: 岁终,得客户钱百万,一时进入宫中。 “客户钱”即客户的轻税钱,它作为羡余被纳入宫中支用,后来又被用来补充常平仓本钱。这种轻税是宇文融括户后对客户的暂行税法,在财政上的意义不大。本文所讨论的是第二种轻税,即蕃胡夷獠内附者的轻税。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的杂税之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赋税制度,除了占主导地位的田租、户调制之外,还存在其它税制,而且主要是商税。单从商税来论,其名目繁多:有属于商品流通性的课税—一关、津之税,有课之于不同商品的鱼税、酒税、盐税、果木税等,可以总称为商品税;还有课之于贸易者双方的商税,当时谓之“估税”,属于贸易税的范围;更有课之于市场的商税,当时谓之“市租”或“市税”,属于商业经营税的性质。由于这些税都同市场、商业贸易及商品转运  相似文献   

4.
市租是西汉商业税的一种,但对其具体性质及相关问题,在学者间历来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最普遍的看法是将其作为市场交易税、营业税等类型来看待。这一看法直接源自于《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中的一段《索隐》,其正文为武帝时主父偃的一段话:“齐临淄十万户,市租千金。”《索隐》注道:“市租,谓所卖之物出税,日得千金。”  相似文献   

5.
唐前期户籍的管理措施与以租庸调制为主的赋役制度密切相关。结合《吐鲁番出土文书》以及《斯坦因所获吐鲁番出土文书研究》等资料中户籍文书的基本范式,探讨了唐前期的户籍管理措施,通过对唐前期西州户籍文书的详细梳理,认为唐前期户籍管理较为严格,主要体现在户主的确定,家庭成员的年状、身份,户籍的变动信息,民户的户等、赋税情况以及受田数额等方面。揭示唐前期推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便于租庸调等各项赋役的征调。  相似文献   

6.
一、议“庸” 输庸代役的规定,在唐朝赋役中曾作为一项制度肯定下来,对此,治史者多从“减轻劳动者人身依附关系”,“徭役地租向实物地租转化”着眼,认为它能使农民较多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和依照农时进行生产,所以它是有利于生产发展的具有进步意义的历史变化,给予较高的评价。对此,本文以为尚有进一步探讨的余地。 唐朝的赋役制度,在两税法改革之前,主要以租庸调为主,但也还存在着地税、户税及各种工商杂税。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本文只将租庸调作为唐朝前期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其它各种税收暂且不论。 建立在均田制上的赋役制度,就我们现在所知,共有北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个朝代的五种制度。从政府的财政收入(指实物或货币)看,北魏、北齐、北周和隋都只有租调两项。而唐朝因为规定了可以输庸代役,则财政收入由租调两项一变而为租庸调三项。无疑,就财政收入而言,唐朝的来源比北魏、北齐、北周、隋要有利得多。从唐朝政府来说,规定输庸代役,并非为了减轻农民的徭役负担,而是另有所图。  相似文献   

7.
重构我国房地产税制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考察我国房地产租、税、费体系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的基本框架 ,即建立以土地年租金为基础、物业税为主导、其他房地产税费为辅助的科学合理的房地产租、税、费体系 ,并探讨了由开征物业税所引发的若干问题 ,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研究中,中唐名相陆贽是一位引人注目的人物,尤其是他那份于德宗贞元十年(794年)写成的《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奏疏,千载之下仍是脍炙人口的名将,屡为史家所征引。与此同时,他对两税法的态度,也成了评论其经济思想的焦点。有一种颇有影响的观点,称陆贽是反对两税法最早的代表人物,他反对以资产为课税的基础,坚持恢复以“丁夫为本”的租庸调制,在财政观点上属于因袭保守的一派。有的论著把陆贽反对“定税计钱”的意见,视为面对封建赋税货币化趋势却“思想落后于实际”的典型事例。有的论著称陆贽“攻击两税法”。我认为这些评论都有似是而非之处。如何正确估价陆贽对两税法的态度,不仅关系到能否准确把握陆贽的经济思想脉络,而且涉及怎样认识唐德宗实施两税法的主客观局限性问题,因此是值得继续探讨的。本文拟就此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9.
唐朝于德宗建中元年(780)在全国推行以“唯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取代“以丁身为本”的租庸调制的税制改革,并同时进行财政体制的改革,即通过确定两税三分制而建立起中央财政与使、州二级地方财政“划分收支、定额管理”的国家预算管理新体制。这无疑是有唐一代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财政史中的一场重大历史变革。  相似文献   

10.
两税向田亩税的转变及其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学界对唐代两税法的内容争论较多,有的主张两税即户税,有的主张两税不仅包括户税,而且也包括地税,而多数同志同意后一种说法。户等的存在,使人们对两税法的内容看法不一,引起争论。在两税法实施不久,户等制很快受到破坏,两税征收的依据,不再是户等,而是田亩了。这时的两税完全变成了田亩税,即原来的“田亩之税”按田亩征收,原来按户等征收的税钱也按田亩征收了。所以,关于两税法内容的争论,只不过是两税法实施初期,户等存在的条件下,两税是否包括“田亩之税”的争论而已。  相似文献   

11.
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我国现行房地产税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房地产开发过程和交易环节税费复杂交叉,税费混乱,费挤税现象严重。 具体表现在:(1)以税代租。城镇土地使用税作为土地有偿使用的一项措施,税项中含有租的因素,征税混淆了税收与地租的界限。(2)以费代税。对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的内资企业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外资企业免征此税,但外资企业  相似文献   

12.
唐后期“租”、“租税”或“租赋”含义的考释沈世培在唐后期两税法史料中,常见“租”、“租税”或“租赋”等词,人们见了常以为仅指斛斗税,以致造成对两税法某些史料的误解,进而影了对两税法内容的理解。因此,对这类名词的考释,还是必要的。“租”、“租税”或“租...  相似文献   

13.
自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以来,房地产税成为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房地产税制度设计是一种零和博弈,即民众缴纳房地产税的个人损失即为政府收入。当前我国房地产税的首要功能应定位于筹集地方财政收入,依据民众房地产税收实际负担能力和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寻求政府与民众对房地产税的意愿契合度。政府应厘清租、税、费界限,理顺房地产收入分配关系,合理调整房地产税费结构,适时开征保有环节房产税,增强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建立房地产税制改革长效机制,构建政策支撑体系,营造适宜房地产税改革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4.
税收是为了满足国家财政需要应运而生的,从最早的夏商周的贡助彻,税收制度就已经产生了,然后到鲁国的初税亩,正式确立了税收制度,在到后面的战国的租赋制、隋代的租调制以及唐代的两税法等,税收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从而奠定了我国税收的传统文化.然而目前我国税收文化现状却不容乐观,不但纳税人与征税人地位不平等、征收过程还彰显随意,严重的影响着税收工作的开展,因此本文就对我国税收传统文化进行了分析,以此来得出如何利用我国传统税收文化的优势,来完善目前的税收文化,为我国的税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财产税改革的动机 1.我国现行财产产包括房产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车辆使用牌照税。一方面,由于财产税立法权集中在中央,导致地方缺乏灵活性,地方管理的积极性不高。由于税目众多,征收效率低下,造成了房产税难以成为地方收入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租、税、费体系混乱,税收负担偏重。租、税、费三个经济范畴,在理论上的区别十分明显。但在实践中,以税代租、以费代税、以税代费、以费挤税的现象非常普遍,限制和削弱了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目前,我国涉及房地产开发、销售全过程的13种税,约占建设成本的9%;而各类费用却占到了41%,各种收费增大了房地产的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16.
唐在富 《发展研究》2013,(11):36-42
我国集体所有与国家所有并存的土地公有制,以及建设用地必须使用国有土地的制度安排,使得政府客观上存在大量的征地、出让行为,由此导致国有土地出让收入规模大,在政府土地租、税、费收入三者当中占比高.针对社会上对于房地产税与土地出让金存在重复征收税费等质疑,本文认为,对于土地增值收益要区分其增值属性和投资来源,既要通过税费实现“涨价归公”,又保障私人土地投资的合理回报和合法权益.研究认为,推进土地相关税费体系改革,应当明确土地租、税、费三者的财政学属性,处理好土地出让、征收房地产税、土地收费三者的关系,协调好政府土地相关收支行为,通过土地制度与财税体制等协同配套改革,促进土地资源的科学集约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房地产税制分析与改革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依据国家税务总局网站的法规库对我国当前的房地产税制作了一次梳理。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房地产税制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指出在房地产开发销售环节存在重复征税,在保有环节上房产税的从价计征和从租计征存在固有缺陷,中外两套税制税负轻重需要具体分析。建议对房地产在开发销售环节征收增值税,在保有环节征收统一的房地产税,并以房地产的评估额作为计税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公房私租急待加强管理周敏,孔庆平最近,笔者在对公有住房情况调查中发现,近年来,公房私租即“二房东”现象,正在城镇各个角落俏然蔓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公房私租怪象多据调查,某市健康东路街道公房私租共有142户,转租公房2600余平方米,每年非法牟取暴利...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中国的房地产税改革在长达将近十年的时间里“启而难动”?税制改革的成败往往要考察强势集团得到了多少改革的制度红利以及非税制改革对全社会净福利增量的大小.在房地产税改革中,中央政府改革的动机“以税代租”,而地方政府仍坚持“以租代税”,两者在现阶段存在巨大的利益冲突以至难以形成改革合力.要推动房地产税改革,目前最关键是处于决策权优势地位的中央政府应充分考虑地方政府的权利和利益,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让其能真正分享到改革的制度红利.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中国土地财政收入的收入组织和支出管理格局,是多年改革探索和加强管理积累下来的结果,其总体趋势是相关收支管理制度日趋健全,收入组织管理逐步规范,支出管理得到加强,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一)土地财政收入组织方式。目前中国土地财政收入主要为租、税、费三部分。"租",即土地出让收入,指市县人民政府依法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全部收入,主要由土地出让收入构成,包括招拍挂和协议出让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