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中国当前以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和廉租房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住房保障制度,对于支持城镇中低收入居民解决住房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一种强制性的住房储蓄制度。住房公积金实行专户存储,专项用于职工购买、建造、大修自住住房,具有义务性、互助性和保障性特点。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廉租住房是指政府向城镇最低收入居民家庭提供的基本住房保障,属于完全的政府保障性质。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加之国家实行了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停止了福利分房,实行住房商品化、市场化,居民住房需求集中释放,促使房价不断攀高;与此同时,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和住房差距不断拉大,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日益突出。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通过采取建立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以及信贷、财税、土地等多种手段,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保障低收入家庭最基本的住房需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住房保障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长期困扰着各地政府,阻碍了住房保障工作开展。为了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促进工作,近期我们对莱芜市的住房保障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3.
经济法视野下的住房保障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居住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在市场经济中,为社会成员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提供基本的住房保障是国家或政府应尽的责任。经济法以社会利益为本位,追求实质公平和正义。以经济法视野和理念审视住房保障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国房地产市场“乱象”的根源在于政府身兼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要分开两类性质不同的国企。提供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国企属政府所有和管辖,保障低收入群体住房;从事经营性竞争性房地产国企,应归作为经济实体的国家所统辖,需要在政府之外另设国家载体,如新国资委。政府应在保障公屋供给的基础上注重用经济杠杆调控商品房价。  相似文献   

5.
建立廉租住房保障家庭腾退住房保障机制是完善廉租住房腾退制度和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的需要,是解决住房腾退和腾退住房管理与运作实践中面临的诸多问题的需要。建立廉租住房保障家庭腾退住房保障机制应遵循公平与效率兼顾、政府与市场机制以及第三种力量相结合、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要以社会公平为总的目标和原则,构建起由立法、行政、经济和社会保障等机制构成的功能互补的廉租住房保障家庭腾退住房保障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发展脉络与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群 《改革与战略》2011,27(11):168-171
文章指出,我国当前的保障性住房是以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为主的保障体系。住房保障制度是政府利用国家和社会的力量,为住房困难群体提供其基本生活所需住房的若干制度安排,以便在房地产领域实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文章认为,与商品房相比,保降性住房制度还很不完善,加快社会保障住房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不仅能够改善中低收入群体的福利,也是我国加快城市化进程和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最新出台的《北京住房建设规划(2006年-2010年)》提出,将在“十一五”期间,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和保障范围,探索构建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性租赁住房三层住房保障体系。同时,经济适用住房将转变供应模式,由销售为主过渡到租售并举,并探索建立政府回购式的“内循环”流转模式。这就意味着经济适用房将不得直接上市交易,而是由政府回购,以遏制那种靠经济适用房谋利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李拉 《产权导刊》2009,(12):11-13
所谓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在对中低收入家庭实行分类保障过程中所提供的限定供应对象、建设标准、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  相似文献   

9.
住房保障最根本的是对人的保障。本文运用经济弹性系数法,根据2010-2014年深圳市常住人口及GDP数据,预测2020年常住人口;同时根据户均人数及国家住房保障覆盖率要求,计算得出"十三五"期间,深圳市应向总计42-50万户家庭提供住房保障,以达到国家20%覆盖率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10.
经济租用房:“夹心层”居住新希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之后,近来,一个解决城市收入“夹心层”的住房保障新概念——经济租用房开始浮出水面。经济租用房的诞生,体现了政府提供住房保障的新思路,但在另一方面,经济租用房又是否能够真正有助于实现全民“居者有其屋”的美好愿望呢?  相似文献   

11.
居住是一项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许多国家都把获得适当住房的权利视为一项基本人权。良好的居住条件是保障人的安全、健康、幸福以及尊严的基础,也是社会平安的基础。在当今社会,不可能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但是居住的需求是人人都有的。如何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主要靠市场手段是很难彻底解决的。因此,政府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建立和健全居民住房保障体系才能充分体现社会的福利。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在对中低收入家庭实行分类保障过程中所提供的限定供应对象、建设标准、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  相似文献   

12.
日前由建设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制定颁布的《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严格界定了经济适用住房性质,即经济适用住房是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  相似文献   

13.
彭永梅 《魅力中国》2011,(14):337-337
住房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公共租赁住房是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主体,并已成为国家保障住房困难家庭居住条件的重要途径,各地广泛开展公共租赁住房的试点,并加快了立法工作以保障公共租赁住房工作的开展。本文对公共租赁住房的租售模式进行探讨,提出在我国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应建立政府回购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华 《中国经贸》2013,(8):168-170
近年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推进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开辟住宅建设融资的新渠道、加快城镇住房建设、增强职工住房商品意识、调整个人消费结构、拉动个人住房消费、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条件、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何管好、用好住房公积金这笔越聚越大的住房资金,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拟就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在住房保障构建和谐社会,创新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运作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新财经》2010,(3):11-11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日前透露,国家已经开始起草《住房保障法》。据起草小组专家介绍,在这个内部讨论稿中,关于经济适用房的产权问题,规定将由出资的地方政府和保障对象共同拥有经济适用住房产权,出资比例主要根据土地使用和建筑及安装费用比例确定。  相似文献   

16.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公布了支持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以及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对廉租住房经营管理单位按照政府规定价格、向规定保障对象出租廉租住房的租金收入。免征营业税、房产税;二是对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以及廉租住房经营管理单位按照政府规定价格、向规定保障对象出租的廉租住房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相似文献   

17.
购房零首付制度是指购房首付款由政府以住房福利保障的形式替中低收入家庭支付的一种颇有成效的住房保障新手段。它可以作为我国现有住房保障体系的有力补充,以完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18.
香港早期公屋建设为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网,支持香港经济转型并促进经济发展。1987年开始实施的长远房屋策略促进了房地产业发展,使房地产成为影响公屋政策重要因素。此后房委会改组为财政自主机构、停建居屋和及消减公屋建设量等改革措施对公屋政策发展的产生影响。保障居民的居住权是住房政策的核心,住房保障政策应该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而非经济政策的补充。内地应该借鉴香港等地的实践经验,在经济上避免对房地产业的过分依赖,并由政府主导建立住房保障制度保障居民的居住权利,同时通过政府的主导和扶持保证住房保障政策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9.
保障性住房建设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小安 《特区经济》2008,(6):150-151
随着住房保障时代的到来,如何更好地提供保障性住房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保障性住房具有较强的公共性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它是与商品房制度互为补充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方式是其两种主要形式。保障性住房唯一的功能是保障基本居住权,因此投资功能应被屏蔽。政府应通过适当的方式防止保障性住房的平民窟问题,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国家在宏观调控领域中授权、决策、执行和监督的混乱与冲突以及相关调控主体法律责任的缺失是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失效的主要原因。文章认为,需要从法律的角度消除政府违法与政策违法现象,重新审视政府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角色定位。在具体政策方面,要在增大住房供应总量的基础上调整结构,保证保障性住房的土地总量供应;继续强化和严格实施差别化的信贷和税收政策,区分首次购房、二套住房及以上的首付比例和利率,并结合税收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相济并用;严格执行省级政府和地方政府及各部委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