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驰 《魅力中国》2014,(26):27-27
现阶段国家认同感已成为国家稳定,民族团结的一种标志,民众是建设国家的力量之源,国家是保障民众的生存之本。民众的情感影响着国家凝聚力的形成,培育民众对于国家认同的策略,主要体现于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文化传统继承两方面。  相似文献   

2.
民众观是韩非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韩非凭着他对人性的认识,认为民众趋利避害,无知无识,所以会成为专制政治的障碍,于是就主张用各种手段严格的控制民众。并且利用民众,让民众都参与到"耕战"的行列,为统治者服务。对于难以控制、不于统治的群体要坚持铲除,甚至主张鼓动民众相互告密以达此目的。研究他的民众观的得与失,在今天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发生了一件震天动地的大事,受伤害的民众仍蒙在鼓里,随着高层之间互相沟通和公关,震天动地的大事逐渐销声匿迹。如果被损害的是民众,那么应受谴责的是谁?  相似文献   

4.
养老金缺口问题是关系民生大事,养老金政策调整要考虑民众的利益诉求,需要诉承,需要想方设法说服民众,通过详实的数据,解答民众心中的疑惑。一切以人民利益为福祉。在此类议题上发声,媒体应自重,相关部门也应慎重  相似文献   

5.
王翔 《环球财经》2011,(11):120-121
当98岁高龄的他离别这个世界时,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已不再是弱国外交;正是因为牢记历史,我们的民众,才永远不会是弱国的民众。  相似文献   

6.
如何增加民众收入,是解决当前诸多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或焦点。主流的观点是通过改革分配制度和产业转型升级以增加劳动收入。然而,面对庞大的就业人口和全球化竞争的客观现实,却很难奏效而且可能适得其反。该文认为,根据动态的收入与支出逆向互动规律,结合政府职能错位是导致民众支出过大、收入较低的客观原因,切实可行的办法是政府应回归社会公共角色,担负起公共职能,扩大公共产品与服务,完善社会保障.维护社会正义,避免与民争利,以“替代性减支”的新思路促进民众增收。  相似文献   

7.
政府有责任对民众提供帮助和救济,使其获得基本的住房保障。发展房地产的首要目标是向公众提供生活必需品,第二位目标才是提供生产要素和投资品。民众的居住优先权和政府的责任.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忘记。  相似文献   

8.
王磊 《中国报道》2012,(4):44-44
在瑞士,政治不只是管理民众之事,还是由民众决定的事,无论大事或小事。直接民主的教育,从小教起。在瑞士,政治真的是民众生活的一部分。政党上街沟通政见,就像络绎不绝的观光客一样稀松平常。瑞士是少数施行“直接民主”的现代化国家。直接民主体制下,人人可投票,公民有相对大的政策决定权。所谓直接民主,是人民直接参与政治决策,集体决定公众事务.  相似文献   

9.
李湘云 《改革与开放》2013,(6):29-29,38
所谓文化,是一种时间的沉淀、过程的积累、习惯了的行为。文化的发生源在民众的情感之中,文化的灵感在民众的大脑中,文化的表现最早也是在民众的习惯之中。也就是说,文化积聚在每一个个体的成长空间,而不是正式组织的号召和组织之中。因此,十八大报告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其“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进发新局面”,“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相似文献   

10.
石良平 《沪港经济》2011,(11):11-11
过度金融化是祸水 关键词:阴谋论 源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至今仍在世界各国蔓延,美国民众以“占领华尔街”的行动向华尔街金融巨富抗议。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所谓金融衍生品,实质则是为少数掌握信息和资源的金融寡头,向民众口袋里大肆捞钱创造了机会。  相似文献   

11.
孙立平 《发展》2006,(5):12-13
民众与民众是不同的,他们是分属不同的群体和阶层的,他们的经济状况与消费逻辑可能全然不同。因此,在新一轮促进内需的政策出台之际,将这个因素考虑进去非常必要。从这个意义上说,促进内需的扩大,不仅需要经济政策,同时也需要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12.
张宇 《魅力中国》2011,(2):156-156
近年来不断涌现出的类似于“开胸验肺”、“钓鱼执法”等案件中不断出现作为弱势群体的民众为了维权而才用如开胸、断指等过激行为,暴露出我国法律制度的若干缺陷,尤其是民众维权的艰难。本文将以对于典型案例的分析为基础,对于民众的维权制度的完善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民众对当前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的认识,民众对生活方式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民众在环境保护中的参与等方面着手,对当前沿海地区的民间环境意识与现代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全球速读     
《中国报道》2011,(3):12-12
埃及、巴林、也门持续爆发民众示威 据中新社2月20S报道,突尼斯和埃及发生动荡以来,阿拉伯国家出现连锁骚乱,巴林、也门政局出现不稳。19日、也门民众已经连续第8天上街示威,首都萨那和另两个城市出现了游行队伍。16日晚,坦克和武装直升机开进巴林首都麦纳麦,军警和示威民众发生了冲突,至少造成3人死亡。  相似文献   

15.
焦点人物     
《上海国资》2008,(1):9-9
当选者:李明博 2007年12月19日,韩国总统选举结果揭晓,李明博获得胜利,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位“企业家总统”。创造了“工薪族致富”和“清溪川环保”神话的李明博,是韩国民众心目中的传奇式人物。他在竞选纲领中提出的发展经济纲领打动了渴望重振经济,改善民生的韩国民众。  相似文献   

16.
西文 《西部大开发》2009,(10):56-60
经历频繁的水价上调之后,公众似乎慢慢接受了一种说法:水价适度上涨是合理的,关键是不能超出民众的承受能力。与此配合默契的是,政府相关部门在上调水价时也一直强调没有超出民众的承受能力,专家们也坚称:“水价上涨的空间仍很大。”  相似文献   

17.
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除了中美两国的领导层、各国经济界人士、专家学者一直在关注之外,中国和美国的老百姓,以及在中国的美国企业对中美经济关系也是十分重视。30年来,在中美两国民众生活的不经意间,两国经济关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深地植入普通民众的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消费是由政府部门定价的,从用水用电、看病上学的公共产品到打电话、给汽车加油与投保这样的垄断产品消费,民众消费的支出价格是由政府确定的;民众对于这一类政府定价产品的价格多次上调也是理解和支持的,达从政府部门主持的各种价格听证会基本上都得到通过可以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19.
责任议案     
近年来,全国“两会”期间的许多提案(议案)都会引发诸多议论,这原本不是一件坏事,它有助于鼓励民众的参政议政意识,也体现出民众的意志趋向和多数民意的力量。人民赋予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做出建设性议案的权利,而他们则有义务通过深入的调研,严肃认真地反映民意。但在今年的政协会上,个别委员的议案颇具草率性,从而导致民众争相“问罪”。  相似文献   

20.
目前,要想让广大民众都能够分享中国经济改革的成果,关键是如何改革当前中国的分配制度。正如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只有改革我们整个财富分配制度及体系的缺陷,才能真正让广大民众分享到经济繁荣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