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元明清时期备荒救灾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元明清时是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最频繁和严重的时期,在备荒救灾过程中人民和政府也累积了不少经验。本文是从有关政策及经济性、生产技术性两个基本方面进行介绍,并指出某些经验值得现在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台湾的稻米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的种植业以稻米生产为主 ,荷据时期 ,荷兰人为了长期霸占台湾 ,不得不鼓励汉族移民种植水稻。明郑时期 ,粮食供应一直困扰着郑氏政权 ,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 ,立即开垦荒地 ,发展生产 ,使台湾的稻米生产得到较大发展 ,基本实现粮食自给。清代统一台湾以后 ,台湾稻米生产发展更快 ,到乾嘉时期 ,台湾已成为我国东南的粮仓 ,不仅自给有余 ,台米还源源不断地供应大陆各地  相似文献   

3.
4.
一般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已经停滞并趋于衰落,这也是中国近代被动挨打的重要原因。然而,大量历史事实表明,这只是一种想当然的推测。事实上,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历史时期,并于19世纪初期到达世界顶峰,其主要支撑体系就是中国的农业。虽然较之宋元,中国农业生产工具数百年中没有什么变化,但在多熟种植、肥料使用、农田水利等精耕细作体系、域外高产作物引种推广及生态农业等诸多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和重要创新。可以说,中国农业生产的相对优势一直保持到了19世纪中期,其中土地生产率方面的优势大体维持到了20世纪。究其原因,现代科技真正作用于农业生产始于19世纪中期以后,首先在农业机械领域,而现代作物育种、化学肥料等作用于土地生产率的现代农业科技基本上是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才逐渐进入生产力。中国传统农户经营制度并未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障碍。中国近代落后挨打应从世界经济和社会转型大的历史背景来分析。在世界工业化、城市化日新月异的进程中,中国仍然固守传统,不思变化,终于导致在新一轮世界性竞争中落到了后面。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的茶叶生产形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洪升 《中国农史》2001,20(4):23-37
本文对明清时期的茶叶生产形态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对私人茶园、寺院茶园、国有茶园等不同类型的茶叶生产状况做了具体论述,并探讨不同类型的茶叶生产在茶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市场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考察茶叶生产形态和茶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从本质上看,明清时期茶叶生产的主要力量是个体小农,他们是茶叶生产的主要承担者。个体小农的茶叶生产为我国茶业经济的大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近代我国茶业衰落与茶叶生产形态尤其是个体小农的生产方式并没有本质、必然的联系,而是没有及时改造传统茶业。文章最后联系我国当今茶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改造传统茶业、实现茶业现代化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农业部办公厅近日下发了关于报送2013年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2013年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总储备量为5000万公斤。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西北地区农业开发的技术路径与生态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姚兆余 《中国农史》2003,22(4):102-111
明清时期,西北地区农业开发对生态环境之所以造成巨大的破坏作用,与农业开发的技术路径息息相关;大规模移民造成了人地关系的恶化;水资源过量开发,导致水资源萎缩;生产技术原始落后,只好通过扩大垦殖规模来增加粮食产量,而滥垦土地又造成地表生态系统的失调。  相似文献   

8.
近日,阳朔县组织农技等方面的党员、专家巡回全县9个乡镇,开展以传授农业生产抗寒救灾技术为重点的大型下乡活动,及时将相关科技资料送到农民手中。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耕地资源有限的地区,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程度,是发展农业的主要途径。反过来说,在这个地区,农业生产集约程度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视为衡量农业发展水准的标志。所以,研究一个地区农业生产集约程度的问题,是研究该地区农业经济史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明清之际大量流民从大陆迁移至台湾,使自古以来海峡两岸之间的密切联系得到进一步强化。渡台流民潮以荷兰占据台湾招纳流民为起点,到清代进入高潮。流民渡台将汉族先进农业科技文化带入了台湾,促进了台湾农业开发,推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台湾与大陆的融合过程,从而使台湾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气候变化对太湖流域农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明清时期,太湖流域农业已发展到相当程度。农业对气候资源的利用率较高,因而对它的变化有很强的敏感性。明清时期,又是近千年来我国气候变化最剧烈的时期。在太湖流域主要有以下特征:①是一个相对冷的时期;②前期湿润而后期偏干;③气候变率较大,自然灾害频发。因此明清时期气候变化对太湖流域农业带来巨大影响。主要表现为:①气候变冷双季稻面积减少,粮食复种指数下降;②自然灾害频发,冷害和水旱等灾害使粮食产量下降;③亚热带经济林木,柑桔、茶叶等安全越冬受到威胁。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中央财政安排拨付农业生产救灾资金2.5亿元,对内蒙古、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云南等8省(区)的受灾群众购买种畜、柴油、农膜和饲草料储备给予适当补助。同时,要求上述地区及时拨付资金,切实加强监管,确保农业生产救灾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3.
蒙元时期淮河流域的农业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铣 《中国农史》2000,19(4):18-26
金元之际,淮河流域经历长期的对峙与战争,社会经济受到巨大的破坏,土地荒芜,人口流移。忽必烈即位后,采取重农措施,兴办屯田,兴修水利,淮河流域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并超过宋金对峙时期的水平。但到地中后期以后,由于政治腐败,自然灾害频仍,社会经济发展停滞下来,特别是元朝末年的战乱,又使淮河流域经济衰敝不堪。  相似文献   

14.
春秋战国时期淮河流域农业生产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战国是淮河流域农业加速发展的时期。淮北传统的沟洫灌溉进一步发展,沿 淮及淮南兴起了期思、雩娄、芍陂等大型水利工程,邗沟、鸿沟等运河的开凿,也带动了沿线水利事业的发展,再加上桔槔、辗轳等提水器械的使用,使灌溉能力大 为增强。春秋后期,铁器始用于该流域,战国时逐步推广;牛耕亦始于春秋时期,战 国时已在淮北推广。土地开发得以加速,越来越多的沿河平原成为良田沃土。在淮北以黍、稷等旱粮为主,淮南以水稻为主的格局下,麦的种植继续增多,稻作农业 显著发展。农业技术进步较快,至战国时已转向精耕细作,生产力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15.
日本的农业现代化,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即1955-1973年间,在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的推动下,得到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和农业组织管理现代化.本文仅对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实现的日本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状况进行剖析,目的在于为处于经济较快发展阶段的我国农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明清时期农书总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达 《中国农史》2001,20(1):13-13,F003
前 言我国一向以农立国,农业文化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亿万勤劳智慧的先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并经有关人士以文、图形式记录、整理、总结而成为农书被保留下来。她面广量大,涉及到土壤耕作、作物栽培、农田水利、畜牧兽医、经营管理、农学理论、农家生活等各个方面,是唯一反映出传统农业历史特点的古典文献;是祖国农学遗产精华的主要组成;是传统农业科技交流和传播的有效手段;也是反映和研究古代农业发生发展及其成败的可靠凭藉,在史学、农学、生物学……上占有重要地位,受到中外有关学界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7.
张芳 《中国农史》1997,16(1):24-31
本文对明清时期中南、西南山区农田水利的发展状况作了综述,文中依不同的地形区域及开发程度分区进行纵横分析,揭示了山区各地农田水利发展的进程、特点和规律。又结合山区的自然特点,分析了明清时期南方山区水利发展与梯田开辟、立体农业、粮食生产和地区发展不平衡之间的关系,以探讨山区水利与农业生产的联系及影响。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是黑龙江垦区发展史上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时期。从1968年7月1日至1976年2月,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从组建、发展到撤销建制历时八年。八年期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正处于复杂的国际环境与国内"极左"路线盛行的"文革"时期,其农业生产受大环境影响和左右,呈现出历史性与时代性。本文就开发荒原、农田水利建设、农田生态保护、科学化种植和机械化发展等方面回顾兵团时期农业发展,并且分析了八年间粮食产量波动的原因,力争对兵团时期农业发展建设有一些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江苏农村经济》2013,(12):45-45
通过传感、通讯、计算机网络技术及专家决策模型的研发应用,对农业生产环境及农业生产操作环节进行智能化监测控,从而为农产品生长(生产)提供适宜的环境,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及农产品安全率:同时,  相似文献   

20.
试论明清时期福建林业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时期是福建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中林业经济的发展尤其引人注目。本文从明清时期福建的植树造林,木材贸易以及各类副产品的生产与运销等三个方面,对这一时期福建林业经济发展的概貌及其特点,作了描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