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系统性风险是指对大多数资产发生影响的风险,只是对某种资产影响程度不同而已。虽然系统性风险属于宏观层面的问题,但是,如果微观金融风险遭受冲击,也经常引发系统性风险,进而引发全行性风险。英国巴林银行倒闭就是一个生动的实例。近年来,齐齐哈尔市分行通过大力营销新业务,培养了飞鹤乳业、鹏程公司等大客户,乃至一些集团大客户。同时,通过政府融资平台营销了13个较大的非经营性项目,这些项目涉及和影响该行安全,这就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与措施,关注和监管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2.
红梅 《中国经贸》2015,(18):68-68
工商管理工作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能缺少的重要内容.在工商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系统性风险是真实存在、不容忽视的,同时也会对工商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然而有针对性的对工商管理工作中的系统性风险进行预防,就可以有效提升市场经济的稳定性.本文通过对工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系统性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系统性风险出现的有效措施,希望能给工商管理工作正常的开展及创新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次贷危机爆发以后,各国暴露出对系统性风险防范的不足.系统性风险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重点的金融改革开始提上日程.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金融改革的过程中,中央银行在系统性风险的控制作用不可忽视.应该在深刻认识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发挥中央银行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前后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网络模型量化分析了金融危机前后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特征。利用2006-2011年银行间市场中各类型金融机构拆出与拆入资金数据,建立了金融机构间关联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模拟测试可揭示冲击在各类型金融机构间传染过程,同时可以分析各类型金融机构间风险暴露特征。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危机前后任一类型金融机构违约不足以引发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在银行间市场中处于核心位置。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逐渐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银行业作为金融业的核心,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金融体系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在大力倡导金融开放的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加强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于银行系统性风险及金融开放背景下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并针对已有研究做出述评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胡再勇 《美中经济评论》2005,5(10):17-22,28
本文使用模拟合并的方法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跨行业兼营证券和信托的系统性风险变化情况,发现当全能银行中证券资产比重低于5.56%时,全能银行的市场风险随着证券资产比重的上升而下降。对于利率风险,当证券资产的资产比重低于11.44%时,能降低全能银行的利率风险暴露;但当证券资产的资产比重高于11.44%时,则增加了全能银行的利率风险暴露,降低了全能银行风险分散化的能力。信托资产对全能银行系统性风险影响有着和证券资产类似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CoVaR模型是近年来衡量系统性风险的主流方法。现有的研究方法只关注了静态情形而忽略了动态情形,文章在Copula框架下考虑了DCCGARCH模型下的动态Copula-CoVaR模型和广义自回归得分(GAS)模型下的动态Copula-CoVaR模型,并对Co VaR进行了再次定义。在应用方面选取上证指数中具有代表性的6家金融机构从2014~2016年的股票数据,对选取的数据进行系统性风险评估。通过上述方法可以筛选出高危的金融机构,对金融风险防范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势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我国经济恢复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其中,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监管者的重要任务,而银行风险是金融体系的内生性风险,给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带来最直接的挑战,因此要把银行风险放在重中之重。通过分析近几年来银行风险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关系的国外研究现状,分别从银行风险的影响因素、银行风险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机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控三方面进行研究综述。具体而言,首先从银行资本、银行竞争、银行流动性、银行网络等四个方面阐述银行风险的影响因素;其次从风险传染机制方面详细分析银行风险是如何引起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最后,根据上述两大部分对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小额贷款公司也会面临着系统风险,导致区域内小额贷款公司集体陷入困境,应对方案是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机制。宏观审慎监管应根据小额贷款公司特点设计相应的监管工具,我国的小额贷款公司宏观审慎监管机制需要及早着手建立。  相似文献   

10.
汇率的剧烈波动会对整个银行体系产生剧烈冲击,甚至会诱发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保持汇率稳定对于构筑稳健的双支柱宏观审慎调控框架,抵御外部冲击,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都至关重要。为此,央行于2017年5月正式引入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格进行调节,以确保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其调节效果和影响效应一直备受金融当局和学界的关注。基于此,文章将逆周期因子引入银行风险理论分析框架,构建了包含逆周期因子的开放条件下四部门银行风险模型,分析了逆周期因子通过稳定汇率波动进而降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内在影响机理,并在此基础上运用TVP-VAR模型和两次逆周期调节期间相关变量周度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逆周期因子在短期内可以显著降低汇率波动幅度,保持汇率稳定,进而降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然而,随着时间的延伸,这种影响效果逐渐减弱,因而中长期效果不如短期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中国11个行业的下行风险进行测度,并采用新发展的非线性平滑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行业间风险传染的宏观驱动机制,通过构造非对称的风险传染矩阵分析了各行业在风险传染链中的角色。研究发现,下行风险在传染过程中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当经济体的下行压力增大、面临较大的政策不确定性或实施扩张性信贷政策时,各行业间将呈现更为显著的风险传染关系。部分实体经济行业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有较强的解释力。其中,能源和日常消费品等基础性行业在各体制区间均属于稳定的风险净溢出行业,能够通过产业供应链渠道对其他部门形成显著的风险冲击。此外,部分行业的风险传染角色并非一成不变,风险监控机制需要审时度势地做出适应性调整。  相似文献   

12.
本文测度了我国金融机构在美国次贷危机期间以及危机前后对金融系统的边际风险贡献程度.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非危机时期,我国边际风险贡献和杠杆率较高的金融机构,在危机中的边际风险贡献较大;此外,我国金融机构对系统性风险的边际风险贡献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危机期间较大、危机前后相对较小.因此,防范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发生,减少我国金融机构风险的外部性和顺周期性,应加强对那些边际风险贡献和杠杆率较高的金融机构监管.  相似文献   

13.
基于GARCH-Copula-CoVar方法的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度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Adrian和Brunnermeier的方法,同时考虑到金融变量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提出了应用GARCH-CopulaCoVar的方法来测度我国上市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以及边际风险贡献。研究发现,规模大的银行其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更强,而对于那些中小银行,它们的风险抵抗能力相对较弱;在考虑了单个银行的风险溢出条件下,系统性风险明显增加,存在明显的风险溢出,特别是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容易带来更大的风险溢出。  相似文献   

14.
《上海国资》2009,(11):66-67
2008年金融危机初起时,美国联邦监管部门认定尽管贝尔斯登、房利美、房地美、美国国际集团和其他金融机构经营出现问题,但因其规模过大,不允许其倒闭。但是拯救“规模过大以至于不能倒闭”公司的整体行动,又违背了市场自由决定谁上谁下的原则。但当2008年9月监管部门允许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后.随之而来的金融海啸席卷整个市场和经济。  相似文献   

15.
张巍柏 《西部论丛》2008,(10):13-13
自从深圳出来一个“千亿住房按揭贷款断供”的说法之后,媒体在断供问题上消耗的纸张,就不计其数。也难怪,有个从去年开始迄今还未结束的次贷危机在旁边警示,国内大小机构自然不敢对住房贷款掉以轻心,何况现在房地产降价的冲击,是一波接一波。  相似文献   

16.
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寿险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健康,不存在大的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17.
吴成颂  王超 《上海经济》2018,(5):107-121
选用2012年我国资产证券化重启后沪深股市16家主要上市商业银行数据,通过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指标体系衡量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引入Loutskina构建的"证券化指数"衡量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初期,信贷资产证券化降低了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而利率市场化进程减弱了这一影响。此外,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降低作用具有机构异质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削弱程度最深,城市商业银行次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影响程度最轻。  相似文献   

18.
徐欣 《南方经济》2018,37(12):40-56
在市场流动性不足的前提下,建立资金融通的金融网络结构可以降低个体机构的破产概率,但转移的风险会通过网络节点之间的关联度和正反馈效应实现交叉传染,从而增加整个市场奔溃的概率。文章通过DCC-MGARCH模型和无向有权型网络阐释了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和多元金融机构在内的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时变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机构的动态关联能够较好解释系统性风险的波动性,且我国的金融市场符合无标度网络的风险传染特征。其中,银行部门的市场中介地位不断强化,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联系日益紧密,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在系统性风险的监管中应强调关联度指标的重要性和金融机构的网络属性,构建具有风险包容性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9.
方意  荆中博  吴姬  李政 《世界经济》2020,(4):123-144
非核心负债是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累积的重要驱动因素,本文将刻画时间维度系统性风险特征的非核心负债指标与刻画机构关联性的尾部依赖技术相结合,得到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度量指标。在捕捉冲击事件有效性方面,本文指标可以捕捉样本期间的4次重大冲击事件,包括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013年银行业"钱荒"、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和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在捕捉规模特征有效性方面,本文指标能够规避传统风险指标中出现的"小机构、大贡献"这种不符合现实的问题;本文提出系统性风险度量领域的安慰剂检验方法,发现本文指标能排除股票市场风险等噪音信息。  相似文献   

20.
李闻 《辽宁经济》2009,(11):58-59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不利变动而使商业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市场价格的变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等。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系统性市场风险是由于整个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使整个商业银行业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只要有金融市场存在,系统性市场风险就是客观存在的,且无法通过投资组合来规避,同时经济主体承担系统性市场风险并不会带来相应的风险溢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