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偶然的,有其客观必然性。首先,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必然产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集体的统一经营和以家庭为承包单位的分散经营有机的结合起来,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但是,分户经营也还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由于分户经营受劳力、资金、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必然遇到许多想办而难以办到的事情。例如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农机作业、农业基本建设、饲料供应、畜禽疫病防治以及产品加工、运销等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经营项目,大多是一家一户难以办好或办起来不合算的。因此,客观上要求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户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以促进农村双层经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村税费改革及相关配套改革的实施,使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从事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各级干部必须更新观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迅速实现工作方式的全方位转换。  相似文献   

3.
一、要明确服务对象全面提高农村服务业的水平和质量 ,首先要明确服务对象。长期以来 ,农村服务业的服务对象比较模糊 ,往往是重服务农村生产 ,轻服务农民生活 ,即使在对农村生产的服务中 ,也只是注重种植业而忽视养殖业和加工业 ,在服务种植业中又只是注重粮食作物的生产而忽视经济作物的生产。而事实上 ,农村服务业的服务对象是十分广泛的 ,它包括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农村生产中 ,既包括第一产业即种植业、林牧业、养殖业、水产业 ,也包括第二产业即对农产品的加工、再加工、深加工、精加工 ;在农民生活中 ,既包括物质生活即…  相似文献   

4.
最近,结合学习江泽民同志的国庆讲话和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文件,我们对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现仅就几个问题谈点粗浅认识。一、必须坚持农讨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巩固、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打破了延续二十多年的“一大二公”模式,奠定了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农村新经济体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使长期停滞不前的农业生产一变而为生机勃勃,农村其他方面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按照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检验十年来农村的改革与发展,虽然有许多的经验值得发扬,但也有不少的教训应该吸取。特别是在打破“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旧体制,创建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营新体制的过程中,由于多年来经济工作中  相似文献   

5.
村官,是农民对村干部的昵称。他们是既无编制,又无经费的"编外干部",但却担负着农村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的最基础和最繁重的工作。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一个村就是一个大家庭。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成型的时期,村官又是怎样当家的呢?穷家难当说起当家,村官几乎无不摇头说"难当"。经济发展滞后,农民增收难,集体经济倒挂,这是当前大多数村级经济状况。而村里修路建桥要钱,村干部工资要钱,照顾五保户、困难户要钱,开门五个字  相似文献   

6.
16年前,由于档案意识淡漠引发的“江松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1982年春,贵州省松桃县牛朗镇松江村与江口县溪口乡翁会村的农民,为争夺对方责任地、责任山,引起流血事件,惊动了省地县领导及武警部队前往解决。当要双方拿出凭据时,全都傻了眼,看到的是悔叹,听到的是幼稚的回答:1979年冬,他们听说外地在下放土地搞单干,大队与生产队也就悄悄地分土地到户。分配时大  相似文献   

7.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逐年上升。自 1 978年以来 ,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两个特点 :一是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数量由 1 978年的 2 82 7万增至 2 0 0 0年的 1 70 78万人 ,二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改革以来累计 60 0 0多万人至 1亿人之间 ,仅 2 0 0 2年底 ,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已达 940 0万 ,按照我国制定的发展方略 ,到 2 0 2 0年至少将有 3亿的农村人口进城。十六大指出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1、农村劳动…  相似文献   

8.
农村市场体系谁来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农村发展的成就,应该归功于市场化趋向改革的进步,而农村发展的问题,则应该归因于农村市场化改革还不够深入。上世纪90 年代以后,农村改革实际上落后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某些时期,农村市场化改革还出现了短暂的倒退。  相似文献   

9.
乡村债务是当前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从事农村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领导干部都发表了不少文章。张晓冰作为一个乡党委书记,他对乡村债务问题的分析,另有一番见解。  相似文献   

10.
《农村工作通讯》2003,(2):12-13
本刊讯 为期两天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1月9日在京闭幕.会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农村城镇化的载体--农村股份合作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加快城镇化进程是佛山市南海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战略举措。但是从农村过渡到城镇化存在诸多问题,如农村的集体土地、资产的处置、大量的农业人口转移等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好了就能推进城镇化的进程,反之就会阻碍城镇化的进程。因此,南海区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从1992年下半年开始搞试点,1993年在全区农村中全面推行以土地为中心的农…  相似文献   

12.
农村改革与农村货币流通王绍仪,任建民农村货币流通的稳定,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条件之一。目前,我国农村改革,正在顺利进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会对农村货币流通发生什么影响?如何保持农村货币流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过20年的改革发展,成就很大,举世公认。但到1997年以后,出现了一个情况,就是农产品普遍出现卖难和价格下跌,相应地出现了农民增收缓慢,当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党中央、国务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及时地作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就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有两条,一是农产品的供给状况从长期短缺变成了供求平衡、丰年有余;二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仅受到自然和生产条件的约束,也开始受到市场的约束,而且市场的约束越来越大。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是这种阶段性变化的反映,这反映出我国农业的生产能力经过20年的改革的发展,确实是提高了,是一个阶段性的变化。另一方面,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农产品的需求就不仅仅是一个满足吃饱的问题,而是开始追求质量、花色、品种、营养和新鲜。在这种情况下,过去那种增产就能增收的情况了变化,如果农业生产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很可能带来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接着在1998年底1999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所谓战略性调整,主要是几个的事情,一是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调整农业的布局,提高农产品加工程度;二是要转移农业人口,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因此,战略性结构调整的过程,实际上是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的过程,是全面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的过程,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过程,只有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我们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才能在一个新的基础上,产生一个新的飞跃。这就是这两年中央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对农村形势所作的大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武义县的农业股份合作制从全国来看具有超前性。农业股份合作在各地都有一些典型,但规模都比较小,远没有形成气候。运用股份合作制大规模进行山地开发的,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材料,武义县是比较超前的。在武义县,土地使用权可以入股,这个经验在全国也很超前。可以说,武义的农业股份合作制最突出的特点,一个是已经形成了规模,形成了一种小气候;另一个是在土地的流转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股份合作制,从全国来看,主要有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企业型股份合作制,就是以单个企业为主来搞股份合作;第二类是社区型的股份合作制,就是以社区,特别是以村合作组织为主,把社区的存量资产(除土地以外)全部作价,一部分作为集体股,一部分作为个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农村不断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符合江苏省情的发展路子,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越,都分地区正在向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迈进。一、三大改革的历史性突破二十年来,农业率先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其中主要是全面推行了家庭承包经营,创造发展了乡镇企业,不断深化了农副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家庭承包经营,释放了农业生产潜力宜兴、武进、锡山(原无锡县)、通州(原南通县)一些生产队,于1981年至1982年,率先创造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家庭承包经营,采用"联产到劳、以工补农、包干分配到户"的形式,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1982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党的富民政策在农村的深入贯彻实施,一大批农民率先富了起来。在一些地方,年收入超万元的农户比比皆是,年收入十万元的户也不足为奇。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广大农民曾用这样形象的语言来描绘共产主义理想家园,如今这已变成现实。近几年来,江苏省东海县平明镇已有3000多农户安装了电话,400多农民挎包装了"大哥大"。有了这了解市场行情的"顺风耳",农民进市场有了底。电话成为该镇农民传递信息、发展经济的好帮手。据统计,1998年,平明镇农民靠电话联结大市场,年获得经济效益500元万以上,镇售大米,面粉等农产品3万多吨。周徐村农民陈波一年只花电话费800多元,却获得经济收入7000多元。在住的方面,平明镇有一万多农户住上砖石结构房屋,3000多农户住上楼房,用电户达15000多户,用电率达100%。  相似文献   

17.
当今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需求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在外部环境变幻莫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扩大内需,刺激国内即期和潜在的有效需求已成为中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扩大内需就是要在过剩中寻找短缺,并针对短缺增加供给,以拓宽市场空间,寻找消费热点.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农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问题。可以说,80年代前,我国农村经济问题的核心是农产品供给问题。农产品供给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从而也牵动着党和国家对农村的经济政策。相对来说,农民收入问题则处于次要位置,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时至今日,两亿人的城市市场已不足以容纳国民经济所具有的供给能力,庞大的农村市场已成为决定国民经济继续增长的重要因素。现在,无论是从农村经济本身的发展还是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直接影响着河南经济增长的速度,因此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劳动力的转移,以此为契机加速河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本文就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为分析对象,通过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点,提出转移的新思路:小城镇战略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方法,即“离土不离乡”的转移策略。  相似文献   

20.
陈艺 《山西农经》2022,(17):174-176
农村电商物流可以带动农村经济活力,进一步优化完善农村产业结构,有助于农村经济增长。农村电商物流给农村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加快畅通农村电商物流能够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