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年前,深圳等沿海经济特区的建立带动了东部经济的腾飞。世纪之交,中央又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由于西部与东部的差异性和开发的背景不同,因而西部大开发不能照搬东部开发的模式,有必要建立西部经济试验区。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经济特区的基本功能定位是在我国开放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先走一步的试验区,这个实验的内容又是因情况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我国特区的性质和定位根本不同于国外经济特区明确特区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试验区,对当前特区建设和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黄敬林 《特区经济》2009,(10):33-35
"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经济特区之后有一制度创新,它与经济特区一样,其精髓在于自主与创新,特点在于综合配套改革和试验。它与经济特区的不同之处在于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资源、发展的约束条件、发展目的、发展模式、政策的优惠程度都有一定的区别;还面临竞争的不公平、资金、技术、项目等经济发展资源的恶性竞争、人才、技术短缺等困难。为了实现经济崛起需要做好思维方式的转变、制度的变革、吸收与创新并举,以及加强政府的导向和投资倾斜等,实现"试验区"经济崛起。或许通过比较会为经济特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压力。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引人注目之一的是深圳、厦门、珠海、汕头等经济特区的相继建立,而21世纪初,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引人注目的是国务院先后批准全国设立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一些国家级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深刻认识这两种类型经济体产生的历史背景,就必须回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及其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5.
﹃高涛﹄为何离开红海湾●特约记者曲长缨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经济开发试验区成立于1992年。它地处深圳、汕头两大经济特区之间,资源丰富、海产品众多,海洋经济开发潜力较大。同时,又是著名的侨乡和旅游胜地,全区9万多人,在海外的亲友就有2万人,许多外商和海外...  相似文献   

6.
李齐 《魅力中国》2014,(7):62-63
2011年,广东珠海横琴新区开发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决定把横琴岛纳入珠海经济特区范围。并确定了横琴发展的战略意义、功能定位、产业发展等指导原则。横琴作为粤港澳紧密合作示范区,承担着推进金融改革、建设我国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重要任务。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文简称“上海自贸区”)。  相似文献   

7.
影响深远的三大主题对于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认为,与当时中国已经启动的其他经济特区、开发区不同,毕节试验区从一开始就不是以单纯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从特区到试验区:中国特殊区域战略措施的演进与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特区与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都是中国特殊的区域战略措施,但它们是在不同的背景下设立的,不能混淆其区别。中国特殊区域战略措施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经济特区、全面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局部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三者在设立的初衷、区域与主体方面是不同的。随着改革与发展的推进,未来趋势必然是将重点放在体制机制的创新上,能否在体制机制方面明显创新,是新试验区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中外经济特区的模式差异与我国特区发展转型的思考厦门大学外贸系黄建忠,陈钟婷一、中外经济特区的经验模式比较与我国特区模式评价世界经济特区发展起步于15世纪的西欧。二战后,世界各国的经济特区尤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相互间既有普遍性,又各具特色。以中国经济特...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经济开发试验区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美丽的光辉,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湛江市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就是这其中的佼佼者。湛江市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是1992年7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国最大的省级经济开发试验区。  相似文献   

11.
经济开发试验区作为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是改善制度环境和经济环境的一种新尝试。由于发展思路不明确、配套措施与战略决策不协调、吸引人才的环境难以形成等因素,制约了试验区的发展。因而,作者提出了转变观念,统一对试验区的认识;进行体制创新,明确试验区管理机构职权,以人为本,建立试验区发展的运行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钟坚  杨平 《特区经济》2002,(6):7-11
深圳等经济特区在我国改革开放格局中处于最高层次,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和经济体制改革最超前的试验区,从80年代的“四个窗口”到90年代的“四个作用”,再到新世纪的“五个带头”,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各个阶段中都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 进入90年代以来,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加速淡化,这意味着第—代经济特区正在结束,同时第二代经济特区正在开始。目前国家已基本调整了特区政策,第二代经济特区将如何发展,这是人们更为关心的问题。 一、经济特区升级换代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常识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掌握阶段性就掌握事物发展规律,这里我们分析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观点。目前特区优惠政策基本上退出历史舞台,正是特区发展阶段性的—个明显标志:特区已经升级换代,已经从第一代进入第二代,这就是说,我国经济特区的升级换代自有本身的原因。 第一,我国经济特区的创办,从处于思想形态时起,就带有利用外资开发落后地区的初始目标,特区进行这方面的试验获得成功,就必然要向特区以外的地区扩展,去改变其他落后地区的面貌。经济特区起步后仅用3—4年时间的试验就证明了这样一点:必须把利用外资同本国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国家给予特区的优惠政策,早在特区还处于奠基阶段时,就开始扩展到特区以外的地区去。搞点特殊优惠政策,就可以收到利用外资开发本地经济的好处,内地逐渐照着特区的办法做,纷纷成立经济开发区或开发试验区,全国大开放的局面到了90年代初期已基本形成。全国大开放的局面对经济特区提出?  相似文献   

14.
《中国集体经济》2008,(2):47-47
在改革开放30年的前夕,四个新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相继设立已在中国东、中、西部完成布局,表明新一轮区域改革试验已开始发力。这一轮改革试验区的创建,其模式、宗旨和目标,与20多年前建立经济特区有很大不同,它们将起到的作用和发挥的功能,也有别于传统经济特区。  相似文献   

15.
自198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我国第一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以来,全国高新区发展迅速,如今已发展到54家。经过20年发展,高新区在科技与经济结合上发挥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2016,(4):147-154
国家级经济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地。为此,我们对目前7大经济特区、17个国家级新区、4大自贸区、12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5个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221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45家国家级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的名单进行了汇总整理。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后经济特区的发展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众所周知,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排头兵”,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在长期与世界经济隔绝、国门刚刚打开的时候,经济特区作为对外窗口,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国外(境外)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市场机制、组织形式、乃至资本,通过这一窗口流入我国,使我国的市场取向化改革有了一个可供借鉴的参照系;另一方面,我国的技术、产品、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决心和实际进度,也以此为桥梁得以让世界了解;可以说,20年来,经济特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主要标志和成果之一,其发展成为我国的经济机体发展和开放程度的一个真实反映。不仅如此,经济特区还作为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存在:从一开始创立,经济特区就被赋予较多的政策自主权力、特殊优惠政策和经济体制改革试验任务。如一些论者总结的,在特区的发展过程中,“趟过一片旧体制的“雷区”,冲破了许多传统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利用外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经济特区是我国最早大举利用外资的地区。港澳台投资和外国投资是深圳等经济特区投资的重要来源,也是推动经济特区高速增长、对外开放、经济体制改革和率先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动力。经济特区利用外资的成功实践,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促进了全国利用外资和对外开放工作,也引致全国的经济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利用外资、对外开放促进改革和发展,是中国成功的经验和有特色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民营报     
揭阳市揭东经济开发试验区坚持以创办高科技工业实业为主、利用研资为主、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的指导思想,努力开拓.艰蓄创业.一年来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去年共引进生产性项目15个,实际利用外资2.35亿港元,全年完成工业产值8亿多元。较好地带动全县社会经济的发展。揭东县是工业基础相当薄弱的新县。县委、县政府把创办揭东经济开发试验区作为揭东经济和工业发展的龙头来抓。积极搞试验,开创新业。揭东经济开发试验区竭诚为客户服务,千方百计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使客户真正感受到投资试验区是他们的正确选择,不断增强投资信心…  相似文献   

20.
黑河边境经济合作区是在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形势下建立起来的,作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一一黑河的经济特区,合作区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和优越的投资环境,将不断吸引毗邻国家的生产要素流人,同我们的生产要素相结合,创办新企业,改造老企业,开发新产品,并打人国际市场,为黑河外向型经济格局的形成奠定基础.合作区在跨国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一、合作区在跨国经济合作由的地位合作区是沿边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泛指一个主权国家或地区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划出的以发展经济为目的的特殊经济区.在这一区域内,对外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