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年画村     
彭忠富 《乡镇论坛》2014,(15):14-15
一位老人和年画村 3月下旬,站在中国绵竹年画村的牌坊下,我想如果没有年画的介入,这曾经的射箭台村,跟那些村落又有啥区别呢?农民们不外乎农忙种田,农闲打工或做生意,家里留下的尽是些老弱妇孺罢了。可是因为年画的介入,年画村变得不一样了。这其实应该感谢一位老人的坚守,他就是陈兴才。  相似文献   

2.
"本地再现式"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是欠发达地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为例,分析了当地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以客家特色民俗文化为依托的因地制宜发展战略,并为实施该战略在拓展市场营销、挖掘特色文化、创新管理、加强政府主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通讯员/金鑫)据悉,"十二五"期间,甘肃省将扶持发展500个专业旅游村和1万户农家乐,以达到提升乡村旅游质量、促进农民增收、扩大旅游消费的多赢目标。根据《甘肃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省乡村旅游游客量达2240万人次,年均递增20%;乡村旅游总收入达27.7亿元.年均增长22%;乡村旅游直接就业岗位年均增加4500个以上。近年来,甘肃省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据介绍,2011年,全省已建成专业旅游村120个,农家乐2445户,乡村旅游人数达1080万人次,乡村旅游消费收入12.5亿元。其中以"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特"为特点的农家乐和以"原生态民俗文化体验""原生态自然观光体验""农村生产生活观光体验"为代表的乡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实现对邯郸市的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本研究分析了邯郸市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在旅游开发不能忽略民俗文化保护的原则基础上,就邯郸市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提出了相关的建设性意见。研究成果对于邯郸市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成都三圣花乡、郫县农科村、德阳年画村……四川省内不少乡村旅游点因为连片式发展,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品牌效应,推动着乡村旅游的持续快速发展。作为全国最早发展乡村旅游的省份,四川的乡村旅游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2011年,四川全省乡村旅游实现收入626.4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26.1%;同年,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129元,比2007年增力12582元,年均增长14.7%。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四川的乡村旅游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当中,一方面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态势,一方面又注重集中连片式发展,使得乡村旅游规模日益壮  相似文献   

6.
民俗文化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结果,符合当今旅游者的客观需求,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并不是所有的民俗文化都是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只有经过认真的筛选才能进行开发,并在充分考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7.
梁平年画与绵竹年画、夹江年画一并号称西南三大年画,究其美誉度和文化影响力,比起杨家铺、桃花坞、杨柳青、朱仙镇等地年画,梁平年画可谓名不见经传。但这并不损于梁平年画独特的美学趣味。囿于封闭的地理位置,梁平年画的艺术价值鲜为人知。而本文所关注的则是梁平年画艺术风格的成因及其所折射出的梁平文化的整体风貌,透过年画这个小小的窗口来窥视这块“不与秦塞通人烟”的梁平的地域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8.
张欣欣  张红 《价值工程》2011,30(28):290-290
本文从近些年来文化旅游热入手,分析了民俗文化主题公园——这一文化旅游重要载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当前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开发中出现的主题趋同性、"伪文化"现象及开发过程中的过功利性,提出了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提高游客重游率、凸显文化形象等方面的主张,以实现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需求及发展趋势,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论述了日照市发展民俗文化旅旅游的优势条件.由于日照是新兴的旅游城市,在发展民俗旅游方面经验不足出现许多问题,详细论述了问题所在并从各个角度提出解决方案.最后,论述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6,(25):227-228
本文以旅游产品符号学特性为研究基础,结合咸宁市的实际情况,归纳咸宁民俗文化资源,从"嫦娥文化"和"竹文化"着手研究其在旅游产品设计中的符号学价值,结合至旅游产品的开发中,为产品设计中符号学的运用和咸宁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黑龙江省是旅游大省,又是农业大省,具有丰富的独特乡村民俗文化、北方田园风光,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推进,为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初具规模我省休闲农业兴起于改革开放以后,开始是以观光为主的参观性农业旅游。90年代以后,开始发展观光与休闲相结合的休闲农业旅游。进入21世纪,观光、休闲农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从九十年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文化旅游热潮的掀起,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价值逐渐受到重视。文章依据文献资料与实地考察资料对宜宾独特的旅游资源"僰人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一些开发的策略,目的是在于让僰文化旅游发展得更好,真正让僰文化走向游客,走向世界。让这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能够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文化旅游热潮的掀起,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价值逐渐受到重视。文章依据文献资料与实地考察资料对宜宾独特的旅游资源"僰人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一些开发的策略,目的是在于让僰文化旅游发展得更好,真正让僰文化走向游客,走向世界。让这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能够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14.
澄海盐灶村     
正近日,"乡土潮汕百村行-公益摄影班"学员探访了期待已久的第一站——澄海盐灶村。成员们采访调研盐灶村现状,探访特色古村落,开展为期一天的潮汕传统文化之旅。盐灶村位于汕头市澄海区东北部,是澄海区盐鸿镇下辖一个自然村,距离汕头大学大约一小时的车程。澄海盐灶村民俗文化丰富多样,如"拖神偶"、"抢老爷"等;村中祠堂林立,古建筑景观保留完整。经过一天的走访,学员们对当地纯朴的民风深有感  相似文献   

15.
稻田作画     
日本田舍馆村.令人叹为观止的日本稻田画。与麦田怪圈一夜"压制"成形不同.日本的稻田画是人们花费几个月的时间"种"出来的,图案精美逼真,气势磅礴。  相似文献   

16.
随着各地注重发掘民间"非遗"项目,一些民俗节庆活动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旅游文化资源。广西贫困山区那坡县、融水苗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保留着自身独特的民俗文化,通过对壮族同歌节、彝族跳弓节、苗族拉鼓节等民俗节庆的挖掘与开发,探索出以文化旅游脱贫攻坚、振兴乡村的绿色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就业》2013,(2):24-25
近年来,额尔古纳市委、市政府依托优势特色资源,不断加大对旅游业项目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进景区景点建设,特别是积极支持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风情乡村游"建设,旅游业呈现迅猛发展态势,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作用,缩小城乡差别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额尔古纳市先后荣获"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和"中国特色旅游最佳湿地"等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通讯员/周广莹)近年来,蓬莱市不断调整旅游产业结构,在原来北部"仙、阁、海"的基础上,在中部发展"酒、湖、马",在南部打造"山、林、泉",形成城乡互动、全域旅游的发展格局。依托特有的葡萄与葡萄酒和旅游两大优势产业,注重挖掘各村优美景观、民俗文化、优势产业等资源,把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作为发展重点,扶持发展一批档次高、带动强的乡村旅游项目,推进传统农产品向休闲商品、农业园区向休闲景区转变,重点打造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如今,蓬莱市乡村旅游发展与"蓬莱美丽乡村"建设同规划、同部署,目前蓬莱已多次邀请旅游规划专家走进乡村,考察乡村旅游资源,编制了《蓬莱市木兰风情丘山片区生态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规划》、《蓬莱市龙山道教养  相似文献   

19.
岭南疍民民俗文化的奇特性和区域垄断性,符合使其成为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条件。本文从保护和传承疍民民俗文化的视角,探讨岭南疍民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提出了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发模式、民俗节庆活动开发模式和民俗博物馆开发模式等。  相似文献   

20.
天宫庄园是以蚕桑文化、红酒文化、乡村民俗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特色,集农林观光、科普教育、乡村体验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4A级旅游景区。宁波天宫庄园休闲旅游区隶属宁波市鄞州区下应街道湾底村,地处宁波南郊,东临东钱湖,北靠鄞州中心城区,西接宁波高教园区。距宁波市区仅五公里,交通十分便捷。园区总面积1600亩,内部空气宜人,树木葱茏,一年四季季相变化,春则花香满盈,夏则浓荫蔽日,秋则霜叶似火,冬则翠绿常延。一条条宁静的小路,一个个各具特色的景点,漫步在田间小路,只觉野趣横生,兴致盈然。天宫庄园旅游开发的最大特色是"都市里的村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