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赵振芳 《民营科技》2008,(5):120-120
“十一五规划”已进入第三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是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方面。从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入手,在分析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剖析了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因素,进而提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就业》2012,(2):1-1
国务院发布2011-2015年促进就业规划,确定了“十二五”期间中国就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就业问题,必须充分考虑到中国国情实际。从长期来讲,我国就业的主要矛盾是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进入到现阶段,  相似文献   

3.
就业是民生之源,是和谐之基.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高校自身的发展,也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毕业生的就业率是衡量一所高校人才培养对国家需求和社会需求满足程度的最重要的标志.因此,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是党和政府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也是成千上万家庭最关注的民生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公共就业服务(Public Employment Service,PES)是为了促进社会达到充分就业,由政府出资,且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向劳动者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的就业服务制度。公共就业服务是政府履行公共事务必须承担的责任,它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公共就业服务最终目的是帮助劳动者获得相应的就业岗位,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帮助雇佣单位聘任到合格劳动力,解决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双方的均衡协调,达到全  相似文献   

5.
2000年中国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国家的经济目标通常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在具有二元特征的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尤为突出;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经济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原有体制下隐性失业显现时的大量失业问题。中国经济既有二元经济特征,又有过渡经济特征。本文将在这一背景下分析2000年我国的劳动力市场。2000年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征是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其原因可以归纳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各地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就业再就业的方针政策,取得显著成绩,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基本解决。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促进就业任务十分繁重。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湖南省湘潭市全面推进了统筹城乡就业、就业困难对象援助、千名技能人才培训、创业带动就业和重点人力资源服务"五大"就业工程。通过开展工作,保持了就业局势稳中有升,有效化解了全市"返乡潮"问题,在促进城乡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体面就业、素质就业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城乡经济社会和谐有序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严重过剩的发展中国家。就业再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十分严峻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它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亿万民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尤其在我国现阶段,就业问题解决得好坏,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制约着整个战略目标的实现。在此,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更不例外,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现实话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压力大,就业已成为向现代化迈进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并着力抓好的突出问题.解决就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才能将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变就业压力为发展动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快速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关系。实现经济增  相似文献   

10.
解决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另一种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村劳动力不充分就业问题严峻。如何扩大就业容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是现阶段我国走出经济发展困境的关键。对此,理论界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即通过发展非农产业、扩张城镇就业容量来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诚然,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城镇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现象,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国当然也不例外。但问题是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城镇化的顺利发展是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的,而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城镇化的条件并不充分,解决目前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着眼点应放在农业内部。 农业内部还有扩…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和谐为中心。而保持合理的就业水平,实现充分就业是人的和谐中最重要的一环。就业是民生之本,安邦之基。但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劳动力人口急剧增加,失业人员居高不下。笔者认为,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在未来几十年内将是中国解决就业问题的首要战略。一、发展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战略选择要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题,最重要的是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又依赖于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近几年来高校扩招和不断泛滥的金融危机的严重打击,也对我国的经济形势产生了严峻的考验.但其中最受影响的恐怕是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他们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质量不断下降.因此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了解高校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具体的问题,并对症下药,找出解决措施,改善大学生就业形势,对于促进大学生顺利找到工作,和社会的稳定和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劳动力需求能否长期适应劳动力供给,各个时期劳动力供给结构能否与劳动力需求结构实现均衡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的问题.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家就业政策的重点是通过调整所有制结构,广开就业门路解决总量矛盾.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国民经济的"两个转变",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造成就业结构性矛盾显著上升.就业的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交织一起,就业压力空前增大,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实际状况需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4.
技术进步逐渐替代低技能劳动力,机器人的投入使用将导致大量流水线工人失业,我国作为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发展中国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解决就业问题是关键.由于影响就业的因素复杂,若只依靠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的.因此,政府应发挥相应的职能政策对市场缺失的方面进行弥补,财政税收作为我国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对促进就业有积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政府主要通过财政支出、税收、社会保障等手段,结合我国国情,从优化劳动供给、扩大劳动需求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方面提出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的财税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5.
国发[2008]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近年来,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就业再就业的方针政策,取得显著成绩,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基本解决。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促进就业任务十分繁重。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奋斗目标。就业促进法对促进就业工作做出了法律规范。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新的形势和工作要求,切实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山东劳动保障》2008,(2):56-58
国发[2008]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近年来,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就业再就业的方针政策,取得显著成绩,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基本解决。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促进就业任务十分繁重。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奋斗目标。就业促进法对促进就业工作做出了法律规范。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新的形势和工作要求,切实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7.
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的劳动力就业问题日益严峻.目前,我国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目的之一就是要促进就业.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要深刻认识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保增长与保就业相结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短期就业促进政策与长期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结合起来,促进经济与就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就业优先的由来和涵义 就业优先的由来 1995年,联合国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宣言》中庄严宣告,与会各国领导人一致承诺:"将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政策的一个基本优先目标"。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明确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特别在制定"十二五"规划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要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  相似文献   

19.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不仅是关系经济增长的重大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关系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大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是社会和谐发展、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财政的宏观经济职能和税收的杠杆作用决定了财政和税收必然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新时期深入探讨财税在促进就业方面的政策措施,提出对完善就业财税政策的意见建议,对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各种灵活就业形式得到了充分快速发展,在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缓解贫困等诸多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灵活就业扩大了就业容量,增进了社会的和谐通过就业获得体面的生活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和需求。在一个劳动力供小于求的社会,这种需求容易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