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萌 《企业导报》2012,(15):16-17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用土地被征用,致使许多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生活保障和就业条件。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让农民能享受到城市化过程所带来的收益,已成为当今社会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中国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就必须大大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并从制度上进行创新,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实现土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进而加快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4 采取积极的城市化策略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事实证明 ,我们不可能寻找到一条遏制城市化的工业化道路。社会经济发展 ,就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必然会有大量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转向非农产业 ;而工业化本身要求的集约效应 ,又要求非农人口在地域上相对聚集。因而 ,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是不可避免的。那么 ,我们怎样来认识和应对城市化呢 ?4 1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城市化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全球性趋势。1 997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通…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工业结构高级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争夺资金的矛盾,国家计委计划经济研究所的王健同志提出了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手段,把农村劳动力转移纳入国际大循环,分阶段解决我国工业结构优化的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受到国内理论界的广泛注意。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国际大循环战略作为我国向成熟的工业化社会迈进的战略构想,可能对我国的城市化过程发生什么影响?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在国际大循环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这一战略构想可能引起我们对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哪些新的思索?针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同样遵循着这样一个规律,即工业部门、第三产业部门将不断扩张,而农业部门相对萎缩,因此农村劳动力向工业和第三产业集中的城市转移将伴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全过程。近几年来随着重庆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市区...  相似文献   

6.
目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外来农村劳动力总量呈稳步上升趋势,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作者从外来农村劳动力对城市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优化对外来农村劳动力的管理和服务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保定市西部山区县是保定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工业基础薄弱,但拥有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农副产品资源、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工业西进"战略实施近三年,各县纷纷结合自身资源特点、工业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了一些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建设的发展方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工业化进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充分认识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明确政府定位,加大公共要素的投入,强化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必将有效推动西部山区县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边晓晨  曹敏 《价值工程》2012,(27):303-305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发展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与速度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建国后,陕西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伴随着陕西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也决定了这一时期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及其缺陷所在。说明今天的陕西必须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良性互动发展,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化步入了"马鞍区",大城市、城市群以及星云级城市的出现是必然的事,城市化行动迅速,但质量尚待提高。与世界上城市体系成熟的美国相比,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落后了美国近百年,城市的管理水平差距更大。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二次进城的考验。城市化的发展绝不仅仅是农民进城,它是随着工业化进程配套发展的。英国的圈地运动正是出于工业发展的需求,使得大量自耕农转为现代产业工人。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同步发展城市化,不仅能更好地吸纳就业,更能催生新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打  相似文献   

10.
《中外企业》2003,(2):21-30
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由农村向城市、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扬州市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劳务输出,对于该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样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促进了扬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农业的现代化步伐,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素质,为城市经济注入活力,推动城市化、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是人类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必然过程。是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其水平的高低反映出一个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实力。经过多年的发展,辽宁的城市化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目前居全国各省区前列,但是城市化率仍滞后于工业化率,更低于世界先进水平。从国内外的经济发展来看,城市化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工业化需要借助城市化的积聚、扩散效应,也需要依赖城市较先进的基础设施和生产基础。因此,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客观要求和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刘涛 《集团经济研究》2006,(34):149-150
一、城市化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协调 城市化在一些发达国家是工业社会自然形成的结果.H·钱纳里和M·塞奎因在《发展的型式:1950-1970》一书中通过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比较的界发展模型指出工业化与城市化经历的是由紧密到松弛的发展过程.起初,城市化是由工业化推动的,工业化通过调整生产的供给结构来满足并适应由城市化引起的各种需求.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城市居民对服务的需求也相应扩大,由城市化引起需求的多样化,工业结构的内部调整已无法满足,第三产业开始在城市化中充当主力,城市化进程于是领先于工业化.  相似文献   

13.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城市化进程加快,是人类社会工业化的必然规律。目前,国际公认的工业化标准是,城镇人口比重占全国人口60%以上。在我国,这个比重只有37.6%,与工业化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家对农民进城务工实行计划管  相似文献   

14.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进中国现代化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生产力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市民化的重要途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相应地也是农地非农化和集体土地转化为国有土地的过程,而农民将从中获得全新的市民生活。但现实的情况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并没有给农民带来预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迅速,而生态环境却不容乐观。本文探讨了工业发展的形式——生态工业,以更好地推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实现更快、更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农民工心理健康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农村富余的劳动力不断增加,大批农民涌入城市的各种企业工作,他们已经成为一个数量巨大、结构复杂、不断扩张的新生群体,有专家估计他们的数量大约在2亿左右.  相似文献   

17.
一、城乡分割 :推进城市化的枷锁  推进城市化是由落后的农业国走向发达的工业国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经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早已完成了这个历史性过程。由于特定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历史原因 ,中国城市化进程相对比较慢 ,小城镇发展更是一个薄弱环节 ,需要加快建设步伐 ,以促进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城市化进程由原有城市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两部分组成。农村实现城市化是工业化、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整个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滞后的八大弊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依存、同步发展,是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主要是指农村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重过高,不仅同农业增加值在GDP中日益降低的比重不成比例,而且同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的比重也不成比例。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十分明显。统计资料显示,1997年我国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降至183%,农业从业人员比例首次降至50%以下(499%),但是年末乡村人口仍高达86637万,占社会总人口的701%,即农村人口比重高于农业劳动力比重20个百分点。放眼世界…  相似文献   

19.
我国第三产业与城市化低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健英 《城市问题》2002,(1):45-48,41
一  2 0世纪 80年代后 ,我国第三产业与城市化都得到空前的发展 ,但从二者关系的现状看 ,主要存在如下两方面的问题 :1 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化从总体上仍然滞后于工业化首先是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关系的一般表现为如下过程 :随着区域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相应提高 ,由此引起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 ,工业化进程诱导城市化进程 ;城市规模的扩大 ,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吸引工业的进一步集中 ,城市化反过来又促进工业化。但是 ,我国特殊的发展历史使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的提高速度滞后于工业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工业将成为国民经济决定性的部门,农村劳动力将逐渐向城市转移,这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共生现象,我国正在经历这一阶段.很多国外学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对我国有着借鉴意义;但同时,我们也应该了解我国特殊的国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