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战后日本经济能迅速发展,我认为,原因之一在于日本政府科学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开发新产品。8本在技术引进方面所形成的一整套经验,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综观日本的技术引进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单纯引进和继承阶段(1945-1955年)。战后的日本由于国内自然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南朝鲜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依靠了技术引进的“后发优势”,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实行重点引进、进口替代,从而提高了本国的工业化水平,其主要特点如下: 1.技术引进来源趋于“多极化”在头三个五年计划(1962年—1976年)期间,南朝鲜技术引进的主要来源是日本,占其引进项目总数  相似文献   

3.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看,经济不发达国家赶上和超过经济发达国家的捷径,无一不是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然而每一个国家技术引进的成败,却要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技术引进国的管理水平,这一点已由许多国家的技术引进实践所证明。例如,被世界公认为技术引进最成功的日本,在50年代初期,经济技术水平较当时世界最先进  相似文献   

4.
企业技术引进中专利战略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引进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尽快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捷径。企业技术引进与专利战略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企业的技术引进工作是一个对引进技术以及引进模式的选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专利战略,指导企业的技术引进工作。  相似文献   

5.
利用外部技术还是发展内部技术是企业面临的重大选择,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则为这一选择增加了难度。基于2003—2017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年鉴》分地区面板数据,采用多种计量方法对高技术产业企业是引进国外技术还是购买国内技术的问题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技术吸收对企业引进国内外技术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技术改造对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的影响均显著为负,并且两个关键变量的交叉项和滞后项也显著,这一结果在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同时,企业自办机构研发对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的影响亦显著,但方向不确定。上述结果表明,技术吸收能力和技术改造能力及自主创新对于企业是选择国外技术引进还是国内技术购买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日本是我市的重要贸易和经济合作对象对外开放以来,我市对日出口逐年增加,1981—1987年平均年递增率为8.6%;1987年我市出口达8.8亿美元,日本市场占1.08亿美元,是我市出口总额的12.3%。北京市通常所说的四大市场(香港、美国、欧洲共同体、日本),日本是其中之一。在我市的对外经济合作方面,日本亦占较大比重。1979年—1987年,我市共引进1285项技术项目,总金额为13.4亿美元,其中从日本引进的有460项,金额为3.5亿美元,占引进项目总数的35.8%,金额比重为26.1%;在合资  相似文献   

7.
二次大战后,日本经济之所以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技术引进的成功。其奥秘何在? 一、慎重选择引进重点。日本依据全社会综合技术情况及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引进重点生产技术,战后相当时期内,禁止进口奢侈品及消费技术;引进的大容量、高性能的发电技术设备及钢铁工业新技术,使其电力、钢铁工业迅速崛起,很快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二、技术引进与国内研究开发紧密结合。日本重视本国科技力量、研究基础与引进技术的衔接,在消化和引进过程中,注重技术革新,提倡大学、研究机构参与协作,使技术引进成为全民族的行动。  相似文献   

8.
引进和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这是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之一。近40年来,特别是1979年以来,我国的技术引进工作不断进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存在严重的不足。实事求是地回顾和剖析引进技术的进展,并进行冷静的反思和探讨,对于更有效地引进和利用国外先进技术,以加快经济现代化的步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回顾:我国技术引进的情况与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1987年至1988年,我国用150亿美元引进技术约2万项,签合同3万个。其中以成套设备、关键设备、生产线引进的项目占全部引进项目的71%,加上租赁、补偿贸易等以进口设备为主的合同项目,硬件引进所占比重高达80%;而真正用于软件技术或纯技术引进的项目只占全部引进项目的11.4%。技术引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我国的技术能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引进技术只有通过消化吸收才能增强本国技术能力。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是连续的过程,不可人为地分割和中断。长期以来,在“赶超意识”的驱使下,许多企业不是为掌握先进技术、提高我国科研发展起点而引进。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兴办外商投资企业从国外引进不少先进技术和设备,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重要方式,重要渠道。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引进的综合性。一般的技术引进,大多是一项或几项单纯的技术和设备引进,或工业产权、专有技术,或工程设计、产品设计,或技术咨询、技术服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技术政策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红娟 《经济论坛》2004,(13):118-119
从19世纪的明治维新到现在,日本主要是一个追赶型国家,其技术政策中明显注重技术引进和吸收。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侧重引进的技术政策。日本技术政策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12.
有关部门曾对引进项目作过统计分析,发现引进技术中的标准资料竟占全部技术资料的30-70%,而且体系完整,结构严瑾。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国外成熟技术的反映,有些还集中了大量的专有技术。如果我们在进行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的同时,对所引进的项目进行标准化审查,就可以判断其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一二次大战后,日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一跃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头号经济大国,在世界经济巾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本注重引进国外技术,努力缩小与老牌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不失良机地投入到世界性的技术潮流当中去。  相似文献   

14.
WTO规则与大国开放竞争的后发优势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我们无法从国外引进尖端核心技术,但是可以引进中间技术,较快地提升我国的技术水平。自主创新能力是在技术引进和模仿的过程中通过边干边学逐渐培育起来的。受WTO规则的约束,韩国式保护主义的发展已无可能,只能实施开放竞争的发展战略。大国优势的存在,使得开放竞争不会导致依附性的发展。给民营企业公平竞争的待遇,创造一个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是自主创新战略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一、技术引进政策战后南朝鲜的技术基础十分薄弱,经济上取得的高速发展主要是依靠南朝鲜政府强有力的指导,采取果断的措施引进国外技术,迅速进行消化吸收并国产化。  相似文献   

16.
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赶超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外汇资金短缺始终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时,应充分注意其“节汇”、“创汇”功能,把技术引进与进口替代、出口创汇结合起来,形成“引进→节汇(替代进口)或创汇(出口)→再引进”的良性循环。为此,国家必须加强对技术引进的宏观管理,采取措施,促进其进口替代和出口创汇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是世界各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捷径之一,是普遍的合乎规律的现象。历史经验证明,许多国家经济的兴起不仅依靠本国人民的发明创造,攻克技术难关,还有赖于从国外引进适合本国国情的先进技术。通过技术引进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以较低的代价掌握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各国在技术引进的过程中并不是一  相似文献   

18.
技术引进项目的前期准备是指引进方在技术引进项目正式对外谈判之前应该做好的各项准备工作。一个企业在引进技术之后取得经济效益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技术引进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准确和可靠.因此,前期准备不是可有可无,它在技术引进工作中居于一个很重要的阶段,绝不能简单从事.前期准备工作一般包括技术引进项目的选择,立项,技术引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谈判前的准备等. 技术引进项目的选择技术引进项目的选择也称之为投资机会可行性研究.在这个阶段要进行两方面的研究工作:即国内投资机会的可行性研究和选择国外技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国内投资  相似文献   

19.
战后日本技术引进与开发的有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日本的技术水平与欧美一些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为了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日本政府从50年代起就采取了积极引进外国技术的方针,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条例、章程,使各企业能够直接进入国际经济社会,为日本大规模引进技术设备奠定了基础。日本的技术引进过程大体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开始引进阶段。1950——1959年这10年期间是日本外汇严重不足的时期。当时,在技术引进方面,通产省进行严格审查。只有那些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较大利益的申请项目才给予批准。(二)迅速增长阶段。1960…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1996—2003年中国地区工业面板数据研究了自主研发、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引进对生产率的影响。在生产函数理论基础上,通过核算自主研发存量和国内外技术引进存量,运用一阶差分法和固定效应法,本文发现自主研发和国外技术引进对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国内技术引进对生产率并没有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我国自主研发的吸收能力较低,阻碍了对引进技术的学习和消化,进而影响了生产率增长。自主研发、国外技术引进对生产率的影响也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自主研发只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生产率有显著正效应,而国外技术引进只对西部地区的生产率有显著正效应。各个地区不同的技术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基础可能是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