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伟明(深圳市审计局综合处处长):今天,深圳市“直通车”开到深圳市审计局,热烈欢迎四名市民代表的到来,真诚希望四位市民代表对审计工作提出建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6月18日下午,深圳市审计局审计人员联系市民叶小姐时,叶小姐在电话中激动地说:“没想到一条短信这么管用,我们对救灾捐款的使用放心了,审计部门的工作让我们深受感动,请让我代表部分业主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3.
6月17日上午11:00—12:00,陈志刚局长做客深圳广播电台新闻频率“民心桥”节目,在短短的的一小时里共接听6位听众来电,就深圳抗震救灾款物及过渡安置房项目审计、审计结果公告等问题回答了听众的提问。  相似文献   

4.
《中国审计》2006,(G00):37-39
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审计结果不公开,就无法履行自身职能;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输入、加工的信息不输出,就失去生存的意义。有些文章在论及审计结果公告时,好象向社会公布才是审计结果的公开。其实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任何时候都有一定程度的公开,只不过公开模式和层次随审计环境的变化而有所演变。演变的趋势是公开模式越来越多,公开范围越来越大,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5.
一、审计结果公开的作用和意义审计结果公开是审计机关的法定职权。《审计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审计机关通报或者公布审计结果,应当依法保守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遵守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公开审计结果不仅是《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法定职责,而且也是扩大审计监督的社会影响最为有效的法律手段。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干部一个清白,还群众一个明白,江苏省泗阳县审计局实施,领导干部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并开展了审计结果公开问责评议。2007年,该县通过对15名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乡镇党政正职的经济责任审计,1名被提拔任用,1人受到党政纪处分。其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荆门市审计局于近期再次向社会公布了全市抗震救灾款物专项审计结果.  相似文献   

8.
国家审计结果公开有着重要意义,而我国国家审计结果公开还存在着法律模糊、审计独立性不强、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必须采取强化审计结果公开的立法工作、实行审计报告“双轨报送制”、强化审计人员素质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审计文汇》2006,(9):4-10
辽宁省审计厅于2006年6月。4日-16日在沈阳举办了全省审计机关辅导干部培训斑.这是我省第一次大规模的对省、市、县(区)三级审计机关领导干部进行培训.鲁昕副省长、审计署法制司王秀明司长.省厅王悦厅长,审计暑办公厅章轲副主任、深圳市审计局陈志刚局长做了专题授课。参加此次培训的全雀审计机关领导干部在培训之后写出了书面的学习体会,本刊将从本期开始陆续刊发各市、县(区)审订局局长参加本次培训的学习体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小晋 《山西审计》2000,(6):10-10
为保证公正履行审计职责,促进审计机关廉政建设,晋城市审计局向社会公开承诺:  相似文献   

11.
紫阳县人民政府县长王晓江多次在全县大型会议上强调:审计结果要向社会公布。王县长这样讲,并不是故作姿态,而是基于社会公众对审计结果的信任。  相似文献   

12.
《浙江审计》2004,(8):1-1
审计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反腐败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响日趋扩大,也日益为社会公众所接受。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国家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公众对审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了解审计结果的呼声也越来越迫切。  相似文献   

13.
《现代审计》2009,(3):53-53
近年来,凉山州审计局切实加强审计机关政务公开工作,制定《凉山州审计局政务公开及公布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对公开内容、范围、事项、要求和责任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保障了政务公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并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4.
审计结果公告是目前世界审计机关通行的做法和制度。2002年,我国审计署根据《审计法》颁布了“审计结果公告试行办法”。2003年,审计署正式公布了第1号公告,至今已发布了第8号公告。我国部分省市也陆续探索推行审计结果公告,2005年2月,深圳市审计局正式发布了我市第一批审计结果公告,向社会公开2004年度组织实施的8个绩效审计项目的审计结果第1号至第8号公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并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但也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首先从我国经济责任履行现状出发,阐述了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目标没有得到充分实现的原因之一是审计结果的不完全公开,进而从审计结果公开的视角研究了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实现,最后论述了审计结果公开的途径,以切实履行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督职责,积极发挥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广安市广安区审计局在对广安中学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时.将政务公开与透明引人到投资审计工作中.采取审前告知、邀请该校教职员工代表全程参与审计、公开审计程序、审计结果等透明举措,仅教学楼1500万的工程就核减工程造价202万元。  相似文献   

17.
孔祥瑞 《中国审计》2006,(G00):40-42
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体现宪法赋予公民知情权的需要,是有效利用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促进被审计单位纠正违纪问题,警示和规范其他单位经济行为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家审计署加大了审计结果公告的力度,地方审计机关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深圳市审计局从绩效审计入手,对外公告的审计结果也逐年增加。由于审计结果公告,使一些过去鲜为人知的经济问题通过国家审计机关这一权威机构客观地展示在社会公众面前,审计的知名度扩大了,社会期望值也提高了,同时也加大了原本就存在的审计风险。因此,如何在审计公告制度下进一步防范审计风险就成了摆在各级审计机关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审计》2007,(2):5-5
前段时间,市审计局和有些区审计局都进行了人事调整,这次会议是一次市、区两级审计干部彼此熟悉、进行交流的好机会。会后,市、区审计局都要把负责审计信息宣传工作的人员明确下来,以便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把相关任务落实到人,把本次会议精神落到实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20.
根据《审计法》第三十六条规定,除涉及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秘密外,“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自1996年以来,审计报告的公布主要是通过媒体披露部分内容,2000年审计署网站建立后,开始在网上公布部分审计结果。为推动审计结果公开的制度化,国家审计署在《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07年,力争做到所有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外,全部对社会公告。”本文试对审计结果公开的必要性和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