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润涛 《嘉兴学院学报》2012,(2):112-117,134
对中美商业秘密的法律渊源、构成、侵权的认定与救济进行了比较,认为美国的商业秘密立法体系完备,法律保护实践成熟且水平很高。中国应尽早制定专门的商业秘密法,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商业秘密权",赋予商业秘密财产权地位,将分散在众多法律部门的商业秘密法律规范统一起来,借鉴、吸收反映市场经济共同规律的立法技术、法律规范,尤其是美国商业秘密立法中的先进之处。  相似文献   

2.
商业秘密在维护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日益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尽管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制度,但仍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为了充分保障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利益和企业的竞争力,维护良好的商业道德和正常的市场秩序,我国急需制定一部专门性的法律来加强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同时完善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体系,实现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商业秘密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为了求得生存发展,牢牢掌握竞争的主动权,使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人们已越来越重视对商业秘密的利用和保护了。那么,什么是商业秘密?它在市场竞争中有哪些作用?国家应在法律上给以怎样的保护呢?一、商业秘密的界定商业秘密的名称,各国称法虽然不一,有的称为工商秘密,有的称为企业秘密、经济秘密,但对其含义的理解基本上大同小异,即生产、经营者所掌握的不易被外人所知的,能带来实际的或潜在经济价值的信息。商业秘密一词在我国立法上首次出现是在1991年4月1日颁布实施的《民事诉讼法》第66条和120…  相似文献   

4.
因为商业秘密在市场竞争中具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潜在价值,因此,许多经营者不惜以各种手段来获取他人商业秘密,也因此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商业秘密纠纷与诉讼.从国内外大量的司法实践看,目前商业秘密纠纷最主要表现为雇员带走雇主(单位)的商业秘密,然后与后者展开不正当竞争.针对目前商业秘密被侵犯的现状,竞业禁止是相当有效的手段.我国在这一方面的规定一直处于零散和不规范的状态,《劳动法(草案)》填补了这一空白.  相似文献   

5.
通过与离职雇员签订竞业禁止合同是企业保护其商业秘密广泛采取的方式,竞业禁止合同的存在,有其法理依据,但也存在与保护劳动者自主择业相冲突之处,法律必须对竞业禁止合同进行必要的规制,方能实现保护企业商业秘密和劳动者自主择业权的衡平。  相似文献   

6.
商业秘密可分为组织机构信息、财务信息、人事信息、经营信息、技术信息。在法律属性上,它是一个特殊的知识产权。其权利人享有对商业秘密的实际专有权,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是:秘密性、保密性、价值性、实践性。  相似文献   

7.
与一般知识产权相比,商业秘密具有知识性、秘密性、实用性和可转移性的特征.只要处于保密状态,它就可以一直获得法律的保护。但就我国而言.现有的法律况定尚不足以对商业秘密予以充分的保护,因此必须进一步健全我国的法律体系,依法保护商业秘密。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竞争中,商业秘密作为一项无体信息为企业发展增添了很多优势。但商业秘密侵权中,对于商业秘密的认定、举证责任的分配,以及侵权损害赔偿额的认定等却愈来愈模糊,《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上问题也是日趋增多。因此,我国需要在个案中减轻权利人的举证责任,引入权利人对于损害赔偿的自由选择权,增加惩罚性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9.
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因侵犯商业秘密给权利人造成损失的,以权利人所遭受的实际损失额进行赔偿。为确定侵权造成的实际损失,就需要进行损失评估。本文从商业秘密概念的界定入手,就侵犯商业秘密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评估方法进行探讨,为司法部门认定商业秘密损失提供依据。一、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界定与评估对象的分类1.商业秘密范围的界定。商业秘密范围的界定主要来自法律界。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立法、司法大都一致认为,技术信息、经营信息与管理信息属于商业秘密范围。《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本条所称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指该信息是不能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取的;“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指该信息具有确定的可应用性,能为权利人带来现实的或者潜在的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指该信息的合法拥有者根据有关情况采取的合理措施(包括订立保密协议、建立保密制度及采取其他合理的保密措施等),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使该信息得以保密;“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包括设计、程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  相似文献   

10.
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犯他人商业秘密行为,是一种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它严重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助长不正之风,侵害秘密所有的合法权益,这种不正当竞争还会妨害科技进步,形成劣化选择,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严励制裁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11.
何谓商业秘密?各国法律有不同的定义。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反不正当竞争法》首次对商业秘密的概念作了界定,即“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但该法并未规定确认商业秘密的条件。根据上述定义及国内外商业秘密的保护实践,我们在商业秘密的确认上,还是存在一定的依据,有可遵循的特征。一般认为,商业秘密具有以下三个特征:①秘密性。即不为公众所知悉,当某顶技术、经营信息没有被公众了解,并且持有人有意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加以保护时,它才具有此特征。②经济性。即具有价  相似文献   

12.
略论商业秘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从商业秘密的概念、商业秘密的确认,以及商业秘密权的性质等3个方面对商业秘密进行全面阐述,从而明确商业秘密在法律上的地位和性质,便于在实践中更好地保护商业秘密权。  相似文献   

13.
对于现代企业发展而言,商业秘密权是一项尤为重要的财产权利,它类似于企业的知识产权,是企业的巨额无形资产,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在商战中,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非常重要。在我国,企业往往通过与员工签订竞业禁止协议的方式,要求离职员工保守其商业秘密。但是自主择业权是宪法赋予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关系到劳动者的生存及发展,属于基本人权范畴,具有宪法权利的属性,应该予以很好的保护。因此,需要解决好劳动者的自主择业权与企业的商业秘密权二者之间的冲突关系。  相似文献   

14.
商业秘密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并运用商业秘密,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正由于商业秘密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使其日益成为不法行为侵害的对象。而部分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防范措施不力,再加上目前我国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制度还很不完善,现有法律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有一定的局限性,造成企业商业秘密无形资产的大量流失。要形成对企业商业秘密的有效保护,首先需要进一步完善商业秘密法律保护体系,加强商业秘密保护的立法;同时,作为企业本身应提高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意识,加强对商业秘密保护的防范与救济措施,建立健全既保护企业商业秘密又防止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双向机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商业秘密的概念、特征入手,分析了商业秘密的范围,商业秘密的权利归属和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认定,并提出商业秘密在合同法、侵权行为法、刑法等方面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6.
中美商业秘密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作为经济技术强国对商业秘密的保护较为完善,而我国商业秘密法在立法及其实施上则显滞后。在对商业秘密的基本内容和中美两国有关商业秘密法律的现状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阐述中美商业秘密法的异同及二者产生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并进一步提出完善我国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网络环境下侵害商业秘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使得商业秘密的产生过程、表现形式和物质载体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但也使商业秘密处于岌岌可危状态之中。有必要对网络环境下侵害商业秘密的行为作一探讨 ,修改我国有关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 ,适应网络传输给商业秘密保护带来的新课题 ,促进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商业秘密作为信息和知识的载体,属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由于商业秘密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窃取与反窃取商业秘密的"战争"越演越烈,许多企业出现了商业秘密泄露危机.本文通过对企业商业秘密泄露危机的成因分析,提出了企业构建商业秘密危机保护管理机制,从而提高商业秘密保护的性和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浅谈商业秘密及其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商业秘密的基本涵义和秘密性、实用性、保密性的特点,分析了窃取商业秘密、以利诱、胁迫或其它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等五种常见的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重点探讨分析了我国现行法律对商业秘密的民事法律保护、行政法律保护及刑事法律保护,并结合国内外保护商业秘密的法律及我国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完善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浅析我国企业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我国在世界贸易组织背景下,对企业商业秘密的概念、范围、分类和法律特征等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国际商业秘密保护现状和我国商业秘密立法状况的发展及其对我国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并对我国商业秘密保护与TRIPS相比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最后,本文对我国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和我国商业秘密侵权救济制度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